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0-01-07 03:19杨大江江希松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美学

张 旭,杨大江,江希松

(1.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口腔科; 2.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广州 深圳 518000)

牙列缺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不仅可对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可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度[1]。牙列缺损多由外伤、牙体感染等因素所导致,口腔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列缺损的主要方式,但传统修复美学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近年来已逐步被口腔种植修复所取代。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时,其种植体材料、机械结构、表面处理的优化,以及外科工具的改进,使得骨整合的速度以及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间接使得种植修复成功率得以增加,患者接受程度越高[2]。基于此,本研究比较了口腔种植修复和传统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2018年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5±11.5)岁。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3.5±8.5)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术前均经口腔检查以及影像检查确定缺牙区软硬组织符合种植适应证;②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已获我院批准。2)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疾病患者;②感染性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其他牙科疾病患者;⑤精神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修复治疗。术前常规行局部麻醉及消毒,清理患者残牙组织,拔牙处理后进行常规备牙,拔牙窝痊愈后佩戴患牙模型。

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术前常规行局部麻醉及消毒,通过引导板确定口腔植入点,采用环形刀将粘连骨膜以及骨面切开并剥离,同时测量粘连骨膜厚度,牙槽骨得以充分暴露后于确定处位置行钻孔处理,使其形成种植窝,后将种植体于种植窝内植入,种植体的三维方向分别是:种植体的唇侧在两侧邻牙外形高点连线的腭侧1~2 mm范围内水平方向上种植体的两侧距离两侧邻牙牙根大于1.5 mm、垂直向种植体的顶部位于邻牙釉质牙骨质界下2~3 mm,若患者出现骨缺损则置入Bio-oss骨粉,术毕进行常规缝合,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约术后2周可拆线,并进行常规复查。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及美学满意度。1)临床疗效标准[3]:显效为患者牙列缺损情况得以修复,功能恢复良好,牙齿自然美观;有效为患者牙列缺损情况有所改善,功能基本恢复,牙齿外观基本正常;无效为患者牙列缺损情况未得到修复,功能仍然异常,牙齿外观与正常牙齿存在显著差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术后并发症:包括牙龈疼痛、牙龈出血、修复体脱落等。3)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经由Eichner分类法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情况越优[4]。4)美学满意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5]进行评价,满分5分,4~5分为非常满意,2~3分为满意,2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8.33%比85.00%,χ2=11.628、P=0.001),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67%比16.67%,χ2=4.843、P=0.028),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2.3 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见表3。

表32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4 美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美学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6.67%比81.67%,χ2=11.649、P=0.001),见表4。

表4 2组美学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牙列缺损主要是指患者由于部分牙齿出现缺损情况,导致牙列不完整的一种疾病,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面部美观造成一定影响[6]。结合近年来临床接诊情况可知,牙列缺损患者发病后一般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可存在一定受限情况,在传统修复治疗中,主要包括了局部固定义齿、可摘活动义齿等途径,虽然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残牙或牙周组织等,可直接影响其修复效果,因此术后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无法完全得以恢复,预后价值相对较差,患者难以接受[7]。

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口腔种植修复开始被应用到牙列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8]。口腔种植修复具有微创性,同时较为美观、舒适,且不磨牙。对于牙列缺损患者来说,口腔种植成功的关键就是骨结合,而骨结合又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对不同情况加以有效处理,如在高密度骨中应注意过大扭矩造成压力性骨组织坏死,而在低密度骨中应保证植体初期稳定性[9]。口腔种植修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同时也是评价患者手术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种植修复过程中应尽量将功能恢复作为导向而贯穿在整个种植方案中,以获得可靠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对于传统修复来说,口腔种植修复更具优势,分析主要由于其植体主体基质材料多为钛金属,钛金属具有良好地生物相容性以及机械强度,能够更好的满足骨组织植入体要求。有研究[10]证实,钛金属种植体可与骨组织共同形成稳定的骨结合,并通过各种形式稳定地与上部修复体进行连接,进而有效恢复缺失牙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体不同于天然牙的外形结构和生物力学,生物力学在种植修复中至关重要,不当的非轴向力会引起种植体应力集中和周围骨吸收,因此种植医师应全面考虑缺失牙原始状态,并进行合理设计将植体置入最佳骨区,

这对获得长期的功能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此外,要达到种植修复长期的稳定性,并持久发挥咀嚼功能,术后定期的维护极为重要,全面、合理、有序的规范化种植维护可有效预防以及阻断不利因素发生,使得植体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这一结果与肖玲等[1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且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及美学总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与潘磊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患者可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较传统修复治疗来说效果更为理想,且具有较高治疗安全性,对于改善患者咀嚼、语言功能以及提高美学满意度来说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妆”饰美学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