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广义虚拟经济语境下湘西苗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01-08 02:26陈倩吴忠才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扶贫非遗

陈倩 吴忠才

摘 要: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文化扶贫被日益推上日程,尤其是具有广义虚拟经济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扶贫新亮点,既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又承启本土传统手工艺精神,彰显文化自信以创新式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境遇下,从“非遗”扶贫的背景着力研究湘西苗绣的传承特色及遭遇的瓶颈,提出既要做到产业发展的同时不违背手艺的“手工本性”,又要将两者有效结合而不影响传承保护的“活态本性”,寻求切实可行的建设性传承保护对策。

关键词: “非遗”扶贫;广义虚拟经济;湘西苗绣;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 F0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448 (2020) 01-0053-05

Study on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Miao Embroidery in western Hunan in the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verty Alleviation

CHEN Qian1 WU Zhong-cai2

(1. Hunan nonferrous met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Zhuzhou 412006,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4140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pushed onto the agenda. In particula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attribute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has become a new highligh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t not only helps poor areas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 and develop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ies with special features, but also inherits the spirit of local traditional handicraft, demonstra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prea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n innovative wa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inheri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iao embroidery in western Hunan and the bottleneck encountered, It is proposed that both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achieved without violating the nature of craftsmanship, and the two should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nature of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so as to seek feasible and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overty alleviation,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miao embroidery in western hunan,heritage protection

一、引言

非物質文化遗产具有典型的广义虚拟经济属性,湘西苗绣作为苗绣里的一大分支,即可上溯到苗族迁徙史,亦可追溯到苗族服饰文化,引申到图腾崇拜信仰,涵盖到妇女民间生活方式,一针一线,一线一物,将人性的温度演绎到淋漓尽致。它不同于我国的四大名绣,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遗留其中,或许这正与老百姓生活的民间载体离不开,传统手工艺依托于民间空间分布而传艺授之,潜移默化地自然传播着。苗绣这一民族文化,之所以至今仍能保持鲜明的民族韵味,既离不开苗族人民热衷群居的集体意识,也离不开妇女钟爱刺绣的情感寄托。

二、“非遗”扶贫的广义虚拟经济语境阐释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备虚拟经济价值的结合体,能结合实物价值容纳彼此信息为二元价值形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非遗”扶贫,简而言之就是有效利用具有广义虚拟经济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现代商业糅合为一种新型文化产业模式,助力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激发传承的内在动力,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感。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早在2005年以来,文化部就曾提出要做好文化扶贫工作,文化扶贫随即层见叠出,各地也相应推崇延展。正如文化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所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能够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是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抓手。在国家重视非文化遗产政策的背景下,2006年6月,湖南湘绣正式被列为国家级民间美术项目;2012年10月,湘西苗绣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非遗”扶贫俨然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一项重大举措。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明确强调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发挥文化“扶志”“扶智”的作用,通过发展“非遗”文化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在一系列举措中,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苗绣代表性发源地)被列入了“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同时也在当地企业的转型引导下设立了一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由此开来,“非遗”扶贫成长为苗族家喻户晓的热门词汇,“湘西苗绣”发展为湖南旅游业中的一枚特色名片。

三、湘西苗绣传承特色

湘西苗绣有两支具有代表性的队伍,即凤凰县苗绣和花垣县苗绣。从其历史渊源角度来看,苗族刺绣最初起源于一种雕题纹身艺术以避兽妖之害,而后历经南蛮文明的蚕桑之术渐渐兴起了苗族服饰艺术,妇女崇尚用以朱砂描画、剪纸凿花、针线绣花等在传统服饰上装饰鲜艳亮丽的色彩,绘制民族图腾纹样或日常花样,直至最后演变为专门的苗族刺绣艺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苗民诸多的历史记忆与美好向往,谱写着苗族无价的民族文化·音乐之符与真善美之情,无疑是我们当下仍需迫切传承和保护的项目。湘西苗绣的传承,大体上有以下两大特色。

