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个案督导培训
——以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为例

2020-01-02 12:52
江苏教育 2020年56期
关键词:个案督导危机

刘 佳

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以下简称“汇师小学”)以个案督导为核心,积极参与区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提升培训,探索区域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HELP”工作模式的实效性。通过个案督导,实践与完善学校的三级预防与干预机制,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为“六个一”实施途径提供实践案例。

一、问题背景

如何积极预防以及快速、有效地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维护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危机损害降到最低,是心理健康教师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1.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面对诸如学习压力、亲子关系、人际关系乃至意外灾难等困境时,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产生。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难以弥补的悲剧。

2.校园心理危机情势。

随着校园心理危机越来越低龄化与多样化,校园危机干预工作的缺陷逐步暴露。如,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不强,学生问题掌握不全面,干预网络不完善,干预措施单一、低效等。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检视现有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查找症结、提出举措、改进优化,为在校师生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二、行动思考

作为区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分中心,汇师小学在实践中发现,提高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是弥补校园危机干预工作能力缺陷的关键,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心理个案督导培训。心理个案督导是心理健康教师提升工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一种专业化工作模式,其普遍的操作模式为学习者在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完成对个案的分析、处理,并从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整个心理个案督导过程也是心理行业的工作者分享临床知识、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的学习过程。

校园危机干预的个案督导培训,对于校园危机事件处理的实践干预有很强的指导性。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在遇到校园危机事件时的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心理健康教师客观认识到在处理危机事件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获得建设性的专业支持,从而加快工作网络与机制的改进;督导过程中的各种案例与处置方法的积累,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校园危机的处理水平,构建完善的危机应对体系。因此,开展具有案例针对性的、结合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以提升技能为主的心理个案督导培训是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重要手段。

三、研究实践

基于上述问题,汇师小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全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提供了专业支持,探索适合区域内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个案督导模式。

1.专题心理个案督导实践案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各种难题与困惑层出不穷。通过个案督导培训,将案例完整地呈现在专家督导师与同行面前,被督导的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能得到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可以达到共同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培训目标。

小Y,男,9 岁,某校三年级学生。入学后,他经常咒骂老师、家人,动手打老师和同学,甚至用跳楼以及杀死老师、家人等威胁性语言恐吓老师,从而达到不做作业的目的。在多次教育以及跟家长沟通后,效果不明显,家庭与学校无法达成一致来共同帮助和教育小Y。家长未要求学校对小Y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

这个个案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惑包括:(1)得不到家庭的有效支持。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无法与学校达成共识。他们认为,小Y 的情绪失控甚至攻击性行为并非自身原因造成。(2)学校心理辅导的局限。一方面,家长否认小Y有心理问题,不向学校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小Y 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习及行规要求。这些造成了教师的无力感与疲惫感。

这个个案引起了各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激烈讨论与思维碰撞。进行个案督导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管理,可根据相应的法规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

典型问题的研讨和专业权威的指导,让在场的心理健康教师体验到:面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对象,如何第一时间采取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有跟踪、有评估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帮助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改善或调节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重新适应学习生活。

2.以个案督导研究为基础,完善校园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根据心理个案督导研究实践,针对案例分析结果,汇师小学对校园心理危机发生及处理过程的环节进行了梳理,结合专业指导意见,完善了校园危机三级预警与干预工作体系。

一级预警和干预:建立以班主任、心理学专家等一线团队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尽快安排心理健康教师了解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心理健康教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中的心理信息员定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识性培训,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各班设置1 名心理信息员,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卫生知识,及时掌握和报告心理异常学生的信息。

二级预警和干预:以中层管理部门为主体,指导与部署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关信息,及时向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报告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并根据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的意见,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等工作。

三级预警和干预:成立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融入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工作体系中,全面指导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凝成合力,使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校园危机三级预警与干预工作体系已成为学校应对危机事件的主要工作体系。通过定期的督导培训,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师在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处理方式与工作细节,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3.以心理个案督导为载体,开展在线专业培训。

结合心理个案督导培训,学校全体教师参与了校园危机干预在线课程的学习和培训。课程以危机干预六步法为主要内容,以在线形式设置了不同的虚拟情景,以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个案背景,呈现了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危机事件。危机干预六步法已被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和一般工作人员广泛使用,可以为专业及非专业人员提供作为起步阶段的自杀预防方法和技能。[1]

线上培训学习模式通过情景学习理论,在情境中获得的知识能够丰富认知结构,进而生成真正的经验。[2]在学习过程中,课程系统从来访者进入咨询室的那一刻起便开始详细记录参与培训的教师对待来访者的态度、语气、言行以及提问方式,从而评估教师对待校园危机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当出现严重错误时,系统会立即给予参培教师反馈,在指出问题、分析原因的同时,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通过培训,教师学会了如何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并判断其危机风险程度,明确了自己在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职责。同时,在线专业培训也有效强化了校园危机干预体系中的一级和二级预警和干预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个案督导危机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危机”中的自信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