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为什么不能复制深圳和浦东新区的发展模式?

2019-12-27 13:33文/滕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软性新区制造业

文/滕 泰

实现雄安新区创新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当前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在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上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决定了未来产业结构甚至社会运行模式的变革方向。把握新经济和软价值的规律,适时考虑在雄安新区推进软价值战略,对于推动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雄安新区设立的不同时代背景与条件约束

(一)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发展的历史背景

鉴往可以知来。当我们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探索未来的道路时,深圳和浦东是最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1980年设立深圳特区,打开了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第一扇窗口。深圳特区能够成功,率先推进市场化是关键。在当时全国普遍执行计划经济制度的情况下,深圳率先开始尝试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如最先尝试劳动合同制、最先试点土地使用权拍卖,实行15%所得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入国外资本,在全国普遍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背景下,率先尝试建立外汇调剂中心,给予出口企业更大的外汇管理和使用权限,等等。同时,在对外开放方面,由于毗邻香港,深圳在引入转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上具备极大便利,推动了深圳的贸易和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而成立于1992年的浦东新区,则是依托长三角和上海的产业基础,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典范。上海市和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传统的工业聚集区,改革开放之初就具备一定的人才、技术和设备基础。在项目投资需要国家严格审批的制度下,上海和长三角的工业产能实际上受到了抑制。1992年新区设立之后,国家赋予了新区更多的投资自主权,典型的如“总投资2亿元以下的项目,上海可以自行审批;可在中央额定的额度范围内自行发行股票和债券”等5类项目的审批权和5个方面的资金筹措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上海在即将加速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成为不仅成为长三角的资金和项目聚集地,更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增长奇迹。

(二)设立雄安新区的时代背景有何不同

中国用短短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近300年的三次工业化革命历程,目前中国毫无疑问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传统制造业的增长空间必然长期受限。中国仍然应该毫不动摇地重视制造业,因为这是大国和强国的基础。但是重视农业和制造业是基础,并不意味着它们在GDP的占比会逐步地提高,相反它们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还会不可逆转地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底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9.6%,服务业占比52.16%。而同期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占比是20%,美国的制造业占比只要11.2%,英国制造业在GDP比重占比在10%以下。

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大体相当于美国的1970年。当时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1.22%(中国2018年为52.16%),第二产业占比为35.24%(中国2018年为40.65%),第一产业占比为3.54%(中国2018年为7.19%)

从长期趋势来看,未来某一天中国产业结构也会像上述发达国家一样呈现“二八现象”:即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会下降到25%以下,甚至长期向20%比重趋近,上述工业化后期不可逆转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正在带给中国经济越来越大的转型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率2018年也已经达到59.6%,还有十个点的城镇化空间,整体城镇化速度正在放缓。在未来长期城镇化还有10%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在那些跟前期快速城镇化相关的产业链,房地产、钢铁、水泥、建筑建材、装饰装潢等几十个产业,已经过了历史最佳发展时期。

除了快速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的历史阶段已过,从2015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也平均每年减少50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贸易顺差仍将逐年递减,在2030年前后基本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从贸易顺差向贸易平衡的长期转变过程中,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将持续降低。

在传统制造业受到挤压,地产产业链增长速度放缓,出口增速降低的背景下,消费目前起到了一枝独撑的重要作用,未来也将是经济的重要支柱,预计到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增长到7.75万亿美元,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然而,即使在消费中,结构性变化也不容忽视,传统的汽车、家电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很难再成为主力品种,知识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信息消费和对高档服务业的消费将逐渐成为主流。

与1990年代相比,雄安新区目前面临的另一个不同的外部条件是,中国粗线条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除了部分能源、原材料和涉及民生的商品如药品等还存在价格管制外,产品市场大部分实现市场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不及产品市场,相关领域的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同时,随着加入WTO,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对外贸易经营权已经全面放开。在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国家赋予特殊政策,获得先行红利的特区发展模式不再适用。

值得指出的是,不仅传统的特区发展模式不再适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城市发展模式也面临着新的变革要求。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城市成为制造业的聚集地,以为生产服务为目的;未来的城市是新经济城市,必须要能吸引各种创新要素,带来人才和产业聚集,城市发展才能享受创新红利;在传统的工业社会,房地产主要是工业社区(厂房、办公楼、宿舍)+生活社区(公寓、综合商场等),房地产为生产服务的同时,本身也和制造业一起成为支柱产业;新经济城市中,房地产必须成为人才、产业和城市的纽带,要能够发挥助力城市发展的功能。在这些时代背景和条件约束下,雄安新区能够享受的“老红利”越来越少,必须走出一条市场化条件下,符合工业化后期、城镇化后期和市场化改革后期阶段新特点的新经济之路。

