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水利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进探讨
——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03 11:16
四川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作图制图绘图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崇州,611231)

《水利工程制图》作为水利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在学科入门、后期专业课应用以及实际水利工作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生源趋于复杂化,社会对人才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对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素质能力的养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授课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川水职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水利工程制图》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1 川水职院《水利工程制图》教学的现状

1.1 招生生源多样,入学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相较于之前的以高考统招入学为主的招生模式,近几年高职院校都在逐步加大单独招生人数的权重。川水职院官网公布的《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招生简章》显示,2019年单独招生计划人数为1505人,同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为2100人,又由于单独招生一般在每年3月进行,早于每年6月进行的普通高考招生,因此,单独招生未完成计划将转为普通高考招生计划[1]。从实际入学的水利工程系2018级某班级新生人数来看,班上21人为高考统招而其余15人为单独招生,实际招生的高考统招和单独招生占比控制在3∶2左右。

由于单独招生考试难度较低加之招生人数比重加大,不可避免地导致大一新生入学的基础知识水平有所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使得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在怎样更好地教学生学习上面花更多的时间。就《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本身特点而言,由于其抽象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或形成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若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空间位置关系,则很有可能掌握不到所学知识,从而对制图从心理上产生畏惧。

1.2 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挂科率高

《水利工程制图》通常开设在大一上学期,是大一学生入学即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手工尺规作图和二维计算机辅助作图两部分。一方面,学习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要求学生具备高中数学的几何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和目的性不强,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初没有意识到制图在后期专业课学习和毕业后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为应付考试而学,他们主观认为教师的课堂讲解知识点单一且枯燥乏味,并且在随后的简单动手绘图环节往往眼高手低[2]。随着学习的深入,接触到的形体复杂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复杂形体的空间想象力不足,整体的课堂参与度降低,出现厌学心理,最终在学期结束时的水利工程图A3图纸手绘实训中和制图期末考试中出现很多人挂科的现象。

1.3 多媒体教学比重过大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不可否认在课堂知识的展示手段和方法上更加丰富化和饱满化,对于制图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三维模型图与三视图的对应位置关系,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见识到更多的知识阐述图。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表现为有些教师重多媒体讲课而轻板书演示,没有循序渐进的板书演示关键的重要绘图步骤,仅仅利用多媒体课件或CAD软件绘图让学生走马观花观看一遍绘图顺序。这样不仅不利于突出课堂重难点的讲解,而且由于没有教师板书动手实践的绘图环节,计算机绘图操作的快速性会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学习心理,课后学生在独立完成实际尺规作图作业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

1.4 拘泥于传统制图教学内容,没有BIM相关知识介绍

在制图教学中,教师仍旧停留在尺规作图和计算机二维绘图的传统教学模式,再辅以相关水工建筑物识图绘图实训巩固,而没有走出学校去了解现如今市场上热门的行业话题和新兴的多元化绘图软件应用。如今工程行业不再局限于用传统的二维图纸表达有限的建筑空间位置信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称建筑信息模型)正作为一种全方位多信息携带的模型在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广泛应用,使得工程项目参建各方能够实现更高效率沟通和协同作业。设计方能够快速构建三维模型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施工方可以利用BIM进行施工过程动画演示,施工进度控制模拟;业主方可以核算施工工程量控制施工造价等等[3]。然而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对此做一些相关的介绍和扩展,没能有效做到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紧密契合。

2 《水利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进的措施

2.1 课堂分层次教学,加强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比重加大,入学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制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切勿囫囵吞枣填鸭式教学,在每个教学阶段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强度加压,先要保证学会简单的知识再进行更难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手段实践方面,建议尝试先从鼓励引导学生应用投影规律联系实际所见主动思考入手,辅以三维实体教学模型课堂讲解展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无实体的复杂异型结构模型则用三维CAD绘图展示三维形体和三视图之间对应关系。当然,在不同引导方法的应用实践中,要避免学生惯性依赖教师讲解和呈现,尤其注重去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的课堂反馈,从而达到让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教学目标。

2.2 加强课堂板书,以点带面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制图课程本身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做到言传身教。在讲解每个章节教学重点时采用板书演示典型案例图的关键绘图步骤,使学生能够掌握形体三视图,从应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识读图到手绘工程图的整个过程;随后以点带面,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展示类似的形体作图过程以及工程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水利工程制图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带着目的性去学,为解决问题而学,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3 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不能完全摒弃传统课堂板书教学,也不能抵触现代信息化教学,应该找到两者的有效结合点,制定最适宜自己课程特点和需要的环节服务于课堂教学。适当的课堂板书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利工程制图绘图思路和步骤尤为重要,同时引入职教云信息化手段组织课堂管理能够达到高效、便捷的目的。比如课前签到快速定位缺勤学生;课前测验和抢答摇一摇等提问方式既能够温习巩固所学知识,又给学生一种紧张刺激的竞争氛围;小组PK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激发学生多维思考和交流进步,同时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传统课堂板书和信息化教学的有效结合需要做到的,就是在保证专业知识准确传达的前提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各方面素质过硬的综合型人才[4]。

2.4 拓展学生知识面,重视BIM相关知识学习

为顺应当今信息技术在工程行业广泛应用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坚持传统教学的尺规作图和二维计算机作图知识内容外,还应涉及BIM相关软件和施工管理平台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可以借鉴一些大型水利设计院和施工企业在典型工程项目中的BIM应用成果加以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对BIM有整体的感官认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同时鼓励、帮助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相关软件的学习应用,为学生在以后求职时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知识广度的考量中赢得先机。

3 结语

《水利工程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课程设立时间较长加之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学问题的发现和改进需要建立起长效反馈机制。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应该集思广益,加强本校制图教师团队内部人员交流及本校教学团队与兄弟院校教学团队间的交流学习,寻求机会让教师走进一线企业调研学习,使得课程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和社会人才应用需求,多途径提升水利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争取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水利从业人员。

猜你喜欢
作图制图绘图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第12讲 作图专题复习
巧用三条线 作图不再难
反射作图有技巧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反射作图有技巧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垂涎三尺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