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育人体系”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研究

2019-12-26 06:47韦爱丽杨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育人

韦爱丽,杨璐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要判断。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高校育人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具有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在推进“十大育人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该文就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研究对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发挥育人成效有重要影响。

1 “十大育人体系”理论与辅导员角色基本概述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 该《纲要》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意味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进入了“由全面施工进入到内部精装修”的阶段。“十大育人体系”着力构建一体化教育,打通了育人“最后一公里”并有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纲要》的颁布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高校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 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的同时,也对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关键在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在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素质能力的高低势必影响到高校育人成效。 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势在必行。

2 “十大育人体系”对辅导员素质能力要求

“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了护航学生成长成才的协同育人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需要调动学校各方力量,在这些力量当中,辅导员无疑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辅导员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影响最直接、最深刻。 因此,辅导员扮演好角色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辅导员应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才能培育徳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所具备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 号)对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重要职责作出了明确要求和说明[1]。这与“十大育人体系”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是不谋而合,是一脉相承的。 总的来说,新时代特别是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当特别注重以下素质的提升。

2.1 思想政治素质

对于辅导员发展而言,最基础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和任务,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自觉在政治立场、 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贯穿到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全方面。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政治素质过硬,政治定力够足,政治担当够强才能正确教育和影响学生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是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 辅导员在推进“十大育人体系”过程中要自觉地推动思政工作向工作思政转变,做一名有主动担当意识的辅导员。

2.2 专业素质

辅导员要在“十大育人体系”大思政格局下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知识储备。《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要求辅导员要有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这对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课程教育、科研指导、实践锻炼、文化引导、网络监控、心理干预、管理服务等教育管理提供更为专业科学的支撑。此外还应具备纯熟的专业技能和特有的专业情意,在开展工作时才能游刃有余,以理服人。

2.3 职业素质

辅导员工作既是教育型工作又是事务型工作,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行为管理中既要调兵遣将,又要运筹帷幄。 横向部门的沟通协调,纵向管理的传达指示,要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十大育人体系”的大思政格局下,辅导员要承担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研究者等角色,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价值引领、组织协调、教育引导、调查研究等职业素质能力,“开展职业能力建设是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与主要途径。 ”[2]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工作之必须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3 辅导员素质提升路径思考

“十大育人体系”背景下,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和水平。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路径可以从个人层面和高校层面开展。

3.1 提高学习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 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紧跟时代,担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和任务。随着高校扩招,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日趋多样,专业结构差异性大,专业化低的情况,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导致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专业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欠缺,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日益复杂的局面容易感到有心无力。 新媒体、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自觉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理解能力,才能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种自觉主动是融入辅导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并且持续不断的过程。

3.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发展,师德为要。师德师风是评价辅导员素质的第一标准。高校辅导员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对学生成长成才影响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辅导员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用心用力用情,尽心尽力尽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形成自己独特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强化自身觉悟。

3.3 开展“辅导员+”素质提升工程,精准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

各高校应该主动把握对辅导员“思想引导、专业指导、心理疏导”的总体要求,依托学校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协同育人资源,精准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

3.3.1 辅导员+思政教师

针对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差异,以及理论欠缺问题,充分利用学校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资源,从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挑选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建立理论学习师资库,成立导师团,与辅导员队伍结对,辅导、带动、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3.3.2 辅导员+业务

各高校应切合实际制定并实施“辅导员活动日”,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比赛辅导等活动,促进辅导员之间交流学习和经验分享。 鼓励辅导员积极参加素质能力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选派辅导员校外挂职学习,培训锻炼。 组建辅导员科研团队,精选课题,整合资源,推动对学生工作的思考和特色凝练,提升辅导员科学研究水平。

3.3.3 辅导员+校企合作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辅导员提供培训进修机会、参观学习锻炼机会,了解企业文化、人才需求、就业方向,使人才培养更契合企业需求,同时增强辅导员的科学研究、调查、创新创业能力、管理能力,把实现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入辅导员素质提升工作中; 与企业讲师结对,学习企业讲师管理理念、实践经验,拓展思路,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4 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增强内生动力

近年来,关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因此,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 操作简便的考评制度来规范和促进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则显得尤为迫切。高校要建立立体、动态、客观、严格的考评制度,对辅导员工作能力、师德师风、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考评,综合自评、学生评、同行评、校院评等方式,奖惩结合,作为激励和鞭笞,消除少部分辅导员得过且过的懒汉思想,加强危机感,增强内生动力,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升,更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校发展。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育人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