从“一张白纸”起步,可以说是雄安新区最大的优势,可以没有包袱地选择最符合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转型方向的产业和道路——

首先,在工业化后期,传统制造业式微,5G、AI、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空间;其次,城镇化后期,房地产业和传统消费品增长乏力,而知识、文化、信息、金融和高端服务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再次,市场化改革后期阶段,发育基本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各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快速迭代将带来我们无法想象的“新物种”;最后,要素市场改革方面如果能有新突破,必将带来更大的改革红利。

雄安新区如何把握新经济的软性特征与价值创造新模式

因此,摆在雄安新区面前的,将是这样三个问题:产业,要解答如何把握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后期产业发展结构特征?城市,要解答如何把握新经济城市发展的软性特征?政府,则要解答如何探索新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及新的社会管理模式的问题。要解答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要求是把握新经济的软性特征,掌握软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新规律。

(一)软产业:创造财富更多靠人的资源和智慧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对新时期社会基本需求特征的前瞻性把握。满足上述美好生活需要,固然离不开高质量的住房和制造业产品,但即便在制造业的价值中,类似于研发、设计、品牌等“软价值”也已经逐渐成为制造业产品的价值主体,比如无论是一件品牌服装,还是一瓶饮料、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其中的硬价值占比都越来越低、软价值占比越来越高,传统制造业如果不能继续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传统手段维持生存,那么就必须向“软价值创造”转型,才能获得新生。

例如,类似于品牌服装、智能手机、营养品、名牌化妆品、创新药物等产业,产品的软价值占比已经超过产品价值总量的50%,这样的制造业我们称之为软性制造。从全球经验来看,不仅苹果、华为这样的电子消费品通过软性制造成为明星商品;IBM、戴尔等传统制造业公司,也正通过软价值创造、向“软性制造”转型,成为制造业中的新贵族。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除了高端制造业产品,还需要更多的知识教育产品、文化娱乐产品、信息传媒产品、金融产品、以及养老休闲等高端服务产品——这些产品的创造,大部分并不消耗自然资源,而是靠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这些“软产品”的,就是通过研发、设计和品牌创造价值的软性制造业、通过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创造价值的知识产业、通过文化艺术品的创作、表演和感受创造价值的文化娱乐产业、通过信息的创造、处理、传播和使用创造价值的信息产业、通过金融产品的创造、发行和交易创造价值的金融产业,以及通过服务提供和体验创造价值的高端服务业,它们被统称为“软产业”。因此,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曾说,“以前我们创造财富主要靠自然资源,今后更多依靠人的资源;以前创造财富主要依靠劳动,今后更多依靠智慧”。

(二)新经济中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新规律

然而,靠智慧创造财富的软产业,与传统采掘、制造、建筑业的价值创造规律可能完全不同。软价值创造过程,我们可以用软价值方程来描述:V=C·Nm

比如,对于研发、设计、品牌、创作而言,由于其财富的源泉是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不确定性的特征,决定了大部分投入可能是无效投入。

其中V是软价值,C是有效研创,N是流量,m则是体验。

比如,对于研发、设计、品牌、创作而言,由于其财富的源泉是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决定了大部分投入可能都是无效投入,面对这些持续的无效投入,我们传统企业家能接受吗?如何接受新经济的无效投入?同时提高研发、创意的有效投入?这都是传统企业向软价值创造转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接受无效投入,同时把握有效投入的规律之后,方可形成可持续的产品开发战略,例如IBM和华为实施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机制,就让这两家规模很大的软性制造企业形成了可持续的多元产品创新能力;在消费品开发中,针对消费者感受和体验的设计部门与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研发,应当实现怎样的平衡关系?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提出的设计师优先级高于工程师的的设计理念,做出了一个有益的探索。

与之相适应的,还需要企业形成符合软价值创造规律的新管理理念、新组织构架和新激励机制。例如,由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罗夫提出,被谷歌引入并发扬光大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管理方式,就是适应软价值创造的成功管理案例;而苹果、耐克等公司中,生产部门为研发部门服务的组织架构,则是适应软价值创造的先进组织模式。

对很多传统产业而言,市场不是创造出来的,因为客户原本就在那里。而对于很多新经济和软产业而言,需求是要靠新供给自身创造出来的,比如在乔布斯创造苹果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是零,而现在我们再也离不开智能手机——新时代的企业家应如何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用新供给创造并引领新需求呢?这就要把握软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流量(N)规律。

