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安全管理创新探微

2019-12-26 21:13
梧州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互联网+大学生

莫 敏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提升,高校越来越社会化和开放化,特别是随着新经济形态“互联网+”的迅速兴起,我国的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模式也随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改变,传统的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与挑战。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如何依据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转变安全管理理念、改革安全教育和管理现状,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是目前地方高校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一)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1]。大学生是运用网络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因信息的丰富快捷已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据调研发现,大学生喜欢使用网络,具有较高的网络操作技能,但普遍感觉缺乏网络安全知识,生活经验不足,对网络信息良莠的判断能力不高,抵御网络风险能力不强。虽然他们也希望提升网络知识与技能,接受网络安全教育,但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对网络安全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网络教育的活动也开展不多,导致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遍缺乏。加上受网络中的暴力、色情、游戏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安全方面出现很多问题:一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在网络交流和交友、网络购物和网络浏览时,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信息易被泄露、被盗,从而被网络诈骗者利用。二是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低头族多,有些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挂科甚至退学。三是网络安全侵害案时有发生。很多大学生缺乏风险意识,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借贷诈骗等引发的侵害案屡见不鲜。四是有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学生因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和生活中一些困扰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学生人数多,学校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这也无形增大了管理难度,这些都对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二)有的地方高校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许多高校已将安全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计入学分;同时,还辅之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安全手册、宣传栏等传统形式,对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对地方高校安全教育的调研结果来看,安全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不强,与大学生的实际脱节,缺乏实效性。学校较多地关注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关注不够;二是较注重理论教育和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实践技能教育与训练比较零散,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特别在许多地方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普遍比较薄弱,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知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涉及面还较狭窄,在安全教育中,网络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紧密结合,现实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明显,不能有效地解决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问题。

(三)安全管理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传统的学校保卫机制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新常态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的安全管理主要由学校保卫处来进行管理。保卫处是学校的职能部门,安全管理队伍主要由保卫处干部和学校保安组成,主要通过干部值班、门卫值勤、校园巡逻以及安全检查等方式来防范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和各类事件的发生。有些高校开始通过智慧校园进行管理,但因经费不足等问题,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低;许多地方高校的安全管理主要以人员防范为主,安全管理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从业资格,大部分安保人员政策水平不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低,缺乏运用现代科技设施的能力,特别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网络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难以胜任现代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些地方高校的安全管理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规章制度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约束。

(四)缺乏高科技设备支撑的校园综合防控体系,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

完善的安全防范硬件设备是高校安全事件防范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但很多地方高校经费投入不足,校园综合防控体系缺乏高科技设备的支撑,如多功能电子监控系统、安全防火技术系统、紧急报警电话、统一规范的形象识别系统、紧急事件逃生出口标志等安全防范硬件设备落实不到位。

二、“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地方高校安全管理的思考

“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要解决和应对目前地方高校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安全管理必须有所创新。但创新不是凭空而生的,它必须植根于传统的土壤中,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近年来,我国高校经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建设,已初步建立了“安全稳定工作组织、维护稳定工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综合防控、安全教育管理服务、应急处置”六大体系,为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3]。因此,创新高校安全管理,要坚持传统与创新并举,构建“互联网+传统高校安全管理”模式,探索地方高校安全管理新路径。

(一)多管齐下,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覆盖所有的高校,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而更多的是来自互联网的安全挑战,网络的不良信息、网络经济诈骗、意识形态安全等都在时刻影响甚至威胁着大学生的安全。值得我们警醒的是,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不仅是因为很多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而且还是因为网络安全教育是很多地方高校安全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有效地应对网络时代的新问题新特点。一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严抓严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机制,严格督查,从严问责。建立各单位、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协同配合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做到预防措施到位、安全检查到位、教育宣传到位、督查整改到位、防控预案到位,形成职责明确、风险可控的管理局面。三是突出重点,重点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缺乏的现状,将互联网的安全教育列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提升学生抵御网络风险的能力。

(二)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丰富安全教育载体

“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高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经常性意味着适时性,常态化,即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和扩充大学生安全教育新内容,将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型教育模式有机结合,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当前,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低是当代大学生们最突出的安全问题,但这个最突出的安全问题没有在安全教育中得到重视,加上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单调、古板,内容没有针对性和实操性,使得学生对安全教育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针对大学生在安全问题的新变化新特点,采取“互联网+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主题班会、宣传栏等传统安全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最喜爱的数字化新媒体来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还可以将网络素养的相关内容融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之中,利用新媒体所具有信息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独特优势进行宣传。一方面,网络传播的海量性和共享性,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上传宣传教育内容,广泛地进行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心理健康和网络素养等宣传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微博、微信等媒体拥有的多功能传播手段,拓宽了安全教育渠道,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的生动活泼的互动形式,克服了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将安全教育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立体地展现在广大学生面前[4]。第三,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等,及时向学生进行网络风险提示,如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新的木马病毒,辨别网络不良信息,识破网络诈骗等;还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交流广泛、沟通充分的特点,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回应并帮助学生解决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于实践。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抵御安全风险、掌握安全技能的最有效的路径,经常性开展消防演练、应急逃生演练、急救自救等安全技巧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安全管理队伍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师生的安全与稳定,是一项繁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各高校完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不断创新安全管理。高校安全管理的创新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动力、有激励。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高校尽管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还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缺乏激励机制,管理动力不足。因此,建立完善以下制度是构建安全管理治理体系必不可少的建设。

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的考核制度

建立机制、明晰责任、严格督查、从严问责是高校安全管理的关键。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考核制度是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安全考核制度要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周期、考核办法、奖惩细则。依据奖罚分明的原则,考核结果纳入教职工晋级、晋职、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的依据;实行安全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同时,还要建立校内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协同配合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做到预防措施到位、安全检查到位、教育宣传到位、督查整改到位、防控预案到位,形成职责明确、风险可控的管理局面。

2.构建安全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

高校安全工作的推进与完善、成效与不足,必须要有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一是外部的监督和评价。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高校的安全治理工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旨在肯定成效、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管理漏洞与不足,并予以修正和改进。如高校的饮食卫生由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进行检查和评价,这样可以更客观地发现问题并精准地进行有效的指导。二是内部的监督和评价。由校内的安全治理考核领导小组和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提出批评和建议。监督评价结果纳入安全管理的考核、奖励机制。

3.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

有考核、有监督、有评价,就必然要有奖惩。奖罚分明,才会有动力、有创新。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优劳优酬、多劳多酬,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4.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安全管理队伍

针对目前高校安全管理人员学历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网络素养的短板,在严把招聘关的同时,要建立定期轮训和考评制度,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网络知识培训、体能训练、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的处理训练等,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评,不断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四)建立高科技的校园综合防控体系,提升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模式因信息化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依靠传统的人员防范和机械防范的高校安全管理已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日益变化的高校安全新常态。近年来,很多高校已经构建现代技术的安全防范系统,但很多地方高校因重视不够和经费不足等原因,投入高科技设施的力度明显不足,这也是目前安全管理难、管理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地方高校要解放思想,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加大高科技校园综合防控体系的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集监控、报警、调度、救助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电子监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人脸、指纹识别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提升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教育有效性不明显、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高科技的校园综合防控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等问题,使地方高校的安全管理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与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破解安全管理的困境,创新安全管理,要坚持传统与创新并举,探索“互联网+传统高校安全管理”模式,走出一条地方高校安全管理创新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互联网+大学生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