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校教育优势 完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2020-01-07 00:54卢海兵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生

卢海兵

【摘要】新的教育指导思想指出,教师应对学生心理和职业生涯方面引起重视,致力于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指导体系,让学生更有方向地开展学习。对此,在当前高中阶段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成长手册的引入优化育人方式。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生;成长手册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德育专项课题“高中生生涯规划中‘成长手册的校本化应用研究”(立项编号:DY2020018)的研究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高中教育实现了从精英预备教育到大众普及教育的转变,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上专业的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中生下一步的职业选择。最新的育人方式教育改革指导意见中也指出,高中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之余,也应主动地转变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理想及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以便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指引方向。但是,纵观当前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课程,仍存在学生对生涯发展不感兴趣、学生认知不足、部分学校对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评价方式不合理等现象,使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而将“成长手册”引入生涯规划教育中,能有效地展现学生本位价值,促进学生展现学科学习积极性和自身的个性,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从而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助力。

一、评价之前设定标准,实现评价真实有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开展都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的,在为学生设计成长手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如果没有科学的原则作为指导的话,那么教师在设计成长手册时是没有方向的,也很难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助力。所以,在高中阶段建立成长手册,教师也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放在关键性的位置,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主体性、真实性等多个原则进行成长手册内容的制订和评价方式的设定,以便成长手册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情况,让学生从成长手册中认清自己。

例如,教师在进行成长手册的制订时需要遵循“主体性”“开放性”的原则。首先,针对主体性方面来说,教师在进行成长手册制订前,应明确手册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应将学生及学生的发展放在成长手册的重要位置,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成长手册栏目的设计。其次,针对开放性原则,教师在进行成长手册的制订时,应当多设定一些开放性的栏目,避免评价者因为单一的选择而限定对学生的评价。而在进行成长手册的评价时,教师也应提前设定出“真实性”的原则,让评价者能够基于真实的情况进行评价,反映出学生的具体发展状态等。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进行成长手册的设计前,还是在实施真正的评价活动前,教师进行标准、原则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指导活动的方向,让成长手册更有方向性、目的性,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情况,从而体现出成长手册的存在价值。

二、设定多元评价项目,多元角度评价学生

在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创建“成长手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情况,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多个层面的潜力,关注学生在实际成长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同时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形成强大的自信心。所以,为了让成长手册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大助力,教师也应对评價的项目进行多元化的设定,从多个层面记录学生的成长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可以透过成长手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况,以便结合评语中的内容明确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例如,在实际进行成长手册的制订中,教师可以将其中的项目细分为“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等几大板块,随后,针对不同的板块,教师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针对“交流与合作”这一板块,教师可以细分为“认识自我”“认识同伴与交流”“理解与合作”等几方面,同时,“认识自我”栏目又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约束”的板块,“认识同伴与交流”栏目又可以分为“认识同伴”“正常交流”“善于交流”等板块。当教师以成长手册为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点评时,学生也能够从细微之处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情况,以及自己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等,使成长手册起到指引学生的目的,让学生在全面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由此可见,教师结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等多个层面进行成长手册的制订,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指出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使学生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进行职业生涯的有效规划。

三、融入多元评价主体,调动多方评价兴致

在以往高中阶段开展评价活动时,都是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情况给予点评,很少有家长对学生进行点评,以及学生进行自主点评的情况,以至于学生所获得的评语内容较为单一。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会让评价活动形同虚设。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获得多个角度的评价意见,教师可以在成长手册上添加“自评”“互评”及“家长评”等多个评价角度,让学生从同伴、家长及教师的评语中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以便结合多元意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例如,在实际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方向进行成长手册的设计时,教师可以设立出“自评”“互评”“家长”“教师”四个板块。首先,教师将成长手册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在反思自己成长情况中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其次,教师让学生将成长手册进行互换,让学生可以得到来自同伴的点评,以及同伴结合对自己的了解所给出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再次,学生可以将成长手册带回家中,让家长结合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情况进行点评,并让家长结合自身对孩子兴趣等方面的了解,给出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见。最后,教师再结合多方意见,从专业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点评,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浏览成长手册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意见,同时综合多方意见,整合出更具科学性和综合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由此可见,教师在成长手册中设定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从自己、同伴及家长和教师等多个角度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情况,从而在整合多方意见后更好地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让成长手册发挥助力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四、留有空白评价栏目,更详细地评价学生

在之前的成长手册中,为了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使成长手册能够一目了然地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教师所设定的评价板块采用的都是选择、评分等形式,单单以客观的方式反映出学生的情况,而缺少主观内容,也缺少让教师、学生等进行畅所欲言的板块。因此,在成长手册的板块设计中,教师也应留有空白板块,让同伴、家长和教师畅所欲言,能够针对学生的情况给予个人的建议和意见,使学生可以在内容丰富的评语中,认识到自己的个性,以便设定出指向个人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例如,在成长手册中,当设定了一些评分类的项目后,教师可以添加附表设定“基本素质评价表”的内容,并在其中设定“自我认知”“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家长点评”等空白板块,在这些板块中,同伴及教师和家长等,都可以结合自身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阐述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不受成长手册中规定栏目的限制,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个性,从而基于个性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不难看出,教师创建空白板块,能够让所有参与评价的主体拥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个性,认识到自己未来的成长方向,以便设定出更具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五、定期进行手册更新,督促手册“与生俱进”

每位学生都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以往的教育评价中,教师也能够看到,学生的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在利用成长手册辅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教师也应看到学生的动态发展性,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成长手册中的项目进行更新,以便学生能够基于成长手册中记录的内容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变化情况,从而结合自身的变化,更有针对性地明确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以便有方向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尽早地向自己理想的职业靠近。

例如,在成长手册中安排了“高中生学业水平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栏目,在这一栏目中记录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以及与学科对应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通过比较学生的成绩变动情况,以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变动情况,教师能够直观认识到学生近期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所擅长的科目等。对此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在之后的教育计划中进行调整,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施教工作,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以便学生向着专业化的方向靠近。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在成长手册中反馈的情况,为学生介绍一些相应的职业,让学生基于对未来职业的向往,维持对学科知识进行学习的欲望,从而促进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显而易见,教师通过对成长手册中的数据和评价进行及时分析,能够有效地抓住学生动态变化的情况,以便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教育方式的及时调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更精准、更专业的教育指导,从而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让职业生涯规划在动态调整中更具实效性。

總而言之,基于成长手册助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打造校本化的指导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体现出学校的教育优势,从而促进高中生专业化、优质化成长。

【参考文献】

王金旺.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101.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