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新品种萃甜628的选育

2020-01-02 08:48潘小强郭华邓坤鹏涂乔威周月梅周安来
长江蔬菜 2019年24期
关键词:鲜穗甜玉米鲜食

潘小强,郭华,邓坤鹏,涂乔威,周月梅,周安来

(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210033)

甜玉米属于鲜食玉米的重要类型,其营养丰富、口感脆甜、风味独特,满足了人们对品质、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老少皆宜。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甜玉米消费量也不断增加,甜玉米生产及加工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鲜食玉米育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审定的鲜食玉米品种也日益增多,推动着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甜玉米品种品质、产量的需求,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Lv甜-001为母本、Lvh43-04为父本育成了优质、高产新品种萃甜628。2013-2016年进行品比试验和多点试验比较,2017-2018年参加上海市鲜食玉米区试,综合表明该品种株高穗位适中,生长势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口感佳,并于2019年7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玉2019008)。

1 选育过程

母本Lv甜-001是将国内引进的超甜玉米杂交种金中玉种植后开放授粉,收获种子种植后发现变异株,选中后连续自交6代而育成的超甜玉米自交系,自交过程中选择株型适中、生长旺盛、抗性好、籽粒深、颜色纯黄、穗行排列整齐的株系进行自交,株高约165 cm,穗位55 cm,穗长16 cm,穗行数14行。

父本Lvh43-04是将自主选育的甜玉米自交系Lvh43-01(黄色)与甜玉米自交系H38-12(白色)进行杂交,再与H38-12回交一代,种植后选择果穗籽粒为白色,并结合抗逆性、株高、穗位等选择重点植株,再连续自交6代而育成的甜玉米自交系,株高约160 cm,穗位60 cm,穗长12 cm,穗行数14行。

2012年以Lv甜-001为母本、Lvh43-04为父本进行测交配组,并于2013年秋季在南京进行组合品比试验,该组合表现突出,定名为萃甜628。2014-2016年在我国东南区进行多点品比试验,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品质优良、含糖量高、增产幅度大、抗性强、适应性广,是超甜玉米中的优良品种。2017-2018年参加上海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综合表现优良,于2019年7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选育结果

2.1 产量

①品种比较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以粤甜16号(CK1)为对照,参试品种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8 m2,每小区种6行,株距25 cm,行距75 cm,密度3 500株/667 m2,实收中间4行的鲜果穗计算产量。2013年秋季在南京进行品比试验,萃甜628平均鲜穗产量为19 575 kg/hm2,平均比粤甜16号增产11.2%。2014、2015、2016年分别在东南地区进行多点品比试验,2014年萃甜628平均鲜穗产量19 971.7 kg/hm2,平均比粤甜16号增产8.6%;2015年萃甜628平均鲜穗产量21 626.1 kg/hm2,平均比粤甜16号增产14.2%,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2016年萃甜628平均鲜穗产量21 492.2 kg/hm2,平均比粤甜16号增产15.2%,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3 a平均鲜穗产量21 006.9 kg/hm2,平均比粤甜16号增产12.6%(表1)。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萃甜628产量高,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

表1 2014-2016年萃甜628在东南区多点品比试验的产量表现

②品种区域试验 2017-2018年萃甜628参加上海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 a的区试均以金菲(CK2)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5 m2,每小区种 4行,株距25 cm,行距75 cm,667 m2种植3 500株,其中1个重复供品尝鉴定和评价,其他全部采收鲜果穗计产。2017年鲜穗平均产量14 730.0 kg/hm2,比金菲增产14.2%,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比参试品种产量平均值增产7.2%,增产点率为75.0%;2018年鲜穗平均产量16 632.0 kg/hm2,比金菲增产17.6%,达到极显著水平,比参试品种产量平均值增产10.1%,增产点率为100%;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5 681.0 kg/hm2,比金菲平均增产16.1%,平均增产点率为87.5%(表2)。

表2 2017-2018年萃甜628上海市区试的产量结果

2.2 品质

萃甜628属甜玉米品种,果穗籽粒中约3/4为黄色、1/4为白色,随机相间排列,颜色亮丽。在上海市的2 a区试中,2017年品质总评分86.3分,优于金菲;2018年品质总评分85.9分,优于金菲;2 a平均品质总评分86.1分,优于金菲(表3)。

2.3 抗逆性

2 a区试田间调查结果,萃甜628高抗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南方锈病及玉米螟,抗纹枯病(表 4)。

3 品种特征特性

萃甜628是中大穗型品种,出苗至采收期平均85.9 d,比对照金菲晚熟7.9 d。株高244.9 cm,穗位高97.1 cm,株型半紧凑,穗长20.5 cm,穗粗5.0 cm,秃尖1.9 cm,穗形筒形,平均穗行数15.2行,每行40.6粒,粒色黄白相间,鲜出籽率67.6%,鲜百粒质量33.8 g,白轴,花丝绿色。倒伏率0%,倒折率0%,空秆率2.5%,双穗率8.9%。

表3 2017-2018年上海市区试品质表现

表4 2017-2018年上海市区试抗性调查结果

4 高效栽培技术

4.1 适期播种

要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春季当5 cm地温稳定在12℃时,即可播种,南京地区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可覆盖地膜,起到保湿保温作用;秋季的播种时间一般在7月。

4.2 隔离种植

萃甜628是双色超甜玉米,易与其他类型玉米串粉,导致果穗颜色改变及品质下降,影响其商品性。栽培时需要与其他玉米空间隔离300 m以上,或花期隔20 d以上。

4.3 栽培密度

萃甜628适宜栽植密度2 800~3 000株/667 m2,高水肥地块可适当增加栽培密度。

4.4 栽培管理

①合理肥水 为了提高品质,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适当加入磷、钾肥。苗期4~5叶时每667 m2施尿素5 kg,拔节初期结合培土每667 m2施尿素10 kg,抽雄前每667 m2施尿素5 kg。甜玉米苗期需水量少,保证土壤湿润即可,拔节后至抽雄前后需水量最大,要保证田间水分充足。

②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及蚜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进行防治。中后期主要受玉米螟为害,使用阿维菌素、苦参碱、杀虫双等农药进行防治,一般一周1次以防害虫侵入果穗。适当防治南方锈病,可用三唑酮适时防治[3]。

4.5 适期采收

萃甜628的最佳采收期在授粉后20~24 d;过早采收,籽粒灌浆不充分,糖分积累不足,影响品质和产量;采收过晚,品质下降,失去商品性。

猜你喜欢
鲜穗甜玉米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华耘花糯402”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糯玉米“天彩二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密度、播期对杂交糯玉米遵糯4号鲜穗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