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拓展

2019-12-25 01:13邹丽红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微媒体角色定位图书馆

邹丽红

摘要:微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作为文献信息中心,高职院校图书馆不应仅仅是信息资源存储、组织、分享的机构,还应该是微阅读引导者、微信息提供者、微资源推广者和微服务探索者。应积极探索将微媒体平台与图书馆信息服务有效融合,组建图书馆微媒体运营团队,根据微媒体的属性和特点,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包括阅读推广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及学科信息服务。并多方寻求合作,以实现技术创新,为图书馆发展提供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微媒体;高职院校;图书馆;角色定位;服务拓展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6.006

中图分类号: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9)06-0026-04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media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study and life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s document information centers,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should not only be the institutions for storing, organizing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but also micro-readers, micro-information providers, micro-resource promoters and micro-service explorers.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icro-media platforms and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set up library micro-media operation teams, and expand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media, including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subject information services. They should also reach out for cooperation with many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vide a strong vita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Key words: micro-media; vocational colleges; libraries; role orientation; service expansion

隨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视频、微社区等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与所有传统媒体不同的是,这些社交媒体是由许多独立的网络发布节点构成,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精短有冲击力,符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调动受众的兴趣。这种基于移动端的以社交软件为代表的,提供信息即时发布、分享及传播的平台,称为微媒体。微媒体借助于轻量级的“微信息内容”和快捷便利的“微交流渠道”搭建起微媒体信息生态环境,吸引大量用户参与,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1]。

1  微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微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为主体的微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生了解课外信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2],微媒体的出现在加速信息流动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挑战。随着微媒体的出现,读者明显减少,图书馆利用率大大降低。在这种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审时度势,切实了解用户的需求与期望,在微媒体环境下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探寻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寻找新的生长点。

2  微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在微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不应仅仅是信息资源存储、组织、分享的机构,还应该是微阅读引导者、微信息提供者、微资源推广者和微服务探索者。

2.1  微阅读引导者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始终是“阅读”。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微阅读作为一种快捷方便、内容丰富、拥有开放式阅读环境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在微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对象以及阅读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微阅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微阅读的碎片化也导致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缺失,读者无法验证其知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图书馆在充分认识并肯定微阅读积极作用的前提下,要认真做好微阅读的基础性引导工作[3]。可通过整理经典阅读书目、拓展微阅读推广渠道,引导高职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2.2  微信息提供者

在微媒体环境下,涌现了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我们称其为微信息。在微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数字生态系统”也逐渐向“微信息生态系统”方向转变[4]。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适应微信息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根据现有的服务实践经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微信息服务平台,采取科学的分类组织方法对外部网络上的各种分散的微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处理,有序整合到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并生成图书馆自己的微内容,为读者提供细致入微的多样化的精准微信息内容。

2.3  微资源推广者

资源的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运行效率的标准之一。提高高校馆藏资源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资源获取途径越来越多,图书馆不仅要保障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服务上也要不断创新,应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与微媒体相结合,逐步建立与微传播相适应的、借助移动终端的微服务模式,通过微媒体覆盖的形式,让馆藏隐性资源及深加工的微资源得以推广。

2.4  微服务探索者

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服务理念。移动互联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延伸与拓展传统图书馆服务,打造微服务平台,明确微服务定位,拓宽微服务阵地,制定微服务规范,创建微服务团队,将微服务纳入图书馆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开展微服务的方法[5]。同时还要定制自己的服务风格,挖掘各种媒体的独特功能,将更多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微服务中,用匠心和创新做好微服务,实现微服务与传统服务方式的优势互补。

3  微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拓展

微媒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传播优势,正是图书馆信息服务所需的特质。在微环境下,将微媒体平台与图书馆信息服务有效融合,组建图书馆微媒体运营团队是首要任务。图书馆可根据微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从实践创意、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意方面深入拓展图书馆服务。

3.1  实践创意:组建图书馆微媒体运营团队

开展微媒体服务是图书馆拓展服务空间、提供深入服务的需求。大学生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创新能力,他们更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信息,懂得以什么形式进行推送更能接受。因此,图书馆可聘用有微媒体运营经验的学生组建微媒体运营团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同时也给高职学生提供了自我锻炼、展示才能的舞台[6]。图书馆微媒体运营团队(或图书馆微媒体工作室)成员从在校大学生中选出,由图书馆选定1名老师总负责(主任),同时选派1名有组织管理经验的学生协助管理(副主任)。可下设新闻组、编辑组、影像组、策划组等。

主任、副主任负责图书馆微媒体平台各栏目的设计及运营,贴近师生需求,对各栏目进行创新开发,负责图书馆微博、微视频、微信等微媒体平台的编辑工作,管理后台。新闻组负责图书馆新闻的现场采编,撰写活动新闻稿。编辑组负责图书馆微媒体管理的文字编辑及信息采集。影像组负责搜集并制作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宣传素材,负责活动现场的摄影和录像工作。策划组负责配合图书馆读者服务活动,策划与组织微媒体线上线下活动。图书馆微媒体运营团队由微媒体工作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馆领导、各部室主任、微媒体工作室主任及学生副主任组成。

