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课”标准《综合英语》教学

2019-12-25 01:14孙玮翟洁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综合英语产出导向法

孙玮 翟洁

【摘要】思辨能力的缺席已是长期存在并持续讨论探索有待改进的问题,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构成人文通识教育和思辨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和思维能力层级理论,以《综合英语》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为基础,探讨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产出导向法

【作者简介】孙玮(1993-),女,汉族,甘肃武威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翟洁(1977-),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项目,项目名称:2019年度校级一流专业建设(英语)(项目编号:ZY201904)。

引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金课”标准,课程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这些标准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基础课不应再像以往那样基于课本内容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思考力,用外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蔡基刚(2018)在“金课”打造与探索的文章中指出,比起传授知识本身,培养学生信息汲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更为重要。

我国高等外语教学过于强调语言技能的记忆和模仿的重复训练,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的发展,使得外语专业人才存在“思辨缺席症”(黄源深,2010)。科技发展和创新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此外英语教育离不开跨文化教育,它是要培养母语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型人才,而不是同化于目标语的人才,这样的跨文化人才才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孙有中,2017),具有批判性文化意识 (Byram 2012:7)。

一、思辨力和跨文化能力培养相关背景

思辨是高层级有深度的思维活动。Paul, R & E. Kustra(2006)认为思辨是一个推理性思维活动,思辨型思考者的思辨活动是有准则地进行的,包括思辨活动的清晰度,准确度,逻辑性,公平性等。文秋芳(2015)通过实证研究思辨力包括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评价能力。笔者认为这三项技能很难剥离某一项技能进行单独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任务中应仔细考量,设计教学活动,综合训练多项技能。同时,跨文化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孙有中(2016:19)提出跨文化教学原则的五大信条,即思辨、反省、探究、共情、和体验。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必须先重视引导学生具有思辨能力。教师应精心设计思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思辨去进行跨文化任务。

二、基于POA的综合英语课程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培养

产出导向法旨在通过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以“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为基础(文秋芳,2015),不仅培养外语专业人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要体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孙有中,2017)。因此,本文以POA教学模式为基础,选用何兆熊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第二册第四单元text I “Cultural Encounters” 为例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1.提问驱动思考。在驱动环节,教师设置对于学生认知具有挑战性的一个交际场景,同时设定相应的产出目的和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碰壁,从而产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提问是师生课堂互动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问的类型有很多,常见的提问类型有两种:一类是展示性问题;另一类是推理性问题(Nunan, 1991),展示性问题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巩固知识。第二类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对问题做出判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筑造思维体系。在“Cultural Encounters”中,讲述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使得英语国家人缺乏对其他语言文化的理解,多语言学习才是未来趋势。笔者准备的驱动问题:

Are language and culture closely connected?

What consequences will be caused by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Which comes first, language or culture?

这三个问题属于第二类问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作答,仅仅靠课堂几分钟思考无法输出强有力且成熟的观点。抛出这样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即刻认识到自己知识和思维的空白,去探索去体验如何更全面的理解问题,以积极的态度,批判的对待本单元学习。

2.选择性输入促成。在传统的精读教学中常常以课文为中心,仅限于对课文内容和课文语言点的讲解,而失于信息单一,没有核心关键。讲授课文的目的不僅仅是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还要深化作者如何传递信息的元文本知识(Moreillon,2007)。笔者认为为了打破传统的课文教学模式,达到学生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要结合元文本信息知识、超越文本以外知识相结合来引导学生。关于本单元内容学习,由于文章第四段作者提到一些翻译当中的文化空白,所以笔者选取了徐令缘《跨文化翻译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提取需要的有效信息,分组阅读讨论,汇报的方式解决以下问题:

Combing para.4-7 and article, How do you solve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problem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

What is “language barriers in culture”?

In paragraph 8, why does the author criticize the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who are becoming monolingual?

第一个问题想要让学生浏览课文内容,以及提供的文章中关于翻译文化如何理解外来文化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深度的去理解探究语言翻译中现实存在的文化问题。通过这样的任务练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期刊文献,提升学术参与实践能力,理解文中作者提到的关于文化翻译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语言之间的关系,笔者提出第二个问题,雷立博(2017)提出“培养文化” 的概念。笔者认为培养文化是,在一种文化中原本不存在的文化概念(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中)逐渐被建立起来。第三个问题需要学生长期去体会一种语言流失而随即流失的文化。

3.评价。产出评价这里主要讨论延时性评价,即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经过课外练习后,再将练习的成果提交给教师评价(文秋芳,2014)。写作是POA中最核心的产出形式,是高阶思维的产出活动,需要学生陈述观点,做出判断,评价等。所以评价环节笔者采用写作的方式。根据文秋芳思维能力层级理论和孙有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五大信条,笔者设计了以下评价的标准:

专业英语写作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题型和跨文化能力及其评判标准 改编自文秋芳(2015:9)

完成课文学习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文章阅读材料,进行议论文写作

Define the authors view on culture and language and choose one of perspectives to response

Agree or disagree?

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language and culture ?

(any questions or opinions you would like to add…)

三、结语

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他们的思辨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要考虑语言在实践当中的运用,打破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让语言学习更具沟通性,实践性,广阔性。

参考文献:

[1]Byram, M. 2012. Language awareness and (critical) cultural awareness-relationships, 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J].Language awareness 21: 1-2, 5-13

[2]蔡基刚.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6).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11-16.

[4]雷立博.我的灵都[M].新星出版社,2017.

[5]Moreillon,J. 2007. 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Maximizing Your Impact.

[6]Nunan,D.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Europe.

[7]Paul, R. & E. Kustra. 2006. Critical Thinking : 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8]孫有中.外语教育与开文化能力的培养[J].中国外语,2016(5)17-21.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综合英语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