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性探析

2020-01-07 15:28韩培
陶瓷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氧化铜釉面釉色

韩培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537000)

0 引言

中国地大物博,区域土地面积广大,不同区域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均有差异,根据各地不同的气温偏差、空气湿度、原料酸碱的不一样,一方水土更是制作一方特色瓷器,本文将从宋代南北方不同的地域类型中原材料不同,对该时期特定区域的陶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装饰技法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新型釉料的研制和新的烧制工艺的发掘等方面进行梳理,进而阐释宋代瓷器的造型韵味、装饰意境及美学特征。

1 宋瓷制作工艺中优质制瓷原料的选用和新型釉料的研发

宋代的陶瓷产区遍地开花,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成就,继唐代陶瓷产业“南青北白”大格局的延续,宋代陶瓷也有南北区域分割,彼此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在汉代我国就有使用氧化铜作为陶瓷着色剂的先例,历经数代,在陶瓷烧制上对氧化铜使用的探讨都没有中断,氧化铜能够发出靓丽的红色也是窑工们最初在偶然的机会中 遇见的,后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出了其发色规律,氧化铜呈现的红色需要在还原气氛中进行烧制,且其还原点比较窄,还原烧制时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对氧化铜最终的呈色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温度过高时氧化铜中的红色便会在高温中升华,变成气态随着窑炉外排的烟气飞走,进而只留下了绿色,且由于温度过高釉面被烧成了糊状,装饰的画面就会出现炸开、流动效果出现,可能会跟原定的装饰效果差别很大;温度过低时,氧化铜会因没有还原充分,而产生黑紫色十分难看,而宋代著名窑口钧窑紫红釉的稳定烧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宋代陶瓷制作工艺在我国陶瓷行业的制作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同时它也标志着宋代在陶瓷烧制上对氧化铜的使用有了新的突破,为后代持续研制铜红釉以及后来闻名遐迩的釉里红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宋代瓷器不仅釉色靓丽,而且瓷胎质地纯净,出现这一效果得益于优质原材料的使用。优质瓷土的发掘和使用时宋代制瓷工艺的又一大成就,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在优质瓷土使用之前,想要烧制出质地精良的瓷器,我们的先人们会在土质一般的泥胎上面施一层化妆土,以达到提高陶瓷胎质呈色的效果,但是化妆土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陶瓷胎质粗略的问题,此时优质瓷土的挖掘、提炼和使用,也为后代其他精美瓷器品种的烧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烧窑方式的改进和瓷器缺陷美的应用

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宋代的社会面貌和唐代的差异较大。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其产生的税收也是政府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瓷器出口对瓷器产量的要求增加,古代烧制瓷器的主要有馒头窑,主要烧制原料是木柴,烧窑是否成功,多数取决于可以通过观火和查看试片变化的把桩师傅,在产量方面和其他烧制瓷器的窑炉相比,宋代南方的龙窑依山而建,体积庞大,使得窑炉的烧容量整倍的增加,大大提高了瓷器的产量,适应当时大量出口瓷器的需求,除了窑炉容积的扩大,覆烧工艺的使用和推广,同样提高了瓷器的产量,并且降低了烧制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宋代丰富的陶瓷品种当中有釉面光滑历史悠久的青瓷;有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影青瓷新品种的出现;也有以钧窑系为代表的窑变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其主要特色;还有釉面有裂痕的青瓷系瓷器,如哥窑、汝窑等,瓷器具有纹路深浅不一、各具特色的裂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瓷器的开片。瓷器釉面开片纹路的形成是因为瓷器制作过程中,瓷胎和釉料的收缩系数不一样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釉面开裂的相像,这种瓷器往往是釉面开裂而胎体完好,但严格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工艺缺陷,可是机智的窑工却利用这一缺陷,不断地调整釉面和胎体的膨胀系数,让它们形成一种天然和人工共同培育的纹路装饰。庄子在《德充符》中也大量描写了一些外表残缺、畸形的却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他们知道相貌得于上天,美不光是指好看的相貌,自然本性的真性情才是大美,自然的残缺也是一种独特的美,比起表征好看的美,残缺美更是一种更深刻的美,这也是陶瓷残缺美最终能形成陶瓷装饰艺术特色的初衷吧,先人的智慧不仅体现在陶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上,还在处事风格上盈溢。

3 宋代陶瓷造型和装饰的艺术特征

所有手工艺的进步都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行为,其背后一定会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和生活方式对艺术品市场的激励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繁荣的宋代的商品经济离不开当时便利的交通,陆路海路交通运输相当发达的,便利的交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为陶瓷制品大生产打开了巨大的市场,也深深影响着宋代陶瓷的造型,宋代丰富的陶瓷器型的出现就是迎合了经济发展的需求,部队那是符合国内的审美观还符合海外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仿生造型的器物出现是符合当时海内外消费大众的审美观念的。

宋代的经济、艺术和科技的发展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宋朝虽属于农业型的国家,但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确是手工业和商业,这得益于当时高超的手工制造业和繁荣的对外贸易业。大量瓷器外销的影响下形成宋代瓷器种类繁多且形式多样,有的轻盈俏丽,有的朴实大方,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多重功能。宋代的陶瓷器型体现了宋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大量的仿生形态设计器物的出现体现了宋人的造物观,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陶瓷茶器设计,受当时饮茶之风盛行的影响,仿生茶器也是当时文人之间流行的品种,造型美观大方,形式别致新颖,制作质量更是上乘。在很多后代诗人的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从饮茶角度去描绘当时陶瓷业的发展状况。宋代更是设计出了很多经典的仿生陶瓷茶器,对现在的茶器设计也产生在深厚的影响,葵口器型的器皿设计,可称这一时期的典范之作。

