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2019-12-25 01:32染野宪治
世界环境 2019年5期
关键词:厨余垃圾焚烧垃圾

■文 / 染野宪治(日)

一、历史

20世纪60年代之前,日本家庭排放的垃圾都不进行焚烧处理,而是直接运到填埋场,因此也没有分类的必要,但空瓶和废纸等可以卖钱,有专门的收购商,市民通常将这些有价值的废品挑拣出来交给回收企业或自行运到回收商店。

进入70年代后,垃圾焚烧处理逐步推广,日本开始进行可燃垃圾(可燃物)和不可燃垃圾(不可燃物)分类。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垃圾种类也愈发多样,开始出现大型家具、家电产品、体育用品等难以简单处理的垃圾。这些被称为大件垃圾(粗大垃圾),与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分开来回收。

随着垃圾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日本出现了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填埋场库容告急、垃圾处理费用(财政预算)剧增等问题。因此,1975年,静冈县沼津市开始将垃圾作为资源(有足够的量就会有人花钱购买)进行分类回收,并采取措施减少垃圾排放量。这被称为“沼津方式”,是日本最初真正的垃圾分类。

图1 日本德岛县上胜町的分类情况

图2 日本东京都中野区的垃圾堆放点与饮料瓶粉碎回收机

二、规则

对于家庭排放的垃圾,日本并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分类方法规则,而是由自治体(市町村)自行规定。

日本《废弃物处理法》第6条规定,“市町村制定一般废弃物处理计划,规定需分类回收的一般废弃物的种类和分类标准等”。日本市町村依据该项法律分别制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一般废弃物处理计划,因此垃圾的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

对于日本市町村来说,垃圾分类方法的设定是整个垃圾回收运输体系的设计要素之一,要变更垃圾分类方法,就会使整个垃圾回收运输体系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回收费用(市町村的财政),是非常重大的问题。表1是制定回收运输体系计划时的重要因素,垃圾回收运输体系的计划制定过程,也可以说是明确一系列具体问题的操作过程,如垃圾回收需要多少台车辆、需要几名作业人员及多少费用等。

在实施或变更垃圾回收服务时,首先需要就垃圾的排放规则与居民达成一致。日本市町村会向居民展示垃圾分类的种类、收集频度、投放时使用的容器、投放地点、收集的对象垃圾、回收效率、财政条件以及垃圾收费的相关方针等。例如在决定垃圾的分类方法时,会考虑是否利于居民进行分类投放、市町村的处理方法与设施是否能够确保垃圾委托处理和垃圾的回收运输等。

垃圾分类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垃圾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可大致分为下列五种。

1.焚烧处理

表1 制定垃圾回收运输体系计划的考虑因素

垃圾焚烧处理前,原则上需要进行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的分类。但日本过去也有横滨市等将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直接焚烧。混合垃圾中含有不可燃的物质,焚烧效率低下,但由于垃圾的收集效率高,从整体来看处理费用相对低廉。实际上这种处理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焚烧设备的维护管理成本较高、焚烧灰渣量大等,目前横滨市已不再采用混合垃圾焚烧方式。

2.堆肥、沼气发酵处理

堆肥(制作肥料)和沼气发酵处理(生产沼气)必不可缺的是厨余垃圾。日本过去曾有过直接用混合垃圾生产堆肥的案例,但制作的肥料质量差,利用者越来越少,最后全部以失败告终。

表2 垃圾分类情况(2017年)

3.粉碎处理

对于无法直接投入焚烧设施的可燃性大件垃圾在填埋前需要进行减量。不可燃的大件垃圾,需要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处理前,无法进行粉碎处理的物品需要将其挑拣出来,如喷雾罐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废物以及弹簧等可能损伤粉碎设备的废物等。

表3 上胜町的垃圾分类

4.危险废物处理

焚烧后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含汞干电池和荧光灯以及填埋处理会污染土壤的危险废物,需要单独回收后运到专业设施进行处理。

5.资源化处理

日本制定有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家庭排放的包装容器由市町村负责分类回收,家电产品由生产者负责回收(零售店和专业公司回收后运往生产企业指定的地点)。一些地方对废纸、废旧布料、食用油等资源型废物也进行分类回收。

三、典型案例

日本环境省统计,多数日本自治体将垃圾分为11-15类。以下以德岛县上胜町、东京都中野区为例介绍日本垃圾分类。

图3 东京都中野区的分类方法

日本垃圾分类最细的是德岛县上胜町,分为45类(表3)。上胜町从地理位置上看远离城市,并且人口稀少,垃圾排放量不多,由上胜町单独进行垃圾处理非常困难,因此他们探讨了与邻近自治体联合进行跨区域垃圾处理,但委托给町外企业进行焚烧处理就需要高额的财政支出,于是他们改变方针,决定通过资源化措施努力减少垃圾的排放量,不再进行焚烧处理。但是,负责回收垃圾的再生利用企业距离上胜町较远,运输成本高,垃圾量过少会导致入不敷出。要想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吸引再生利用企业以一定的资源价格回收垃圾,就需要通过细致的分类提高各类材料作为资源的品质。上胜町之所以能够积极开展垃圾的资源化回收,绝不是这里的居民比其他地区居民拥有更高的环境意识,也不是因为区域内有垃圾资源化的再生利用企业和完善的再生利用设施,而是因为垃圾处理的相关费用会对他们的财政产生影响,于是町政府职员向居民们公开了町的财政状况与垃圾处理费用的相关信息,与居民反复认真讨论垃圾资源化的方法等,最终双方共同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与上胜町这样的农村地区相比,在人口众多但土地狭窄、难以确保回收场地的城市地区,分类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回收费用上升,因此需从费用效果比的角度选择合理的分类方法。图3是东京都中野区的分类方法。堆放点回收的垃圾粗分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垃圾、大件垃圾,资源垃圾中又分为废纸、瓶、罐、饮料瓶、塑料容器5类。回收频度是可燃垃圾每周两次,不可燃垃圾隔周一次,资源垃圾每周一次。大件垃圾需提前登记,在指定的时间回收。这些垃圾需要在清晨—上午8点(部分资源垃圾到上午8点半)之间放到堆放点。作为这些回收措施的补充,区内的商业设施长期回收饮料瓶,区政府等公共设施设有旧衣服和旧布料、废旧小家电、废旧荧光灯管、食用油的定点回收点,居民自行将相应的废弃物投放到定点回收点。

