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推动城市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2020-01-07 17:23李楣管卫东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社区教育高职教育

李楣 管卫东

摘要:城市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承载者,是教育连接社区、服务大众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力量。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社区教育”的现实意义,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践研究对象,探索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实践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社区化办学,“各类职业院校要发挥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2016年,《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职业院校可作为服务指导机构,推动和引领所在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是城市社区教育空间的拓展,是教育连接社区、服务大众的有效载体,在“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院校引领和参与社区教育,既是贯彻职业教育法、履行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路径。

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教育形成厚重的办学土壤

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居民,综合利用社区各种资源,以推动社会公众持续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所实施的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形态[1]。“互联网+社区教育”以高职院校为依托,能够提高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背景下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加强对高职教育和城市发展问题再认识,促进职业院校将其社会性落到实处。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教育发展新生态

高职院校开展城市社区教育是高校和社会在教育需求上的对接与融合,将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开门办学、送教上门、网络教学、社区服务等方式,不断向社区、向基层辐射,为更多教师提供开放教育和参与项目的机会,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做中学”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社区学员的终生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打通路径。

二、高职院校推动城市社区教育实践

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师资、实训条件、先进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地方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师资互通,最大化利用资源。

(一)共创社区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利用“互联网+”创新社区教育模式,与北京市通州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地域资源优势,共建社区学院,创建区校合作典范,达到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在师资、科研、服务社区劳动力转移、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合作[2],通过共建教研基地、实践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现专业产业对接和发展深度融合。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内涵建设,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需对接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核心岗位职业能力,坚持教育性、职业性和人本性相融合原则,有针对性地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和课程标准建设。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介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配置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以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对应的教学体系。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以团队形式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内涵,孵化出了一批品牌课、优质课,完成社区教育品牌课程开发,开展《绿色智慧家居》、《生活·艺术·家》等社区教育工作室建设,创作的多门视频微课在常州市社区教育微课比赛中获奖。

(三)构建教育智库

利用“互联网+”高职院校可以与社区教育合作建立社区教育智库,鼓励高职院校教授、中青年教师到社区学院兼职,建立社区任教的良性机制,在课题研究、教育指导、社区人才培养、学习型社区建设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鼓励教授、中青年教师到附近社区服务;2017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开通特色库和文库,展现专业相关文献资料、教参书目以及全校教职工期刊论文、专著、专利等内部成果,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四)深化項目合作

高职院校借助自身科研优势,以项目为依托,引领社区教育探索。苏州职业大学引领和指导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开展项目申报立项,制定项目立项、实施、监管、结项、评价等各阶段的操作规范,整体提高项目建设实效性,提升项目成果推广价值。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为载体,根据研究目标和任务将项目分解为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网络、搭建门户平台、组建服务队伍、开展教育活动、服务社区长者、建设国学社区、开展教师终身学习、研究交流推广等九大任务[3],开展各类社区教育项目500多项,通过项目立项,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社区教育蓬勃发展。

三、高职院校推动社区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协同化发展: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实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与社区教育实现双向融合,需要建立集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化办学模式。通过“社区学院”模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统筹高校和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并由社区学院牵头,构建“高职-城市-社区-企业”融合发展的多维协同教育框架,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联合体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形成集服务社区居民文化学习、社会实践、创业支持、健康咨询等为一体的立体化网络,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实现。

(二)信息化驱动:打造社区教育学习平台

推进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时空,加强终身学习网站、数字图书馆、仿真实训等公共学习服务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发挥自身的信息建设优势,利用信息驱动,整合社区资源,进行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以信息化手段将社区与高职学院紧密融合[4]。借助线上网络课程资源与线下实训基地,打造社区教育学习平台,实现海量资源串联共享,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对社区学员开展各项职业能力训练,强化社区教育信息化程度。

(三)创新化机制:生成高职教育持续动力

推进机制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与城市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持续动力。高职院校需健全完备的制度保障监督机制,牵头组织、系统规划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案,推进课程改革,建立衔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桥梁,引导建设品牌项目、特色项目的课程资源,形成系列化精品课程。另外,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拓宽行业专家、社会杰出人士担任职业院校和社区教育教师的途径,出台合理的教师聘任标准、绩效考核办法,推动教师在岗位间、校际间、区域间的有效流动和科学协作,引导教师开展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许明.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实践思考—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内江科技,2020, (1):110-111.

[2]夏飞.北京高职院校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创建通州社区学院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31 (3):63-68.

[3]刘楚佳.高职院校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 (4):20-22.

[4]张连绪,苑大勇.社区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互动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9, (2):114-118.

本文系常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推动城市社区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社区教育高职教育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