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田,博士有一套

2019-12-27 13:15胡利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除草莲花害虫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大博士’有知识、有文化,种起田来确实有一套!”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莲花荡农场,人们如此评论。

前年,丁蜀镇镇政府从农民手中流转出近5000亩耕地,创建了作为现代农业示范点的莲花荡农场,准备种植250亩有机水稻,其余耕地种植无公害水稻,此举令人关注。作为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毕业的博士生,30岁的许俊峰婉拒一家研究所邀请,毅然返乡来到农场就业。

苏南地区曾是鱼米之乡,有“苏杭熟、天下足”之说。丁蜀镇恰好位于太湖边上,共有2.5万亩水稻田,与太湖周边其他乡镇一样,之前种植水稻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对太湖治污造成巨大压力。在控源截污、基本阻止岸上工业及生活污染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用鸭除草,不用除草剂

丁蜀镇曾派人去观摩某日本专家在中国打造的“日式生态农场”,在羡慕其有机大米能以每斤120元高价卖给上海白领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种植方法过于追求“自然”,不打除草剂且缺少人工拔草,野草长得比水稻还高,每亩水稻产量仅为500斤左右,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众所周知,除草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可能会造成不孕不育等疾病,不用自然是好事,但如何解决令人头痛的杂草疯长问题?许博士在对比实验中发现,在田里放养鱼、蟹、小龙虾等效果不理想,它们的除草能力较弱;放大鹅又会吃掉稻秧,只有鸭子最为合适。但刚开始时除草效果较差,问题出在哪里?

“这是鸭子数量不足造成的。如果只在每亩田里放养十几只,太少了,一旦增加到100只左右,除草效果极好。”许博士表示,要把鸭子当成拔草工人,还要把握好“鸭性”,可谓细节决定成败。

“如果说人懒,那些鸭子就更懒!”一位农场负责人表示,“鸭子工”老是偷懒、怠工,自律性也差,不管有事没事,就喜欢跑上田埂休息、晒太阳,让人头痛不已。

无奈,许博士只好督促农场工人赶鸭子,让它们到田里趟水、踩草,每天来来回回跑几趟才允许收工。这种运动量相当于让鸭子跑“半马”,对其体能是一种严峻考验,对其“贴膘”也有极大影响。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俗话说,“三年老鸭赛人参”。在宜兴当地,具有滋补、保健功能的老鸭子,1只能卖到300多元,而且供不应求。农场共有1000多只鸭子,每年能卖出不少钱。

综合治虫,基本不用农药

近年来,“化肥农业”造成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施肥打药量不断加码,对人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以有毒的“镉大米”为例,除了工业污染外,也与种植户过量施肥打药不无关系。如何厘清药与虫的关系?

许博士介绍,以苏南地区的水稻田为例,由于化肥会杀死水中的蚊子幼虫孑孓,导致水狼蛛等许多害虫的天敌夭折,即在幼年时期便因缺少食物孑孓被活活饿死,因此害虫会越来越猖獗,农药也只能越用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不追求水稻产量的前提下,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用鸭子吃虫有利于解决虫害问题。

许博士认为,在目前的有机水稻种植中,人们普遍使用黄粘板、性诱素、诱捕灯等杀虫办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这与有机肥不彻底的沤制方法不无关系。“在沤肥时,我们会加入一种细菌,既能灭杀其中的害虫、寄生虫,也能让有机肥充分腐熟。”许博士表示,传统方法沤制的有机肥含有许多寄生虫,当地农民并不知道。以蛔虫为例,当农民光脚下田时,蛔虫幼虫便会从脚底钻入人体、进入肠道。

在莲花荡农场,许博士不仅利用物联网等科技设施来控制水肥、监控虫害,同时也向当地农民学会了“排放水”等土办法,即在水稻收割前几天,每天早上给田里灌水,且仅仅淹没水稻茎秆,这样就能阻止地里害虫顺秆上爬、祸害稻穗;晚上再“偷偷”把水全部排出来,最后居然能将每亩产量提高20—30斤。

不仅要重视田,也要重视仓

显然,我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发展至今,已经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系统性的变革势在必行。如今,人们追求的所谓“原生态”,已经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更为科学、生态、环保的综合体系上的“扬弃”。

“以稻田污染防治为例,小而散的水稻种植户根本不可能解决污染问题,即使有一家解决了相关问题,其他农户田里的污水也会反过来影响‘好水’。”许博士表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需要集约化的耕作和完整的排灌系统,靠“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办法行不通。

科学种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田,也要重视仓。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肝癌高发国,除了与其他环境因素有关外,也与粮食的储藏方式较为粗放不无关系。

“南方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大米很容易发霉变质,从而产生致癌的黄曲霉菌,包括花生、大豆等也是如此。”许博士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莲花荡农场采用现代化粮库来冷藏稻谷,当来了大客户订单时,才将稻谷去壳,把大米卖出去,这样就能保证消费者吃到真正的“放心米”。

据了解,莲花荡农场产出的有机米每斤售价高达18元,而普通米仅为1.8元左右,前者质高价高,后者性格比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普通大米是保证粮食安全需要,有机米是供应高端需求,两者并不矛盾。从未来发展来看,有机米所占比例将会逐步提高。”许博士表示,有机米虽然价格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卖得好,今年农场只卖出了50%,主要卖给一些大客户;拿到超市卖的根本卖不动,可能还要在品牌上下功夫。

猜你喜欢
除草莲花害虫
20220508 水田除草机的研制及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花莲的那朵莲花
莲花汤匙
莲花岛再见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