(一)妇女传承为主。艺术家刘海粟曾对苗绣赞曰:“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湘绣、苏绣比之难以免俗。”据历史记载,苗族在历史上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苗绣将苗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借用刺绣艺术贯穿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家族中的妇女是湘西苗绣技艺传承传播的主力军,以往她们将刺绣看成一种吃香的家庭副业,不论是闲暇时还是娱乐时抑或劳作时,刺绣似乎成为了一种类似唱歌的艺术陶冶行为,寄托着她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承载着她们对美好幸福未来的憧憬,延伸着她们对吉祥文化的信仰,倒映着她们真实可见的生活方式。“苗绣是苗女的娱乐方式,苗绣成为她们的交往方式和待人接物方式,苗绣成为她们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苗绣也是苗女欣赏美的方式。”[1]当然,这种传承主要通过家族世代相承,母女、姐妹私下耳濡目染地传授,她们在其作为子女、人妻、人母等不同角色中穿梭,传递颇具风韵的独特女性审美文化视角,美其名曰“绣娘”。现时,称呼更为多变,唤曰“手工艺者”“艺人”“传承人”。由此可见,这项技艺已然从过去人们口中的鄙俗转而为一种高尚的文化艺术。

(二)地域传承为辅。我们脚下的这片净土,是我们得以栖息的温暖家园。苗民只身的那片净土,就是他们得以守护的民族家园,这种有赖于泥土的生活好比植物深深扎地生根,情感是他们予以生长的最大养分。立足于这片泥土,苗绣是老百姓之间不明而言的艺术语言,苗服是苗民对外诉说娓娓动听的逸闻趣事,苗族活动,更是深入浅出地保留了民族韵味,聚集了乡土气息。当然,苗绣赖以生存于原生态的土壤,还在于湘西地域的封闭性,隐秘保护了其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凤凰、花垣、保靖、古丈等县在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二年被划为湘西‘苗疆, 修建了一条绵延三百六十余里的‘苗防、‘边墙,将以腊尔山台地为中心的所谓‘生苗或‘红苗区圈围起来,禁止苗民与外界交。”[2]受当时的统治者影响,苗族人民经过长期以来的歧视、驱赶、封锁等,使之被迫藏于深山匿于井市,选择“舍动而求靜”的世外桃源生活,大集聚、小聚居地繁衍生息,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铸就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节与向往美好的心理愿望。而这种扎根于乡土的地域性生活方式,间接促进了苗绣各个方言地区对彼此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相互交流时,苗绣就成为了很好地“传情达意”的象征之物。

四、“非遗”扶贫广义虚拟经济语境下湘西苗绣传承困境及建议

当湘西苗绣嫁接“非遗”扶贫后,很明显,“非遗”只是攻坚扶贫的一大助力,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苗绣屹立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湘西地区,一是能进行非遗传承;二是能扶贫产生效益。最主要是通过打好这套组合拳,拉动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非遗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苗族人民热情洋溢的乡村活力,改善广大苗绣群体就业难、难就业的迫切局势,切实做到人人居家乐业的情境。但是契机形势下,随着现代机器化和产业化的衍生,湘西苗绣的传承与保护同样也遭遇了瓶颈。

杭州政协副主席赵光育指出,要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保护中的难题,当前少数民族非遗消亡速度过快,易进入濒危状态,虽然已开展了诸多“非遗进校园”,“非遗牵手院校”等活动,但并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影响了“非遗”的有效传承。“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两种倾向尤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种是建设性破坏,另外一种是保护性破坏。” [3]在这个维度下,苗绣的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也就是虚拟价值与实物价值需要达到和谐统一才利于经济形态的融合。对于处于“非遗”扶贫中的湘西苗绣来说,既要传承非遗文化,又要发展地方产业,两者之间没有找好平衡点,极易出现传承与保护失衡的情况,而民族手艺传承的“手艺本性”确是民族之心。如何保证“手艺本性”与“活态传承”是当下传承保护中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传承困境

