现代学徒制中“双导师”的实施与探讨

2019-12-24 01:17孙术华
青年时代 2019年31期
关键词:双导师运行管理现代学徒制

孙术华

摘 要:教育部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淄博职业学院作为高职示范院校,在这方面做了实践尝试。本论文基于“双导师”角度,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依托校企合作上汽通用ASEP项目,探讨了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的运行管理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校企合作;运行管理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较之“校企合作”更加深入,更能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层次低、实训实习质量较差等问题。“双导师制”是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借鉴英国“导师制”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创立的。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配备两位导师——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1]。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多数在致力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从总体上研究了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方式,主要是研究对学生如何进行培养的问题,只有少数人研究在现代学徒制下如何进行师资培养,来改变现在的师资状况,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现代学徒制[2]。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流失严重和“双师”型教师太少。本文以淄博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依托校企合作上汽通用ASEP项目,探讨了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的运行管理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的内涵特征

现代学徒制中的“双导师”是在学校内部由专业教师担任导师,与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导师的“师徒式”导师制的有机结合。“双导师”规定校外导师与学生的联系由校内导师来完成,使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共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加强了联系和沟通,并且校内导师通过与校外导师的合作,可以获得实践教学的典型案例,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校外导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校学习中欠缺的知识,并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结合起来就是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对徒弟的完整指导。大学生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完整的指导下,可以不断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水平,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双导师”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值得引入并加以应用。

三、现代学徒制中“双导师”的具体实施

上汽通用汽车ASEP项目是教育部职成司指导推广的校企合作项目,是由上汽通用集团、合作院校共同实施的一种教育培训体系,采用上汽通用开发的培训教材,为上汽经销商定向培养高质量汽车维修服务技师。2014年,我院投入500万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上汽通用ASEP项目教学实训中心,配备了上汽通用提供的300万元的主流整车、发动机等教学物资。2015年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入选山东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获得省财政专项25万元。

我院現代学徒制中双导师实施周期为两年,在第一学年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实施校内导师制;第二、三学年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原则上,每位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不超过10人,每个教学周指导学生1次,由导师和学生共同约定指导时间和方式。校外导师指导学生总数不超过5人,每周指导1次,与学生共同约定辅导时间和方法。

(一)导师的工作职责

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要求实行三年一贯制的全程指导,主要包括专业学习引导、毕业设计和顶岗实践报告的撰写等,并做好与校外导师的沟通工作。

校外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初步形成职业判断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校外导师还负责指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项目为题进行毕业设计。

校内外导师还需要共同指导完成学徒制班级学生上汽通用ASEP校企合作项目的毕业考核——LMS入门级考试。

(二)导师的选聘工作

校内导师从本学院专任教师中选聘,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具备双师素质。校外导师,一般由校外实习基地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技术或中层以上业务骨干担任。

上汽通用ASEP校企合作项目合作之初,4名优秀的专业教师通过了上汽通用校企合作项目组的试讲和培训工作,一直担任该项目的校内指导教师。作为校内导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企业实践经验,同时都担任过班级辅导员。其中3人已经取得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组织了ASEP项目教师培训及铜级认证。

依托上汽通用ASEP项目,由上汽当地经销商推荐优秀的技术主管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每一届项目班开班时,根据班级学生数量校企双方确定校外导师数量,由企业推荐学院最终确定校外导师最终名单。学校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双导师”的选择及实践岗位确定

校外导师采取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原则。在一年级,将企业行家能手请进来,采用讲座、专题报告或交流会等形式,与学生见面;学生走出去,到企业参观、认识实习。在基本了解岗位及学生情况后,进行双向选择并确定实践岗位。一年级下学期,学院向企业技术人员颁发校外导师聘书,聘期为两年。

(四)保障机制的建立

在学院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淄博职业学院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办法》等校企合作文件和校企合作专项基金;校内、外导师互动交流,职责上相互补充,注重培养内容的衔接;加强学生与导师的考核、评价(认定)。

(五)考评诊改体系的构建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院了解校内外导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师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和建议。以规范、严格、奖惩结合、重过程考核为原则。分别对校内外导师实行定期、不定期及最终考核的方式。导师的考核主要以所指导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为基础,辅以导师自评、被指导学生民主评议、校内外导师互评和学院/企业相关管理部门考核相结合。

协议期间,采用走访座谈、不定期电话回访等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协议期满、最终评估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由学生代表、校外导师代表、全体校内导师组成,进行信息反馈、交流心得。学院“双导师制”专家组在对座谈意见进行整合后,根据校内外导师的考评结果,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数据(北京)有限公司对所指导的学生持续跟踪评价情况,以书面形式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所在单位进行反馈,来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度。

(六)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

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分别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校内外导师工作折算工作量,并作为年终考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四、现代学徒制中“双导师”的实施作用

“双导师”制的实施,在现代学徒制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双导师”的实施,与企业建立更加稳定的导师资源库

导师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关系到学徒制实施的成功与否,所以必须建立两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通过“双导师”的实施,校内建立了一支具备本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本专业的业务骨干教师队伍,校外在企业中将那些吃苦耐劳、敬业爱岗、作风正派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等纳入到导师资源库。

(二)“双导师”的实施,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了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制订相关政策与制度措施,调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积极性,让校内导师深入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不断提高其企业实践能力;校外导师加深对教学工作理解,积累教学与管理经验,更好地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指导。

(三)“双导师”的实施,推进思政教育与时俱进

通过开展多样化学生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引领学生勤学苦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奉献精神。通过学位、工位、餐位、寝位和岗位“五位”行动,落实目标。利用“7S”管理,提升效能,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将标准变成习惯。不断将企业的用人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为将来进入企业一线“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现代学徒制中“双导师”模式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但总体看,“双导师”的实施还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教育平台的问题;如何有效考核、评价“双导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3]。

五、结语

打造优秀的“双导师”专兼职师资队伍是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关键因素。校内导师必须是由具备本专业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骨干教师担任,并大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导师需要由企业中爱岗敬业的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担任,并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創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激励校外导师积极投身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张阳.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2]王虹.基于“双导师”制的高职人才培养对策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3).

[3]徐芳.浅析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5).

猜你喜欢
双导师运行管理现代学徒制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