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校区学分制收费管理研究

2020-01-04 07:07吴凡
财会学习 2020年4期
关键词:收费管理学分制

吴凡

摘要:自1998年以来,伴随着高等学校不断扩招,很多高校为了谋求学校发展,选择通过各种方式建设新校区;有些学校的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较近,管理起来比较轻松。但对于两校区比较远的高校来说,两校区的学费管理工作就比较麻烦。近几年来,高校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学分制管理模式。学生学费管理从以前的学年制下每学年一次性集中收费变成了学分制下每学年多次集中收费的模式,增强了财务处与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后勤处等部门之间的工作交际。本文简单的分析了高等学校多校区间学分制学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学分制;收费管理;多校区

学分制模式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它遵循教学安排计划,结合学生的选课结果,安排学生每学期的课程,学年末会按照选课结果计算学生学费,通过4-6年的学习,根据学分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条件。学分制管理模式最终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身潜力。随着高校的扩招,许多高校都建设了新校区,校区之间学分数据、财务数据的传递与保存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依靠信息化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的软件应用为基本保障,根据高校内部管理的局域网络与外界互联网相连接,建立一个财务、教学、公寓管理、奖助贷补为一体的全方位信息管理系统、银校互联的高校学生缴费综合管理平台,实行收费个体化管理。

一、学分制收费管理的特点

学分制模式下,上课班级由学年制下的整个班、整个专业变成了学生选课后的自由组合,扩大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范围,由原来学生同专业、同班级扩大到整个学校,有助于学生了解学校其他专业的知识,学生可以在学习本专业必修课程学习的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达到增加知识面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学年制下整个学院、整个专业制定统一的教学安排,但未考虑个体差异的弊端。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关于年级、班级等集体概念逐步淡化,财务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学生个体”管理现象更加明显。最终学生的学费金额由学生自己来决定,选课的多少以及对应学分的多少都决定了每一个学生会产生一个收费金额,甚至是同一年级的学生每年缴费金额都不同。学分制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期限,可以在3.5-6年内自由调节。如此一来,将大大提高学生收费管理过程中,费用收取对象和收取的范围的未知性。因此,高校财务收费模式必定要改变现有的流程和方式,探索一套更加适合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的收费模式。

学分制条件下收费管理模式呈现以下特点:

(一)学生缴费金额个体化

在学分制下,采取最多的收费方式都是“学年初预收、学年末结算,多转(退)少补”的模式。新生入校后,只有第一学期的课程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统一上课;从第二学期开始,就由学生自主选择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此外,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所以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的同学之间所选课程都会不同,根据选课学分计算的学费金额就会出现不同。从大一学年末结算时就会出现收费金额的不同,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选课内容、选课多少、选课早晚,造成毕业时间的早晚不一。对财务工作的管理要求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以前学年制下,只有理科、文科、艺术等学科之间的标准不同的区别,学分制的实施使得每个学生都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管理单元,无形中增大了收费管理的工作量。对管理软件的功能要求也就会不断提高,所以安装一套功能强大,数据安全可靠,運行稳定的管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

(二)财务收费管理主体个体化

学分制下,收费管理的主体从学年制的班级、专业、学院为主体转变为每个学生为主体,每个学生结算的学分学费都不同,每位学生可以在学校规定的3-6年内合理自由的选择课程进度,可以选择休学、复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支配权,使得财务工作更加的复杂。

(三)收费时间的变化

在学年制模式下,学校只在学年初组织集中收费,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生源地贷款,而贷款下拨的时间也比较集中,比较好管理。所以学年制下,财务收费工作时间都比较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但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缴费时间由学生选择,缴费方式也从以前的刷卡、现金,转变为网络支付等更加方便的支付方式,学生可以选择在集中收费环节交费,也可以在整个学年中的任何一天远程缴费。

二、多校区学分制收费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一)校区间收费数据的传递

实施学分制后,对于有多个校区的学校来说,校区之间的收费数据传递、保存、维护工作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有的学校采用,派专人每周定期去分校区拷贝数据并拿回总部汇总,然后下发;也有专人拷贝到分校区的数据服务器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数据安全不容易受到毁坏,数据传递成本低,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数据传递不及时,人工传递增大了出错率。学生交费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

解决对策:利用网络,再多校区之间架设数据传输光缆,做到实时传递数据,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出错的几率。选择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处理软件,满足数据结算、结转、退费等功能的要求。依靠强大的网络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或财务数据,学生可以随时查询缴费、欠费情况。

(二)集中收费效率不高

学年制下大部分学生都会在学年初的财务集中收费中缴纳学费,日常收费人数和工作量都不大。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在学年初集中缴纳学费的比例较学年制下减少很多,许多学生选择日常缴费,加大了收费柜台的工作量。

解决对策:安装自助收费系统,并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使用自助收费系统的习惯。改变传统柜面交费只能在工作时间办理时间段的弊端,自助缴费系统可以24小时全天候开放,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有自助缴费系统的地方就可以交费,从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收费柜面的工作压力。使很多工作从柜面转移到后台,对收费软件后期票据的分类打印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校区间学生流动信息的更新

学分制下,学生在多校区之间流动,造成了收费系统中学生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学生住宿情况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学生住宿情况收费软件中无法查询。学会选课内容收费系统中无法查询,只能看到教务部门传递的具体总学分学费金额,无法核对学生选课信息和学分学费是否正确,学分学费是怎么组成的;此外学生贷款信息无法查询。

解决对策:利用互联网+模式,在学校内部搭建包含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共同使用的高校综合管理平台,各个部门可以根据权限设定查询并更改学生的相关信息,同时查看学生在其他部门的信息变动情况。在高校综合管理平台上设置学生查询窗口,学生可查询到自己各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加大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学分制,抓住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带来的好处,合理安排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高校实行学分值得时间不长,大家没有包治百病的经验和方法,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日常工组中不断研究摸索,我们要求集思广益,解放思想,寻求更多使高效管理工作不断改进的方法,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早日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财

参考文献:

[1]雷鸣.高等学校学分制条件下收费模式探析[J].教育财会研究,2009 (10).

[2]闫广芬,翟晓静.高校学分制收费: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猜你喜欢
收费管理学分制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中职学分制改革及思考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高速公路收费服务礼仪要领解析
规范医院收费管理
“互联网+”下高校网上收费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医院住院收费管理的现状分析和应对方法
试析农村用电服务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谈医院收费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危机及对策
休学创业要以“完全学分制”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