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建构研究

2019-12-24 08:56王珏
青年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王珏

摘 要:法律体系对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法治建设的现实依据,也是基础的理论构架,二者的交互配合可以为共同营造法治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时期,法律体系需要丰富和完善,妥善履行各类职责,让所有法律法规与社会各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宪法、刑法,再到诉讼法、程序法等法律,不同层次的法律都需要依照法律体系的构建原则来完善与优化。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出发,分析当前中国在构建法律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局面,提出科学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建构方法;课题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成形”,在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构建法律体系、夯实完善法治理论体系将成为人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了当下舆论发表、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可以说在新媒体下,法治理论体系的形态、样貌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在社会这个公共领域中,每个人都成为了“法治理论”的践行者,也是法律体系构建的主导者。法律体系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体系化的发展过程,在特殊历史时期,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最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发挥最具现实意义的法治影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与法律体系构建的关系

从国家建设角度看,法律体系的构建是需要依据法治理论体系来完成的,法治理论能够让公共精神更加贴近于社会现实、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而法律体系是孕育于公民社会之中的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着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法律命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凝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的发展建设观念,它的战略思想让中国的发展更加顺利,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上的,所以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建设角度,法治理论体系都可以和法律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交互性的促进影响。

二者关系表现在:一是法治理论体系对中国发展历史的解读是深刻的,在总结过去国家体制和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后,法治理论所展现的是社会最真实、最直观的法律问题,是时下国家最需要、社会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的立法理论和依据。法治理论体系强调的民主思想、法律建设指导精神,对于法律体系建设来说是最基础的依据。

二是法治理论体系能够幫助法律体系在促进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上发挥积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完成的宏伟目标,国家在多次政治会议上都反复强调过“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治”,可以说对于法治理论体系的调研、反省一刻也没有停止。尤其是进入现代化高速发展建设进程的中国,法治理论需要支撑现有法治体系,补足、完善好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银行法、证券法等法律体系,使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体制完善相关工作。此外,法治理论体系走向成熟、开始蜕变,源于理论、制度、文化等多项工作的共同配合,要走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法治理论要立足于基本国情,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好法律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是“以人为本”是法治理论体系建设的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给予人民的根本权益,从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找到适合于人民发展的法治定位,进而去影响改变法律体系,从法律政策、行政管理等多个角度维护国家和平、社会秩序,关切百姓最切身的利益。因此,法治理论体系依然成为了法律体系构建的指导者、先锋官,它在了解民生诉求、保护大众利益方面,具有先天的调研与反馈优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建构

进入21世纪后,法律体系开始渗透影响,它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制度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在法治理论体系构建上,我们依然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指导思想,从“依法治国”角度,加强完善法律体系的功能,使其更具社会力量。

(一)科学界定法治理论体系的内涵

中国法治理论建立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对于中国来讲,其理论基础是丰厚、富足的,但是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发展环境,法治理论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精神、文化观念、时事态度。为此,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要辩证地思考、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思想基础和学理支撑,从法治理论的积极影响入手,帮助法律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法治秩序。科学界定的方法有要重视分析舆论信息、媒介传播的主流文化,了解社会的舆论环境和整体精神面貌;对于法治理论体系中的个别部分,要着重吸收、学习,甚至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典型和示范来进行广泛地传播与教育。

(二)深刻认识法治理论体系的标志

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是组成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所以法治理论体系构建不仅仅需要正面的、积极的、有理性影响的实践信息,更需要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讲话、指示和精神,从践行、实践与应用的角度,让法治理论更贴近于社会公共建设需求,依靠它“眼睛”的透视作用审视反思自身,以为法治理论体系构建创造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发展路径,使法治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趋向稳定、趋向健康、走向发展的“良药”。

(三)全面总结法治理论体系的内容

现在的法治理论体系已经对“民主、自由、正义”等创造了新的理解,广大群众的关注点从理论上的法治精神,转移到“现实精神”,如一些公共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扶老人事件等事件的播出,给社会广大公众敲响了警钟,一个个社会事件也印证了法治理论体系要想发挥其真正的影响力还是需要依靠法律体系来优化完善的。因此,法治理论体系还要和国家的政策、建设观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有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论有效结合,法治理论体系才能真正依靠法律武器来规避掉公众、人民对于法治思想的错误判断和理解,增强社会的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因此,要想全面总结法治理论体系的内容将其正确导入到法律体系当中,可以从提高《宪法》实践水平的理论、依法治国的社会理论、全面守法理论、司法公正理论等多个理论入手,帮助法律体系建设维稳、维权的安全社会。

(四)夯实法治理论体系的制度保障

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形态发展比较稳定,尤其是现代网络化经济环境,公眾个体都能够成为经济的受益者。所以国家在制度推进上,“法治”的制度影响、制度改革是必须要向前迈进和发展的。

首先,对当前社会法治环境进行测评和监督。环境的稳定和安全十分重要,保护每个公民对于法治思想的认同感、尊重感是首要的。例如,进行广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让“人民主体论”“人民中心论”作为法律文化宣传的中心和重点,在价值理论、规范理论、运行理论的优化与完善下,法治制度的建立才会趋于稳定。

其次,政府要发挥制度的作用,在当前社会背景逐渐向法治环境转型的形势下,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法律制定为法律体系秩序的良性演进提供有利条件,如树立模范、道德楷模、社会观察报道等,政府如同公众的眼睛,当社会在公平、高效、环保的发展状态下,合理利用互联网背景,优化包括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信息的法律体系。

最后,结合法治思想与精神对于民众公共精神的影响,制度虽然权威,但也较为生硬,所以国家在建立、推行制度保障的时候也要多了解人民群众的心愿和想法,始终将民生放在首位,这既是政府本性所在,也应是其制度设计的理念原则,因为只有如此,民众之于国家制度的推行使用才是信服的、拥护的。法治理论体系建设背景下,努力实现公共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依托法治理论平台,帮助社会上各行各业、广大群众实现“善治”,可以让法治理论体系与法律体系的社会作用“效益最大化”。

三、结论

通过上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构成要素及对策建议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不只是理论研究与思考,法治理论体系建设也要与法律体系紧密的联合,从民众思想精神角度、社会行为与能力角度、公共服务需求角度,努力完善建设、优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未来,法治理论体系之于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法治理论体系赋予了社会公共精神华丽的外表和高尚的灵魂,使之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虽然其本身的特性改变了社会公共精神,但是它也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向人们阐明了法治思想和精神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王斌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历史基因——张晋藩先生《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评介[J].人民法治,2018(13):72-73.

[2]余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范式形成[J].学术界,2017(10):169-179,326.

[3]方美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完善[C]//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2017:80-82.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