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超急性期静脉溶栓后癫痫发作1例报道

2019-12-31 02:06陈静娟李国德许佐航杜朴丁楠段振鹏王玉凯章成国张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发性抗癫痫急性期

陈静娟,李国德,许佐航,杜朴,丁楠,段振鹏,王玉凯,章成国,张国华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9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5 h”于2017年9月7日入院。患者1.5 h前起床时突觉右侧上肢麻木无力,构音欠清,表达稍困难,持物不能,可缓慢行走但不稳,余无不适。家属送至本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查体:神志清,血压202/89 mm Hg,心率73次/分,右上肢肌力近端3级,远端1级,右下肢肌力4级。急诊心电图结果:快速型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次成对室性早搏,ST-T改变。头颅CT检查提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急诊予控制血压,并收住神经内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未规律服药。曾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装心脏起搏器。否认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癫痫病史。

入院查体:脉搏69次/分,血压175/78 mm Hg。五官正常,神志清晰,构音欠清,表达困难,眼球活动正常。鼻唇沟右侧变浅,伸舌偏右。心率82次/分,心律不齐,肺腹部检查无异常。颈软无抵抗,双侧颈动脉听诊无杂音。右上肢肌力近端3级,远端1级,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降低,左侧正常,偏瘫步态。双侧痛温觉对称,双侧腱反射正常。Babinski征右侧阳性、左侧阴性。NIHSS评分9分,CHADS2评分2分,CHA2DS2-VASc评分6分,HAS-BLED评分3分。

入院诊断:

脑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房颤动,阵发型室性早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高血压

诊治经过:入院后继续予以乌拉地尔控制血压。检验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均未见异常。CT未见责任病灶,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条件,于发病后225 min予rt-PA静脉溶栓(0.6 mg/kg)。使用方法:rt-PA总量31.2 mg加至生理盐水100 mL中,5 min内推注10 mL液体,剩余液体6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NIHSS评分。溶栓治疗5 h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改善,NIHSS评分5分,6 h后降至3分,24 h后为0分。

静脉注射rt-PA结束后5 min,患者突发右侧嘴角抽搐1次,表现为右侧眼睑闭合、右侧面部肌肉抽搐、嘴角向右侧歪斜,说话含糊,持续时间约2 min,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无伴随症状。之后20 min、60 min各发作1次,症状同前,每次持续约30 s。第3次发作期脑电图显示背景以α波节律为主,左侧前额、额、顶区频发节律性3 Hzδ波,并出现节律性肌电干扰相,右侧明显(临床发作)(图1)。抽搐后复查头颅CT未见脑出血。

图1 患者第3次发作期间脑电图

完善脑电图后,考虑为癫痫发作,立即给予苯巴比妥0.1 g肌肉注射,后予口服奥卡西平片15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癫痫未再发作。溶栓治疗24 h后予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患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无法行头颅MRI检查,发病后1周查头颈部CTA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轻度狭窄(图2)。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主动脉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心室顺应性减退。1周后出院,门诊随访。

2 讨论

卒中后痫性发作(post-stroke seizure)和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卒中和癫痫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前者是指卒中后单次或复发性痫性发作,与卒中导致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脑组织损伤有关[1]。卒中后癫痫是指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卒中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癫痫发作并排除脑部和其他代谢性病变,脑电监测到的痫性放电区域与卒中部位具有一致性[2-3]。

根据卒中后癫痫的初发时间,可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两者预后不同。卒中后2周内发生的癫痫发作为早发性卒中后痫性发作,24 h内为高峰期,之后随着卒中的好转,癫痫发作缓解,或者随着卒中病程进展而加重,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卒中后迟发性痫性发作与神经细胞再生、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网络重构等因素有关,大多会出现癫痫反复发作,需要长期、规律使用抗癫痫药物干预。

卒中后癫痫原发病以脑出血为主,特别是早发性癫痫,缺血性卒中以晚发性癫痫多见,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早发性痫性发作的相关报道并不多[4]。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报道差异大,普遍认为卒中占所有癫痫病因的3%~30%[5-9]。中国2014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总结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早期发生率为2%~33%,晚期发生率晚为3%~67%[10]。皮层受累、心脏栓子脱落也是卒中后癫痫的高危因素[11]。

本病例具有典型的缺血性卒中病程、溶栓治疗有效、结合影像检查,可以确诊为脑梗死。在静脉溶栓结束后突发出现瘫痪侧的面部肌肉抽搐,为局灶性发作,60 min内发作3次,具备突发性、短暂性、刻板性特点,结合患者既往无癫痫病史、发作时的脑电图改变与卒中部位一致,诊断为卒中后早发性痫性发作。一般认为,脑梗死早发性痫性发作发病机制为大脑皮层受损[12]。脑梗死早期,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葡萄糖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神经细胞钠泵衰竭,钠离子内流,破坏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神经元过度除极化,产生痫样放电。患者梗死区域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影响左侧额叶运动区,因此出现右侧面部抽搐。

图2 患者头颅CT、CTA图像

本例患者还有其特殊之处。首先是患者在脑梗死超急性期,并且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梗死血管复通,会产生再灌注损伤,破坏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诱发痫样放电。患者静脉注射rt-PA结束后5 min即出现癫痫发作,1 h内发作3次,而瘫痪症状在5 h后才改善,不排除以下可能:使用rt-PA后栓子溶解,血供部位产生再灌注损伤而癫痫发作,之后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因此使用小剂量抗癫痫药物也能达到无发作[13]。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进行了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报道认为,rt-PA能激活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NR1亚基及蛋白酶活化受体1通路等,促进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产生钙离子超载,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并产生神经毒性,进一步破坏血脑屏障,并加重水肿,诱发脑出血。癫痫发作、持续等机制,与NMDA受体的活性大小有关[14-15]。rt-PA激活NMDA受体,能否诱发癫痫发作的相关报道不多。本例患者为栓塞事件,栓子来源于心脏,病损部位靠近额叶皮层,急性期脑组织缺血缺氧,葡萄糖代谢发生障碍,溶栓后血管再灌注损伤,rt-PA的神经毒性等多重因素导致急性卒中超早期癫痫发作。不同于常见的卒中后痫性发作的机制[6]。

脑梗死早期癫痫发作需要治疗。卒中急性期过后,是否继续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疗程多长,目前尚无定论,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处理。《2014年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建议孤立发作一次或急性期癫痫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Ⅳ类推荐,D级证据)[10]。综合分析考虑该患者为超早期卒中后早发性痫性发作,与再灌注损伤、rt-PA神经毒性有关,2周后上述因素消失,因此仅予2周抗癫痫药物治疗,随访过程中如出现痫性发作,则按正规癫痫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卒中后癫痫出现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可导致卒中患者死亡和致残机会增加[3]。目前rt-PA已经成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溶栓的首选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可能诱导癫痫发作,增加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风险。在溶栓过程中,一旦发生癫痫发作,操作者首先应该排除并发脑出血,做相关的检查;其次,也应该考虑到再灌注损伤、rt-PA激活NMDA受体的可能,在控制癫痫发作之余,重新评估继续溶栓治疗的风险。

猜你喜欢
发性抗癫痫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抗癫痫药的干预效果观察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特征及抗癫痫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抗癫痫药的“保险选择”:丙戊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