中国的陶瓷装饰历史悠久,几何纹样是原始社会主要的装饰纹样,商周时期动物及动物变体图腾观念类装饰类纹样大量出现,宋代则大量采用与自然关系最为亲密的植物纹样作为装饰的主体,这些变化跟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原始社会时期狩猎是主要的生存方式,动物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人类的视野和生活当中,进而被演化进入了人类的装饰艺术中。

宋代陶瓷装饰纹样复杂多变,在唐代装饰图案的基础上继续精进,花卉图案是广为接受的装饰题材之一,在装饰手法上,也会和其他艺术门类相通,相互借鉴,如:定窑瓷器装饰受到同一时期的金银装饰和缂丝工艺的的影响,也有把缂丝花纹直接转移到瓷器上的,所以,定窑的印花装饰起点高,发展迅速,对邻近窑口的影响较大。受石刻艺术的影响,宋代的陶瓷装饰通常采用的呈现技法是陶瓷刻划花装饰,而非直接绘制装饰,这和宋代的青瓷装饰的强大有着必然的联系,青瓷或者青瓷系陶瓷,釉色本身就是其主要的装饰特色,在这种釉色上进行彩绘,无疑是不会突出绘画的艺术特征的,智慧的宋代制瓷艺人就想到了在陶瓷坯体上进行刻划花纹进行装饰的陶瓷刻划花装饰,雕刻的图案在陶瓷坯体上留下装饰纹样的痕迹,施青釉入窑炉高温烧制以后,釉面会在雕刻纹样凹陷的部分汇集,雕刻纹样突出的部分淡化,因而也形成了浓淡相宜的艺术效果,不但突出了刻划装饰的主题,而且不影响青釉的发色,加之釉下看似凹凸起伏的雕刻纹样,实则触之平整光滑,更增添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高温窑变釉的釉色装饰也是宋瓷独具的装饰艺术特色,五大名窑“官、汝、钧、哥、定”,各窑系的陶瓷釉色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官窑,是宋代官方开办的专门制作皇室用瓷的窑场,于明代的御窑厂有类似的职责,只要是宋代官窑窑址的实际处所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所用瓷土的成色,烧制的釉色以及烧制工匠的水平绝对是一流的,也许是其官窑的特性,害怕制瓷技术外泄,所以该窑场设立的时候,创始人也不想让它有固定确切的场所;汝窑是青瓷体系的作品造型上受耀州窑和越窑的影响较多,釉色有粉青、天蓝、月白、天青、卵白、豆青等,器物上有细小的开片,更增添了如要制品的历史感和岁月感,别有一番风味:钧窑瓷器中的红紫色釉面装饰是宋代铜红釉成熟运用的象征,需要在还原气氛下烧制,也是陶瓷烧制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突破,钧瓷的釉面多是高温窑变釉的釉面装饰,釉色烧成都是自然天成的人为难以控制,也是陶瓷釉色装饰美学的至高境界;由于高温窑变釉烧制时釉料有流动性,且根据温度的不同流动性也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多窑变釉的釉面花纹都是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釉面在高温的流动过程中形成了钧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纹”的特殊釉面装饰纹样,这原是釉面烧制的缺陷,但因其特殊的纹理形成了无可复制的艺术效果,后来也被大众接受,形成了钧瓷釉面装饰的又一特色。

宋代窑变釉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一直到现代社会都深受喜爱的兔毫盏、油滴盏、玳瑁盏等,兔毫釉瓷器属于结晶类黑瓷主要出现在福建产瓷区,釉面在烧制的过程中形成了细长的结晶纹路,细密程度和兔子毛非常相似,此种釉面的瓷器以福建建阳窑器最为出名;油滴釉是黑瓷门类里的又一有名的结晶类陶瓷釉面纹饰,釉面形成的油滴状结晶斑点有银色光泽变化,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影青瓷是宋代景德镇特有的陶瓷釉色种类,釉面色泽介于青白之间,由于中国人的文化习俗的影响,认为白色略有不吉利的感情色彩,但是颜色干净的瓷器又确实招人喜爱,在这种现实与理想矛盾中一个新的瓷器釉色出现了,景德镇窑工别出心裁的利用当地特有的陶瓷原料烧制出了色泽如玉的青白瓷,更加迎合了大众对玉器的喜爱,青白瓷既有白瓷的干净利落又有青瓷的玉质感觉,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和现实的需要,加之宋朝陶瓷刻划花装饰的流行,更让这种影青釉有了更广空的运用空间。

4 结语

宋代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我国陶瓷业发展的一个有着突出贡献的时期,各少数民族的制瓷业发展对宋瓷的繁荣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宋人的美学追求在其制瓷业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对后世陶瓷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氧化铜釉面釉色
一种超疏水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稀土尾矿在无光釉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加热作用下不同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铜的形貌的影响
如意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超声辅助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当前氧化铜矿石的选矿技术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