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思考

2020-01-03 11:16
四川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水利部门饮水水资源

(1.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处,四川 德阳,618000;2.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成都,610072;3.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雅安,625014)

1 普格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现状

普格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由红层找水到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的小集中供水工程,再到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过程。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1 153万元,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1291处,其中规模20m3/d~200m3/d的集中式供水工程471处;20m3/d及以下的小集中或分散供水工程820处,解决了224 902人次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2 普格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

普格县全县总人口20.14万人,农村人口约18万人,截止2019年全县共计解决了22.49万人次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解决的农村人口数量已远远大于全县总人口数量,理论上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已全部解决,但普格县水利局在2020年1月的查漏补缺过程中发现,全县还有24 236人的饮水安全没有完全解决。普格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已开展了30余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村民的饮水安全没有得到解决呢?经笔者走访调查,发现普格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老百姓的观念落后,用水习惯固化

很多老百姓认为只有山泉水可以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江河、山溪水有异味,口感不好,不可饮用。这些观念让许多优质的江河、山溪水未被充分利用。山泉水受到季节影响变化大,水量非常不稳定,由此造成部分地方的村民在枯水期陷入饮水水量不足或断水的窘境。

2.2 规划缺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浪费严重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县大都把扶贫工作任务按职能职责分工,交给对应的部门去实施。这些职能部门大都各自为阵,以完成各自任务为目标,由此造成水利部门修建的农村供水工程要么被交通部门修路挖断,要么被建设部门建房破坏……。由于总体规划的缺失,更有甚者是水利部门刚建成的饮水安全工程几个月后就被废弃,因为这个组或铺子的村民要么整体搬迁了,要么自主搬迁了,投资兴建的安全饮水工程就成了摆设,外迁村民又成了饮水不安全的人群。

2.3 贫困户无序的自主搬迁让饮水安全建设一直在路上

部分贫困户的安全住房建设是自主选址,自行建设。这类贫困户在原住地是有安全饮水的,但他们搬迁后就变成了无安全饮水户,水利部门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一直在跟着他们跑。更有甚者是部分贫困户修建安全住房时完全不考虑水源问题,等安全住房建设完成后才发现住房周边找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源,水利部门要解决这类贫困户的饮水安全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2.4 工程蓄水设施少,工程性缺水明显

普格县“三山夹两河”,境内有大小溪河134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全县没有一座囤蓄水源的水库,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大都靠天吃饭。水利部门大都采取“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只要贫困户无安全饮水或安全饮水水量不足,水利部门就不计代价地修建引水工程补充原水,从不考虑建坝拦蓄山溪水补充地下水,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在枯水期水量不足或水源枯竭的问题。

2.5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责权利”不清,“建管用”脱节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旦建成,水利部门都是直接将工程移交给当地村组,由村民自治管理维护。由于职责不清,工程虽然移交了,但水利部门的责任却放不下,因为老百姓认为工程是扶贫工程,国家投资兴建的,他们理所当然享受;工程是水利部门建设的,管理和维护应由水利部门负责。乡村干部面对这些驳论往往束手无策,只能任由工程自生自灭,即使工程受到人畜、地质灾害或其它项目建设轻微破坏,也无人过问,更别说维修维护了。

2.6 水资源“私有化”现象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跨区域调水困难重重

部分彝区群众认为自己田边、地头的水源是自己的,别人要取用就必须花钱购买。水资源国有他们清楚,强占水资源会受到严厉打击,他们也明白,但他们明面上不说买卖水资源的事,而是说他们田边、地头的水要用于农业生产,别人把水取走了,他们将失去生活的来源。因此,很多跨区域调水的农村饮水工程往往因水源协调停工停产数月,甚至数年。

3 解决普格县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建议

针对普格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思考,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3.1 抓好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饮用水习惯

彝区人民大都有喝生水的习惯,经消毒处理后的山溪水含有漂白粉等消毒制剂的味道,他们感觉口感不好,所以多数村民不愿饮用经消毒处理后的山溪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所致。如果政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多途径宣传饮水安全知识,将消毒处理后的山溪水和没有消毒处理的山泉水水质检测结果公之于众,进行对比,告知他们直接饮用生水的危害,相信广大的彝区群众还是会改变饮水习惯,尝试接受经处理后的山溪水。村民饮用水习惯的改变将大大缓解彝区生活饮用水水源紧张的局面,扭转农村饮用水枯水期水量不足的现状。

3.2 抓好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普格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直在建设,总有老百姓无水可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县域内整体规划的缺失。如果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前就出台全县的总体规划,哪些村需整体搬迁,哪些贫困户需易地搬迁,哪些乡镇或村组要接收多少人口的易地搬迁户等问题在规划中提前统筹,那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就可依据这个规划,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理念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村民的饮水水质、水量和供水保证率将得到保障,人均工程建设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3.3 统一规划安全住房建设,规范村民的搬迁行为

普格县部分贫困户无安全饮水是因无序自主搬迁造成的,如果加强源头管控,从安全住房建设开始就实行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的模式,杜绝人口无序流动,农村贫困人口无安全饮水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扭转,甚至被消除。

3.4 大兴水利,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普格县水资源丰沛,但丰枯季节非常明显。每年12月-次年5月全县都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囤蓄水源的设施,如果按照“空间均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理念,利用高山、二半山的有利地形,在条件成熟的地方修建山坪塘、水库等蓄水设施,将丰水期的水源滞蓄下来,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得到极大改善,甚至将从根本上改变枯水期缺水的现状。

3.5 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加强工程的管护

普格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这么多年,总有村民无水可饮、无水可用。这固然有早期工程建设标准低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工程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果全县制定统一规范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解决“责权利”不清,“建管用”脱节的问题,保证已成项目效益的长久发挥,就不会出现一直有村民无安全饮水或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一直在路上的现象。

3.6 退耕还林,广植林木,涵养水源

普格县“三山夹两河”,有的地方水源丰富,有的地方水源贫瘠。主要原因还是各地植被和森林覆盖率不一样。高山和二半山植被都非常好的螺髻山,水源丰富;处处是农地的中梁子,水源非常贫瘠,如果将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落到实处,在不易耕作的高山和二半山广植林木,通过林木涵养水源,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性改变。

3.7 加强法制宣传,坚决打击强占水资源的违法行为

部分村民把自己田地边的山泉水当成私有财产进行买卖,主要原因还是法纪观念淡薄。如果加强水法宣传,对强占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把普格县各地的水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科学调配,实现水资源的相互补济,农村枯水期缺水的现状将得到大大改善。

4 结语

普格县水利发展现状和经济社会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欠账、瓶颈问题比较突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较难改变。按照国家脱贫攻坚的要求和省州“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普格县需正视困难和问题,根据水资源现状,合理确定水利工程建设总体思路,发挥好水资源的载体作用,引领普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把普格建成水资源调配自如、城乡供水相对完善和水生态协调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猜你喜欢
水利部门饮水水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简易饮水鸟
水利部门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关于我国水利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探讨
饮水
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王佩:为半干旱地区集聚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