微媒体运营团队要经常召开讨论会,通过头脑风暴、深度汇谈、视觉会议及数据调查等多种方式,集合运营团队全体成员的创意灵感和隐性知识,策划制定题材新颖、创意十足的热点选题和应季选题[7]。为提升运营团队的活力与积极性,还需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及培训机制以加强团队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聘请专业老师定期对运营团队成员进行图文编辑、素材选取及内容对接与确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以单篇图文的阅读数、点赞率及吸引粉丝关注数量等作为评价运营绩效的参考依据。

3.2  內容创意:利用微媒体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

3.2.1  拓展阅读推广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越来越青睐和喜爱移动阅读、电子阅读等现代化阅读方式。相比于传统的阅读推广形式,利用微媒体进行阅读推广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把握时代脉搏,时刻关注和掌握大学生阅读特点,不断创新大学生阅读推广服务策略,丰富服务内容,调整服务模式,构建微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机制,激发大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拉近大学生与图书馆的距离[8]。

在阅读推广服务方面,除了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还应该充分利用微电影、微视频、微社区、微电台等微平台,打造跨平台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模式。具体可通过微书评、微品读、微讲坛、微视频等形式来实现,营造愉悦宽松的阅读环境,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让读者享受阅读的乐趣。微书评不仅在读者阅读时对其所读图书进行价值判断提供参考,又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可以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9]。图书馆还可制作经典或热门图书微电影,通过朋友圈的不断转发和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关注,从而产生深入了解和阅读该作品的欲望。此外,还可构建阅读微社区,举办线上读书沙龙活动,围绕特定图书或主题开展阅读分享系列活动。

3.2.2  拓展信息素养教育  与信息素养教育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相比,信息素养教育微视频模式在教学时间、上课场地、传播方式等形式上更自由灵活,覆盖范围更广,更容易吸引高职学生的注意力,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将原来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课程提供给学生使用,学生在智能手持终端设备上利用碎片时间可以自主学习。微视频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文献检索课变得有趣,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同时也有效缓解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此外,还可考虑在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植入游戏元素或直接以游戏教学的方式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游戏化学习不仅可以使学习的过程更加有趣,记忆更加深刻,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造才能、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有较大帮助。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由学生自己掌握,具体可借助游戏软件,学生通过检索实践来解答游戏中的提问或参与网络竞答,经过“过关斩将”获得游戏角色的“升级”,在竞技互动中掌握信息检索相关知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设计的“密室逃脱”游戏,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智慧小镇”游戏,还有“搜索达人赛”“书海寻宝”等主题活动,都是通过游戏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10]。

3.2.3  拓展学科信息服务  创建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堂,提供学科信息内容微聚合,利用微群、微社区等微媒体平台建立各种虚拟社区,如“学科知识微交流群”“学科服务群”“读者俱乐部”等,以方便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交流。专业图书馆员还可根据行业背景,凭借自身的行业人脉优势,召集同一行业或具有相同研究背景的用户组成微互助群,通过网络微联盟模式,大家互帮互助,一起探讨解决行业疑难,在必要时还可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信息指导和答疑[11]。

3.3  技术创意:寻求合作实现技术创新

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新技术应用及项目开发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当前移动客户端成为主流的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通过与其他服务方式建立深层次的跨界交流、合作的服务供给机制,联合资源供应商及软件开发商,创新思路,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便捷的服务[12]。新技术的引进也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应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引进优秀的互联网工具和软件。例如,上海市图书馆就和支付宝合作,利用芝麻信用、城市服务等应用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再比如某些图书馆利用小程序植入蓝牙技术定位图书架位,方便读者找书等[13]。

微信跨界融合可以创造出新业务与新模式,有助于图书馆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功能。例如,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设置服务大厅,通过服务大厅可进行馆藏书目查询、借阅信息浏览、预约座位、看视频、阅读、听书等,还可借助导览应用程序(APP)、虚拟现实(VR)等实现体验式的参观。图书馆除了做好内容的融合外,还要做好线上线下的融合,通过线下服务与线上信息相融合,加强读者的黏度,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依赖。

4  小结

在微媒体信息环境下,信息越来越碎片化,媒介越来越分散化,各种移动应用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服务空间。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要建立丰富的馆藏资源,也要积极利用微媒体平台,将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有机结合,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服务内容,革新服务方式,让读者享受更多的信息利用的便利和快乐,为图书馆发展提供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宋生艳.图书馆微媒体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5,59(12):65-70.

[2] 袁富娟.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书刊利用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2(16):6-7.

[3] 張珠江.微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阅读服务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2):42-43,60.

[4] 郭海明.微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探讨[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6):67-70,76.

[5] 牛波.微服务——微传播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5):35-38.

[6] 姜微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促进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7] 何琳.高校新媒体建设与运营策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1):86-88,92.

[8] 周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以“985”高校图书馆为例[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7.

[9] 吕健.“馆员书评”:新阅读时代阅读推广的有效助推器——大连图书馆“馆员书评”实证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7):91-93.

[10] 丁学淑.新媒体环境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游戏服务拓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10):120-121,127.

[11] 陈琦.专业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C]//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Ⅲ.上海,2015:5.

[12] 胡赛.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110-113.

[13] 张燕青.公共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模式及案例分析[J].图书馆论坛, 2017(3):123-127.

(收稿日期:2019-06-13)

(修回日期:2019-07-01;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微媒体角色定位图书馆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图书馆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