做大产品的流量,有时可以采用流量嫁接的办法,例如著名的芯片制造企业英特尔专门成立了合作基金,只要PC厂商采用英特尔的商标,英特尔将会分摊电脑厂商的广告成本,凭借这种与惠普、戴尔、联想等知名PC厂商的流量嫁接的策略,“Intel Inside”变得家喻户晓。而日本知名服装企业优衣库的本土化营销可以称为是“占据文化飞地”的办法,它在美国坚持从当代艺术切入进行合作,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推出联名款系列产品,将包括Andy Warhol、Jean-Michel、Basquiat、Keith Haring等在内的美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印上了T恤;而在法国则采取时尚名人代言的方式,与爱马仕前创意总监Christophe Lemaire、法国名模Ines de la Fressange都有过合作,从这些“文化飞地”登陆,优衣库迅速做大在当地的流量(N)。在软产业尤其是软性制造中,一家企业可以在没有实物产品的情况下,先形成自己稳固、庞大的流量(N),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强大的制造能力,这就是著名软性制造企业——小米公司的成功之道。

同时,由于软价值创造还必须重视“体验(m)”,产品提供者不能独自创造软价值,消费者的参与和体验同样也是软价值创造,就如同影评、微博上的粉丝互动、网络购物的消费点评等等,都是软价值创造的重要部分。

随着3D打印、智能制造等技术的成熟,Proconsumer互动参与战略越来越常见。例如2018年,宜家推出第一款开源模块化家居系统,鼓励用户DIY配件。这个系列就像个苹果系统,大家可以自己设计apps,放到这个系统中来,让消费者不仅参与产品使用评价和传播,更进一步参与到设计等环节,是做大体验(m)的有效方式。

软价值的实现大部分时候都并非通过直接卖产品,而常常是非对称实现,阳光免费,星光收费,从门户网站、社交平台、支付软件到搜索引擎,几乎都是这样;软价值通常是分段实现的,先有公共价值,再有盈利模式,从亚马逊、京东、微博、微信到滴滴打车,都是如此;软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资本市场,软价值的实现总是立体和弯曲的,就如同《哈利•波特》,从一本书到电影,到大型游乐园和衍生商品,每一次弯曲的价值实现,都会造成价值几何级数的增长,最终形成2000亿美元产业链。

以软价值战略推动雄安新区创新发展

把握了新经济的软性特征,掌握了软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新规律,我们就可以在未来的规划和发展中,以软价值战略推动雄安新区创新发展。

软价值战略,主要包括软产业(包括软性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软环境为主导的创业和营商环境优化机制,以软就业(弹性就业)为依托的人才流动机制,作为新时代全球财富创造和分配的主导要素的软资源,以及适应软价值时代的社会管理机制探索:产权、融资、收入分配等要件。

软环境是创新和营商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软环境是指培育软产业、创造软价值所需要的非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对创新创业友好,宽松适度的法律环境;公平、透明、可预期,服务到位不越位的政策环境;风险投资等各类资本易得的融资环境;包容、多元、活跃的人才环境;推动创新、鼓励交流、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以及健康、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软就业是指顺应软产业的价值创造和协作模式,打破了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单一就业岗位等工作限制,注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新社会组织方式。软就业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一是软硬就业呈现出“七三定律”。在美国的就业岗位中,1980年软就业占比是55%,1990年是58%,2000年是61%,2010年是67%,近年来一直在70%左右波动。未来软硬就业的“七三定律”将成为社会组织方式的新趋势,即软就业将占到总就业人口的70%,而硬就业只占30%。

二是就业时间与空间的弹性变化。软就业不是传统的“朝九晚五”式的刚性化安排,而是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个性化“生产”模式。

三是就业者的多重身份特征。软就业时代,一个人不再受制于单一企业劳动合同,可以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流行词汇“斜杠青年”就形象地描述了软就业的这一特点,如:杰克,天使投资人/软件专家/人像摄影师。这种多重职业身份的软就业模式,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软价值创造能力。

在软价值战略中,探索出适应软价值时代的社会管理机制,如产权、融资、收入分配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需要法律、金融、企业等部门的共同努力。而软价值战略的实施也对政府提出了挑战,必须面对符合软价值战略的政府职能变革,例如部门体系设置要从为工业生产服务转向为软价值创造服务;政绩考核指标要兼容软环境优化程度等新指标;政商互动关系要从以招商引资为主要目的,向以软资源聚集为目标转换;而社保和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则要适应软就业发展,如构建与软性就业相适应的就业统计方式、积极探索与软性就业相适应的新型就业引导模式,以及社会救助和人口管理也要适应软性就业的新形势等等。

展望未来,雄安新区的设立和创新发展,是在老红利逐渐消退的情况下,探索一条符合工业化后期、城镇化后期和市场化改革后期阶段新特点的新经济之路的创举,我们相信,掌握新时代软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新规律,实施软价值战略,将对推动雄安新区创新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软性新区制造业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