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小木船》教学设计

2019-12-31 09:12李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李玲

[摘要]《小木船》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教学这篇文章,要体现单元“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语文要素目标。课堂上,教师通过复习导入、走进例文和小结练笔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成了写清楚一件事的目标。这样,有效促进学生掌握习作的技能,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习作例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08—02

【教学目标】

1.了解开头运用倒叙方法的魅力,感知倒叙部分与文章结尾的照应。学会围绕主题按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赏析例文,习得方法,运用多种感官交互、细节描写等方法练习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写流水账的问题,不重要的内容略写,重要内容详细写。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梳理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通过之前的学习,你知道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哪些呢?谁来给大家说说?

(二)交流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地点评,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麻雀》《爬天都峰》以及“交流平台”的收获来说;同时,把他们所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下图)

师: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就能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复习前面学过的课文,巩固把事情经过写清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一开课就进入学习状态。】

二、走进例文,习得能力

(一)欣赏开头,感受顺序

1.齐读题目及文章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陳明来。”)

师:这个开头给你什么感觉?

预设:很吸引人,围绕小木船回想过去。

师:记叙一件事,经常是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写,这叫作“顺叙”;相反,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讲起因和经过,叫作“倒叙”。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让人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2.快速地浏览课文,看作者写了什么。

预设:首先写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我”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珍藏着小木船。

(板书:顺序适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抓住文章独特的开头,让学生了解倒叙的写法,感受这种叙述顺序的表达效果。】

(二)自主学习,品味经过

1.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呢?接下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

出示学习要求:“(1)控制音量,不影响其他小组;(2)大家一起讨论,组长负责记录关键词。”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发现习作方法,完成学习单。教师巡堂指导,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

2.交流展示,归纳方法。

预设一:先写了友谊破裂的过程。

生:我们发现了文章在描写“我”看到陈明的船模很精致,翻过来调过去地看,不小心失手将小木船摔坏时,作者抓住了他们的语言展开了细致的描写。文中的“分辩”“非赔不可”等词具体地写出了他们争执的情况和陈明着急与生气的样子。

师:除了语言描写,还描写了什么方面呢?同组的同学有补充吗?

生:“推”“退”“踩”这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陈明推“我”,“我”把船踩碎了的过程;“拿”“摔”“踩”“抓”“走”等词淋漓尽致写出陈明踩坏“我”的小木船的经过。

师:正是这一连串的细节描写,把看到的、听到的、所做的具体地写出来,这样就把他们友谊破裂的过程写得很清楚。

(板书:细节具体)

预设二:然后写了“我”和陈明和好的过程。

1:“插”“攥”“追”“掏”“塞”等一连串动词,写清楚陈明是怎样把小木船赔给“我”做纪念的。“望着”“紧紧握住”则写出了“我”的内疚。

2:这段话还写出了两个人的表情变化。“偷偷看一眼”“惊讶地望着”“满脸通红”“激动地说”,描述了他们的内心变化。

师:你读懂了“我”和陈明内心的情感,真厉害。除此之外,大家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种情感?

生:“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这是陈明向“我”道歉说的话。“我”之所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因为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本来是“我”的错,“我”却没有主动道歉,不应该和同学斤斤计较。

师:假设你就是陈明,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略)

师:你看,通过细节描写、情感的变化,就交代清楚了和好的过程。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要把你的真实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表达出来。

(板书:过程清楚感情真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把感情破裂、和好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这一方法,习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三)对比段落,发现详略关系

师:总结出了两种写法,你们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在篇幅上,每个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第二、第五自然段写得比较简单,而第三、第四自然段写得比较详细。

师:为什么这么写?

生:因為第三自然段写友谊破裂的过程,第四自然段写和好的过程,这是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应该详细写;介绍“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为后文友谊破裂做铺垫,因此略写。

师:第二段可以不写吗?

生:不行,第二段写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与第四段我们发生矛盾后“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多久?你从哪里发现的?

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句话发现的。

师:课文只用这一句话交代。和同桌交流一下,这是把事情写清楚了吗?

生:写清楚了,这句话在文中是过渡句。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用“几个月”这个表示时间的词,揭示“我”和陈明矛盾持续的时间。因为,这个矛盾的过程相对来说不是重点,所以要略写。

师:我听懂了,友谊破裂和和好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所以作者用时间推移的办法来衔接。这样,不仅把事情写清楚了,而且使文章显得连贯畅通了。

师:写多个方面的内容的时候,就要注意合理安排,有详有略,做到详略得当。不重要的内容略写,只进行简单的提示;重要内容要细致写。(板书:详略得当)

师:作者采用适当的顺序,通过具体的细节,把“我”和好朋友陈明关系破裂又和好的过程写清楚了,感情真挚,详略得当。我们也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把一件事发生、经过和结果的过程写清楚。

【设计意图详略得当不仅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习作的难点。本环节通过比较、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体会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为他们的习作奠定基础。】

三、小结练笔

(一)引导练笔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试着选择其中一件事,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一个片段)

(交流、小结)

(二)总结提升

师:请大家课后灵活地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把你所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板书设计】

【总评】

本设计紧紧围绕单元习作要求“把一件事写清楚”,组织学生学习了本例文“按一定顺序把两个好朋友的感情破裂然后和好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教学中,既把目标落实到文本的语言学习上,又引导学生总结并掌握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习作技能,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