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中的应用

2019-12-26 06:47柳思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廊道金华自然界

柳思羽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

“浙中生态廊道”是浙中地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中地区的具体体现,是串联浙中地区社会、生态和经济的有力举措。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少人有一个认识误区,即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征服自然,是反生态的。 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浙中生态廊道”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

1.1 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自然观是对马克思的生态观的基础性认识,从他对自然界的肯定入手,能更好理解其生态观倾向。马克思关于生态自然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自然的概念有两个基本范畴,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他在《手稿》中首先肯定了自在自然对人具有先在性。“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也就是说,在人产生之前、在人把自然当作认识和实践对象以前,自然就已经自在地存在了,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

其次,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决定了人是受动的存在,即人为了生存、为了使自己不致死亡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 “所谓人的肉体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三,马克思指出容纳了人的活动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马克思特别指出,仅有劳动还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劳动和自然界一起,财富才可能被创造出来。

1.2 辩证与实践的生态观

在马克思的生态观中,自然、人、社会都是受实践的规定、并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认为“人类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的活动的结果”,“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马克思主义对现实自然的强调实则是对人的主体性实践的强调。 他在《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对实践地位的肯定是包含鲜明的生态取向的,真正的生态文明不是将人与自然隔绝,也不是将原始生态与人隔断,“原始风貌的某些区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态环境,只有通过人的筛检改所形成的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状态,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状态”。

1.3 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新社会

通过实践的对象化活动,世界被二重化为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实践则是它们对立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自然与社会是可以达成“和谐”状态的,但由于“实践”本身的复杂性,这个“和谐”是包含复杂的内在矛盾本性和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在生态关系中能实现的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的和谐。 合目的性表现为实践主体的出发点和尺度,合规律性表现为实践客体的出发点和尺度。人类作为实践存在,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必然会追求理想的和谐,这种理想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物质的现实世界和理想的价值世界两种尺度,这双重尺度使人的劳动实践不仅是求生存的过程,也是求发展的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不断调整自身的目的和愿望,不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既要克服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从被物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也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性,并在这两个前提下按照“美的规律”对自然进行创作。

2 “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的意义

2.1 浙中崛起的时代要求

浙中城市群与杭州、宁波、温州构成了浙江省四大城市圈,但浙中各县市几十年来的分散发展,未能形成较好的集群效应,综合实力落后于其他三个城市圈。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这几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换句话说,金华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就目前而言,浙中地区各县市的自发组织功能较弱,其发展和崛起必须更多地依赖于政府之间、非政府组织之间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调组织。 生态廊道建设是金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探索,是努力营造浙中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赢”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是金华治水的有力升级,可以改善沿途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减少污染排放,倒逼浙中地区的产业升级,不断提高浙中地区在整个浙江的竞争力。

2.2 共建金华的政治要求

金华共设8 个县市,各县市在2 000 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都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并长时间存在“强县弱市”的局面,县际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渐凸显,这不利于大金华的发展。

生态廊道建设是串联金华地区各个县市区的生态桥梁,通过廊道建设,增进各个县市区的沟通合作,推动金华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由“散”聚“合”,有效推进“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不仅能够为整个浙中地区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也会为沿途的各个县市带去生态红利,为顺应“两美浙江”建设提供金华样板。

2.3 安居乐业的民生要求

生态建设存在一定的区域性,一来由于行政划分导致了生态治理的各自为政,二来生态污染的负外部性和生态治理的正外部性要求生态治理一定要区域联动,所以,廊道建设会为金华地区各县市之间的生态联合治理探索出有效可行的协作机制。 这不仅会改善整个地区生态环境,更会长久造福沿途民众,对于改善当地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廊道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建设配套的服务带。如积极发展交通物流,科学规划城镇道路、设立共享单车租赁点等,实现城镇与廊道间的无缝对接;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力争将电子支付等做到全覆盖;建设中高端民宿、休闲度假村、特色主题观光区等措施大力发展乡旅游……这必然给沿线老百姓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给予他们生活的便利,提高其收入水平。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新时期表现为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一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二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遵循“目标——措施”的工作思路,2017年金华市政府提出了“浙中生态廊道”概念,这是响应党中央实现“绿色发展”号召、贯彻落实省委“大花园”建设的重要举措。

3.1 坚持生态实践观,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实践生态观,认为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态问题的产生并不在于实践本身,而在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方式。就整个国家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就浙江省而言,地处东南沿海的我们是全国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应当为其他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示范和引领;就金华地区而言,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是靠后的,应当提升区域竞争力,同时促进全省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实践生态观,紧抓产业发展不放松,并要优化产业结构。 在此,以金华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义乌为例。首先,义乌建立了环境治理的一整套高标准,着重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有效治理污染,提升生产技术水准,着力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项目审批,大力引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一批绿色产业,例如,华灿光电为主的光电小镇建设等,积极推动和发展循环经济……其次,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独特的市场优势能为会展经济提供广阔的舞台。 再次,义乌旅游资源匮乏,但以新农村建设、廊道建设为契机,也打造出了一批特色村镇,如何斯路村、七一村、马畈、佛堂古镇等,带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3.2 坚持唯物主义生态观,依托现有山水脉络

马克思说:“劳动并不是它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环境会对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对象造成影响,从而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影响。据此,我们认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能规定生产实践中剩余劳动的界限,制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而,建设“生态廊道”促进浙中经济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尊重其发展规律。以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兰溪为例,它的干流长度居金华第二位,以廊道建设为契机,以三江六岸、十里长湖为主线,改造古码头、古渡口等以满足现代发展需要,把沿江的古镇古村、生态绿道相互串联;兰溪的杨梅、枇杷等品质好在全国都是有一定口碑的,在此基础上继续做好农旅结合的文章,利用现先进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方式,打造诸如“五十里杨梅长廊”等生态农业示范带。

3.3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推进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现代都市的和谐统一

唯物史观认为,和谐是人与自然统一的最终归宿,我们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必须要尊重和顺应历史规律。人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解放,不仅要与自然和平共处,更要与自身和谐相处,不断实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浙中生态廊道”始终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出发点,从改善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入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把保护和开发沿途历史文化遗产贯穿始终,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推进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现代都市的融合,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统一。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治理水域,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实现现代都市文明。 同时,廊道建设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着重开发文化旅游业,在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八婺文化,促进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例如,金华生态廊道依托400 多年历史的婺剧文化,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婺剧公园;如金华黄大仙、永康方岩庙拥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通过合理开发和正确引导,也可以体现在浙中生态廊道中; 廊道建设在打造特色小镇时还十分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融入漆画、木雕、竹编、腌制食品、打年糕、磨豆腐、舞龙等,提升老百姓在文旅生活的乐趣,感受金华历史文化的厚重。

猜你喜欢
廊道金华自然界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岁朝清供
寿鹤延年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红气球请客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