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行,让教育不再孤单

2020-01-07 00:54姜卫明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学校教育

姜卫明

【摘要】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单一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承担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我们应当分析当前的教育状况,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寻家校共育的有效样态,从顶层设计着手,结合学校实际,明晰家校联盟必要性,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营造家校交流活氛围,构思家校共育新路子,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重大转变,真正做到家校同行。

【关键词】家校同行;生活教育;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不利的。家校共育是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从顶层设计着手,结合学校实际,在推进家校共育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达成共识,明晰家校联盟必要性

学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体,学校和家庭都承担着共同的使命,追求的是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愿景。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家长和学校之间存在隔阂,甚至相互抱怨。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它不仅是对学校教育制度的补充,更是深层次育人机制的改革。

1.有利于教育服务意识的落实

置身新时代,人们的教育消费意识逐渐强烈,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持续发展,就要树立必要的家长服务意识。当下,家长越来越关注对教育教学带来影响的因素,学校作为教育服务场所,向家长提供的相关服务已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要。因此,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和监督,是提高学校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学校管理民主化的实现

民主化管理已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在学校实施民主化管理的进程中,学生家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学校教育服务意识的提高,有助于营造学校民主化管理氛围,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有利于学校管理延续与增强活力

传统的学校管理属于闭门造车,而先进的学校管理会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引领家庭教育服务于学校教育并进行有效补充,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二、搭建平台,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

学校应创新家校合作平台,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工作。

第一,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和教学开放日制度。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委会,鼓励家长来校与师生“零距离”交流、学习、沟通。同时,学校要设置“教学开放日”,推进“家长进课堂(上讲台)”活动,引领家长更多更好地关心、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

第二,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学校要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学校做报告,开展家教团辅活动,同时要改变家长会的组织形式、谈话方式,让家长会真正成为家长切实关心孩子的交流会、培训班。

第三,“开放”学校,引领家长走进校园与学生同成长。學校应定期开展亲子晨练、体育嘉年华、科技节、读书节等特色活动,邀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让家长成为活动的主角,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其中。

创新的举措有力地提高了家庭的育人质量,家校合力的作用进一步突显。

三、沟通融合,营造家校交流活氛围

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促进家长这一群体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家长对子女教育产生存在感、参与感、满足感。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与活动,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

1.开好几个会议

第一,期初通报会。学期开始,校长坦诚地向家长通报学校新一年的计划和思路,请家长审议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第二,期中诊断会。学期中途,学校召开阶段性诊断座谈会,请家长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地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积极评价和分析,以便于学校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期末总结会。学期结束,作为学校的服务对象,家长有权知道学校做了什么事,学生在校收获了什么。领导的述职、教师的总结、学生的汇报,都能加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第四,重大事项听证会。学校做出重大决定前应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听证会,征求他们的意见,赢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

2.做好几项调查

学校应不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理解学校的工作,关注学校的发展,如后勤食堂工作满意度调查、家长评议学校管理、任课教师满意度调查、学校重大举措的实施意见、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调查,等等。

3.写好几封信件

家长这一群体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有的家长因为工作难以参加家长会,有的家长不会认真填写调查问卷,针对这些情况,学校采取了写好几封“致家长的信”的措施。

第一封:重大节日的问候。一方面向家长送去学校的问候,另一方面介绍学校发展情况,有礼、有节,深得家长的赞赏。

第二封:在学校举行重大活动、实施重大改革举措之前,写好《致家长的一封信》,详细介绍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家长在了解中支持,在支持中认可。

第三封:学期末写好《致家长的一封信》,介绍学校的办学成果及下学期计划,给家长一本明白账。

4.铺好几个渠道

(1)办好“家长学校”

陶行知曾说:“培养合理之教师父母……这种对儿童有了解有办法的新父母、新教师不是从天上落下来,我们需要新的父母学校来培养后一代之新父母。”为此,学校要努力开展内容充实、形式活泼新颖的家长学校活动,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让家长更加明确正确的教育方法,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定期召开家长会(入学教育会、期中报告会、探索学生小型家长会、期末座谈会等);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加强家校联系,加深家校情谊。

(2)“走帮服”零距离沟通

学校要发动全体教师开展“走帮服”活动,与家长零距离沟通,就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学生在校的表现等进行深入交流。

(3)“假日活动单”交流

学校可以借助“快乐假日”活动单的形式告知家长孩子的在校表现,以及新学期开学情况和假期注意事项、假期生活指导、家长评价反馈等。此举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使其更加支持学校的工作。

(4)家长进校园(课堂)

一是畅通协商渠道。健全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定期举行家委会联席会议,商定学校发展规划、近期工作安排等,主动与家长交换意见以获得支持,同时让家长树立教育主人翁的意识。

二是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学校要邀请家长进课堂,通过阅读活动、亲子锻炼、学校每月的主题节、家长志愿者、一班一品课程等形式,让家长发挥特长,同时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完善学校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是引导家长参与现场活动。陶行知先生在《小先生与民众教育》中倡导,用“小先生普及教育,还有四点比大先生好的地方……其四,一般乡村小学要和学生家庭联络,很多困难,教师感觉孤立,学校感觉单调,利用小先生那便好了,小先生是一根根流动的电线,这一根根电线四方八面伸展到社会底层构成一幅生活教育网、文化网,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我校受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首先,走进校园:亲子晨练。我校亲子晨练活动已持续两年,成了學校家校共建的有力抓手和品牌工程。我校以陪伴活动为载体,敞开校门,让家长走进来,为家长日益关注的孩子身体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格调。其次,见证成长:班级活动、年级活动、学校活动。以德育为阵地,学校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引导家长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个特殊阶段,由关注到关心,由关心到关爱,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再次,参与活动:体育嘉年华、亲子升旗。教育理念最终需要转变为自觉的行动。学校利用升旗仪式,让家长亲身感受仪式的庄严,让学生感受爱的呼吁与力量。学校利用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掀起全员运动热潮,变个人为团队,变学生为亲子,变竞技为体验,全面辐射运动魅力,以此增进亲情、友情、师生情、家校情;最后,策划组织:成长仪式、毕业仪式、各类临时活动。学校可以公开各项活动的计划,让家长参与进来,合力出谋划策,服务学生,力争让每一项活动突显内涵,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在成长的路上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给每一个家庭留下美好的回忆。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学校通过向家长问教问计、借智借力,增强了教育正能量,实现了谋学生之所需。这样,教师之所教,社会、家长之所求,学校的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学校教育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