东京都中心地区的特别区(23区)各区排放的垃圾需在各自区域内进行焚烧处理,23区中有17个区建有垃圾焚烧厂,没有垃圾焚烧厂的是千代田区、中央区、文京区、新宿区、中野区、荒川区和台东区。通过垃圾分类等实现垃圾减量,对区财政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每年,这23个区都会对自己区内的垃圾产生量和焚烧量等进行详细计算,收取或支付负担金。没有垃圾焚烧厂的6个区要支付负担金,中野区2017年的支付金额为2979.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6万元,以1元=16日元换算),而拥有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等设施,在23个区中承担废物处理任务最重的江东区2017年的收入是21131.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21万元)。

四、日本的经验启发

直到2005年左右,中国家庭排放的垃圾都是直接进行填埋处理,而瓶、罐、饮料瓶等有价值的废品被回收,这一点类似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之后,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中国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已相当于日本的1.7倍,但垃圾排放量更多,大约是日本的5倍。单纯计算的话,要想达到日本的水平,还需建设相当于目前焚烧能力两倍的处理设施。这涉及设施建设所需费用的问题,而且因受到周边居民的反对(NIMBY),建设起来很困难,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垃圾焚烧厂是不受欢迎的设施。因此,获得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大力协助是推动垃圾减量必不可缺的工作。

2019年7月开始,上海实施的垃圾分类条例在日本广受关注。中国一些媒体认为,与垃圾分到十多种类型的日本相比,上海的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四类简便易行,但很多媒体也报道了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分类难以操作。

上海市民短时间内可能难以习惯上海的垃圾分类方法。日本的垃圾分类种类确实较多,但主要是将可回收的资源垃圾进行了细分。上文提到的中野区资源垃圾分为废纸、瓶、罐、饮料瓶、塑料容器,这种程度的分类谁都不会出错。上胜町的废纸又分为报纸、杂志和瓦楞纸等,瓶子则按照透明、茶色和其他等进行分类,罐分为铝罐、铁罐、喷雾器罐等,虽然比中野区分得细,但也不会不知所措。而上海的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分类,是按肉和骨头、表皮等不同部位进行分类,如果较真儿必须要分类到某种程度的话感觉会永无止境,并且据说还伴有罚款制度,这会增加市民的心理压力,唯恐出现错误。在日本,如果发现垃圾的分类不正确时,一般就不回收,留在堆放点(有些自治体会贴上“分类有误”的标签),这种情况持续发生时,会打开垃圾袋确定是谁排放的,对其进行指导,只要不是恶意的,通常不会罚款。

图4 中国与日本生活垃圾排放量及焚烧处理能力

日本是不是就没有像上海那样进行湿垃圾和干垃圾分类的呢?其实日本也有一些市町村的垃圾分类类似于上海。日本很多自治体将厨余垃圾作为可燃物回收,但也有部分市町村单独回收厨余垃圾,除了作为试点项目在一部分地区单独回收外,以整个市町村为单位单独回收厨余垃圾的只有北海道的稚内市、宫城县南三陆町、茨城县土浦市、新潟县长冈市、爱知县丰桥市、兵库县养父市和朝来市、山口县防府市、福冈县大木町、福冈县三山市、大分县日田市等。这些自治体都进行沼气发酵处理,进行干式高温处理的兵库县养父市和朝来市、山口县防府市是将厨余垃圾和纸类等可燃垃圾一起处理,进行湿式中温处理的其他市町村是将厨余垃圾与下水污泥等一起处理。垃圾分类方法与上海的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分类基本相同,可以入口吃的都作为厨余垃圾,排放时要将体积较大的切成5cm左右的块。不能作为厨余垃圾排放的有蛋壳、贝壳、猪骨等大骨头,排放方法是各家装在袋里或倒入桶里回收。

这些城市和上海市相比规模极小,最大的丰桥市也只有大约38万人口,三山市约4万人,南三陆町约1万人。即便是这种规模的城市,三山市也在2013-2016年先实施了厨余垃圾单独收集的试点,参加试点的家庭有1102户,在征得95%试点项目参与居民的赞成后,2017年在市内200个地点举办了有8800户居民参加的厨余垃圾分类回收说明会。2018年,三山市开始向每户发放厨余垃圾分类用的垃圾桶,同年10月起利用4个月时间分地区逐步开始实施,前后共花费了5年时间进行政策引进。比三山市人口还少的南三陆町从试验(2012-2013年)到实际实施(2015年10月)也花了3年多的时间。

开展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市町村与居民切实达成意见的一致,如果没有居民的赞成和配合,垃圾分类不会有成果。论语中有“欲速则不达”的教诲,在引进复杂无比的垃圾分类之际,或许应该考虑一下这个理念。

猜你喜欢
厨余垃圾焚烧垃圾
垃圾焚烧项目环境污染与控制途径分析
厨余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关键问题探讨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工程接种过程研究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垃圾去哪了
垃圾焚烧锅炉长周期运行受热面设计优化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发展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