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MA、Hcy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分析

2019-12-25 07:59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支数冠脉评估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体现在冠脉狭窄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两方面,既往报道多集中于冠脉狭窄程度方面,但针对冠脉病变支数的研究缺乏大量数据支持[1]。缺血修饰清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首个批准上市的心肌缺血标记物,近年血清IMA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肌缺血评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人体氨基酸代谢产物,也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CHD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CHD危险分层、预后评估的新指标[2]。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IMA、Hcy水平变化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联性,为临床评估病变程度提供更多选择。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5月我院CHD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3例,女42例,年龄46~64岁,平均年龄(55.03±3.46)岁,人体质量指数17.9~26.4 kg/m2,平均人体质量指数(22.17±1.65) kg/m2,其中单支病变31例,双支病变39例,三支病变3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64岁,平均年龄(54.58±3.50)岁,人体质量指数17.7~26.4 kg/m2,平均人体质量指数(22.08±1.61) kg/m2。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基础资料存在均衡性(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确诊;②入组前3个月未接受抗凝、强心治疗;③入组前未行冠脉介入治疗;④家属、患者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伴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陈旧性心肌梗死者;③合并内分泌疾病者;④伴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早晨空腹以非抗凝真空管取静脉血5 ml,离心30 min(3000 r/min,半径8 cm),取血清置-80℃冰箱待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型)以白蛋白-钴结合试验间接测血清IMA水平;以循环液相法测Hcy水平。试剂、试剂盒由相应仪器生产公司配套提供,相同专科资深检验人员按规范操作完成检测。

1.4 观察指标及研究方法 ①对比两组血清IMA、Hcy水平;②对比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IMA、Hcy水平;③分析血清IMA、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关联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IMA、Hcy水平 观察组血清IMA、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IMA、Hcy水平比较

2.2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IMA、Hcy水平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IMA、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清IMA、Hcy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见表2。

表2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清IMA、Hcy水平

注:与单支比较,a:P<0.05;与双支比较,b:P<0.05

2.3 血清IMA、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血清IMA、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血清IMA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P<0.001),见表3、图1~图3。

表3 血清IMA、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系数

图1 IMA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性分析 图2 Hcy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性分析 图3 Hcy与IMA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CHD已发展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8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CHD患者超过1100万[3]。临床加强CHD筛查及病情评估,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改善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指标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诊断、预后评估。Hcy是含巯基的一种非必需氨基酸,近年大量报道显示,高Hcy血症患者更易患CHD,尤其年轻CHD患者,其自身不具备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高Hcy血症是CHD独立危险因素[4-5]。目前研究显示,Hcy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参与CHD发生、发展:①Hcy自身过氧化产物介导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及损伤过程[6];②影响脂质代谢致血管壁甘油三酯、内胆固醇聚集[7];③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8]。外周血Hcy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间接影响凝血机制,诱发动脉血管炎性反应,继而刺激血管斑块形成,最终致CHD发病、发展[9-10]。IMA是美国学者Baror研究团队首先发现,系人血白蛋白流经缺血组织时修饰N-末端氨基酸序列形成。有研究表明,一过性心肌缺血后数分钟内外周血IMA即显著升高,4~6 h达峰值,12~24 h可恢复正常水平,若心肌出现持续性缺血症状,IMA会持续升高[11-12]。IMA作为一个新型心肌缺血标志物,其以高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尤其在可逆心肌损伤阶段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赢取宝贵时间[13]。但在CHD研究中,IMA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联性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血清IMA、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论近似。有研究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IMA水平升高显著,且随ACS冠脉狭窄程度加重,IMA水平显著升高[14-15]。本研究发现,随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IMA、Hcy水平显著升高,经相关性分析,血清IMA、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说明血清IMA、Hcy水平变化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密切。分析可能参与冠脉病变发生、发展过程,根据患者血清IMA、Hcy水平可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血清IMA、Hcy水平异常升高患者应早期实施介入治疗,重建血管以改善预后。

综上可知,血清IMA、Hcy水平变化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为临床评估病情提供客观性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支数冠脉评估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
评估依据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观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