手艺难以世代相承。在苗族的记忆之中,苗绣扮演的角色之多,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飞针走线,睹物思乡愁。以前,老百姓家里会做绣活的绣娘不以为奇,手中的一针一线何其平凡,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绣活”,并把它当作一种消遣方式。苗族地区视刺绣为判断女性心灵手巧的象征之一,甚至将其作为适龄婚配的关键要素。受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社会条件制约,幼年时,女孩子便跟随母亲学做绣工,从母亲那汲取绣花图样铭记于心;青年时能习得一门好手艺,从自然生活中汲取题材绣出花样;直到技艺炉火纯青之时,甚至都能为自己绣得一身精美无伦的嫁衣。一代传一代,保留了多种不同意蕴的图腾纹样,例如常见的“蝴蝶纹”“水波纹”等。

但是,现今已然从乡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由于手工刺绣技艺繁缛,又不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多数年轻一代不愿被困于生活泥潭,更愿意外出务工挣得“一亩三分地”,更愿意崇尚汉文化,极少在公共场合穿戴苗绣服饰。从实质上说,主要是从骨子里对苗绣的自我认同感降低,认为它本身鲜艳亮丽的图案是粗俗老土的,殊不知“苗绣创作没有矫揉造作献媚,没有哗众取宠的粉饰,每一件绣品都饱含着绣娘的慧心巧思,都是源自她们内心深处质朴感情的流露”[4],当湘西苗绣技艺的传承层断链时,则可能造成苗绣行业老龄化严重,缺少新鲜血液的活力。尤其是脱离了世代相承,采用培训传承、师徒传承、学校传承等方式,忽视了学徒者难以持续学习与长期从事的情境。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对湘西苗绣的“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冲击力。

手艺与产业化相悖。跟大多数手工艺一样,湘西苗绣有着别具特色的开发价值,近年来国家大力重视文化扶贫的建设,尤其是“非遗”扶贫的开展开拓,真正把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形成了共赢布局。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指出做好文化遗产工作,最核心的关键就是围绕“保护、利用”这四个字,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所谓保护,即是坚持“生产性保护”理念,让“非遗”文化在生产过程中践行活态传承,确保“非遗”的原真性,使其与经济产业发展完成良性互动。

基于“生产性保护”理念,学者唐云,龙军在考证湘西“非遗”扶贫情况后,指出湘西吉首市在花垣十八洞、吉首坪朗等地建立了山谷居民苗绣基地,以村寨为单位,对留守贫困苗族妇女进行手工艺技能培训,帮助她们就地就业脱贫;湘西花垣县采取“订单+绣娘”的创业模式,通过免费培训和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外出打工的妈妈们回乡创业;湘西凤凰县以苗绣制作为基础,以缝纫服装为主业,自我发展的抢救、保护传承苗族服饰文化遗产。近年来,“非遗”扶贫诚然成为了文旅产业的一个契机,不论是创建苗绣就业工坊、企业合作社,还是采用订单生产、销定生产、互联网+等平台,似乎都在教会乡村百姓“技术为生”的硬道理,渐渐地连部分艺人也开始急功近利,制作粗糙绣品,缺失自我意识,缺失纯粹的“手艺本性”。

对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非遗”扶贫着实引领了乡村企业、非遗传承人及贫困村民的就业,刺激了少数民族经济活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由思考:当饱含“手艺本性”的湘西苗绣技艺与现代产业化结合时,刺绣品的贩卖是否会使传统的手工艺发生变质,是否会加剧苗族神秘文化密码的消失,是否会使苗族人们对待苗绣的心理意识发生变异?古老传统的苗绣基本上是不和买卖扯上关系的,苗族人们将老祖宗的图腾符号绣入针线里,将耐人寻味的故事绣入心灵里,将原汁原味的色彩绣入材质里,手艺不是彰显品位的消费品,不是放入博物馆的珍藏品,而是传达着手艺人珍爱手艺的一份生活态度,一份炽热激情。正如周乙陶在《文化变迁中的苗绣》所指出,专门从事手艺的人都有视手艺为生命的人生态度。当下,我们难以在手工艺者身上看到那份不计工时、不计成本的态度,更多的可见的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这对手艺人原本的“手艺本性”何尝不是一种强烈的冲击?

(二)可行性建议

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项兆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因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就是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用。需要将审美、文化、艺术、生活紧密结合。应该从人的角度去挖掘和传承“非遗”,培养好一个传承人、训练好一门手艺、讲好一个故事、做好一件作品,都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以湘西剪纸艺术为例,如若人人都能适时把剪纸贴门窗、挂墙柜时,说明“非遗”也就开始真正融入生活,走进大众的身心体验,湘西苗绣亦是如此,一针一线皆传奇,祖辈传承下来的民族信仰给人一种心理慰藉,是产业化批量化无法比拟的动态生活本质。笔者认为,“非遗”扶贫初衷极好,只是也避免不了社会中鱼龙混杂、投机牟利的现象。真正让湘西苗绣得到最好的传承保护,不是一味地把矛头指向现代产业化,不是利用机绣或“他人做嫁衣”来提速手艺的商品化,不是瞎编乱造故事情节诓骗购买者,而是要脚踩那片原生态乡土,留心了解当地平凡事物,用心知悉当地特色文化,让苗族人们打心底乐意穿着刺绣的美,乐意讲述刺绣的事,乐意自豪刺绣的情。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增长湘西苗绣的文化空间。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沒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的文化记忆总是能牵动人心,也更能走向世界大众化。还记得2017年公映的湘西苗绣题材电影《嫁衣》,贯穿民族文化主题,前后花费近两年时间拍摄杀青,以跨越60年的嫁衣为源头,以两代苗族绣女的传承及爱恨情仇为情节尽情演绎,屡屡在国内外获得了诸多奖项及一致好评,同时也大大加强了苗族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尊崇。它背后的成功,离不开“非遗”文化的传承之力,离不开苗绣久远而厚重的文化内涵,也离不开民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

随着湘西苗绣服饰汉化产生的影响,大部分苗民都开始追求着装汉服和现代服装,传统舒适的苗绣服饰只有出现在旅游苗寨或传统节日等,多出于宣传和烘托气氛的目的,甚至为了穿着方便,苗民还对苗服进行了廉价成本改良,致使湘西传统苗绣服饰逐渐流失民族内涵。当下,我们已再难以看到精致华美的刺绣服装,“在大街上见到的穿传统服装的多是一些上年纪的老人,这可能是出于多年的穿衣习惯,但 20 到 50 岁的人都不穿传统服饰了,他们的言语中也总是或多或少流露出对城里服装的喜爱。”[5]这抑或是当地苗民应对传统苗绣的观念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缺失对本土苗族文化的认同、尊崇感,需要借助政府、学校等稳定机制培育文化教导功能,提升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意识,使之自主自愿架构传承保护苗绣的桥梁,不沉迷于批量化生产衍生出的机械美。

五、结 语

苗绣工艺繁复,依靠手的灵巧使每一块绣片的细节处理充满不可预期的随意性和可变性,其手工过程的差异化恰恰提供了艺术欣赏的趣味和生动。[6]传统湘西苗绣在传承保护过程中,不仅是继承乏人的问题,也有经济局限的问题,要依其传承特色作为出发点,立足民间生活的土壤,做好“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实践,既要尊重其“手工艺本性”,也要保持“活态传承”的工匠精神,要敢于突破体制的束缚,敢于觅寻传统与现代最好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肖世孟.手艺的本性——以苗绣艺术为中心的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13(06):120-122.

[2]田鲁.湘西苗绣艺术风格解析[J].装饰,2004(03):90.

[3]彭晓君.湘西苗绣传承的困惑[J].艺术科技,2017,30(04):156.

[4]邹文兵.新时代非遗苗绣的“活化”:特质、现状与路径[J].艺术百家,2019,35(01):178-183+196.

[5]贾玺增,李迎军.湘西地区苗族服饰采风纪实与研究[J].装饰,2010(01):108-111.

[6]丰蔚.传统苗绣工艺的现代应用性探析[J].艺术评论,2010(12):86-90.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扶贫非遗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证监会“扶贫”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管仲“扶贫”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