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现场一级救治训练中洗消装备的改进和应用

2020-01-09 08:42于丰萁马得勋刘书锋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贴膜核事故伤员

于丰萁,马得勋,刘书锋

当今世界核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军事领域,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核武器日益成为一些国家军事威慑的重要手段,核动力军事装备也在不断列装。在民用领域,核电站作为清洁能源仍在不断发展,医疗放疗设备仍在临床不断得到应用。核材料的广泛应用和管理存在的漏洞使得反恐领域要应对恐怖袭击中核沾染的脏弹这一严峻问题。可控的核能利用可以为人类造福,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核事故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1]。核沾染洗消是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核心部分,如何在核事故现场一级救治过程中进行高效的洗消工作,同时减少对参与救护人员及周边环境的核污染,是洗消工作需要把握的重点。根据医院核事故医学救援队近年来模拟研训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对洗消装备的应用提出部分探讨意见。

核沾染洗消分为全身洗消和局部洗消,同时针对伤员还区分有伤部位洗消和无伤部位洗消。核事故现场一级救治突出的重点就是高效,并同时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核辐射污染。目前我医疗队使用的是三段式、双通道充气帐篷。洗消帐篷的前段为伤员接收区,负责核沾染伤员的信息采集、样品收集、指导脱衣等工作;中段为洗消区,属于相对封闭独立区域,负责伤员的全身或局部洗消工作;后段为复检区,负责洗消后伤员的复检、指导穿衣等工作。双通道均配备有全身和局部洗消设备,一级救治时每侧通道以一项任务(全身/局部)为主,兼顾另一项任务。通过训练我医疗队在洗消工作尤其在装备改进方面中总结了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1 全身洗消

洗消帐篷的洗消区为相对封闭区域,在洗消过程时与前后段区域隔离开。排水采用的是自动抽水泵进行污水的排流。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指导核沾染伤员洗消的工作人员其外层防护服及防护靴势必要受到洗消废水污染,而自动抽水泵必须要达到一定水位后才能进行排污工作,并且无法将废水完全排净,造成核污染废水蓄积。结果是首例伤员洗消工作完成后,需要救护人员更换外层防护服及防护靴,对洗消区进行彻底清扫,在时间紧迫的情况无法迅速开展后续工作,不利于现场快速救治的实施。我医疗队针对性设计了一套单兵洗消装置,分为站立式和卧式两种。

1.1 站立式单兵洗消装置 包含有喷淋系统(顶盖装置)、围挡、污水收集系统(底座),在对可站立伤员洗消时,伤员站于该装置内,由救护人员安装好喷淋系统并密闭装置后,对伤员进行全身洗消,污水由站立区底座内的排水口快速导流至污水收集袋内,伤员洗消结束后可快速对该系统内部进行去污清洁,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1.2 卧式单兵洗消装置 洗消床两侧加装活动围挡,床下增加了污水导流装置,救护人员使用帐篷自带的喷淋系统开展伤员洗消工作。将伤员抬至洗消床上后,立起双侧及前后围挡,形成一个半封闭区域,由救护人员为伤员进行全身洗消,由洗消床两侧的导流水道将污水引流至污水收集袋内。洗消结束后,放下围挡,将伤员转至清洁担架,进行复检及后送。由救护人员清洁洗消床。

上述两种装备均可快速完成伤员的洗消工作,并能快速完成设备自洁的要求,同时避免了核污染废水的扩散。

2 局部洗消

局部洗消工作较为复杂,洗消方式根据伤员受沾染部位不同而不同。局部洗消多位于人体暴露部位:身体最可能受到外部核沾染的部位是手和头面部(包括身体孔口) 、四肢,胸腹及背部因有衣物的保护,较少受到局部核沾染[2]。

2.1 头面部的局部洗消 头面部暴露于外界,特别容易受到放射性物质沾染,眼、耳、口、鼻及头发等部位易积存放射性物质。耳、口、鼻及头发等部位的局部洗消采用常规的洗消方式,对于眼部的洗消方式,常规为伤员俯面,用生理盐水冲洗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洗消部位定位欠准确,无法彻底清除结膜囊深处沾染,患者的舒适度很低,污水无法收集。采用患者仰卧位,生理盐水连接静脉输液器(去除前端输液针),悬挂于输液架,输液架调整合适高度,依靠静脉输液原理,使水流匀速、缓慢的对眼部进行冲洗。医护人员一人手持输液器,局部冲洗眼部,水流方向为内眦部向外眦部,另一人双手持棉签,对结膜囊深部轻轻擦拭。污水的收集有2种方式:(1)眼科受水器。眼科临床常规的结膜囊冲洗均采用受水器,置于患者外眦部,受水器与睑裂方向垂直,与面部贴合,可高效的收集污水。(2)眼科手术用贴膜,带有集液袋。眼科手术贴膜带有自粘性,使用时贴于眼部,剪开眼周贴膜,其余贴膜粘附于睑周皮肤,外眦部为一体式集液袋,生理盐水冲洗液可流入袋内。两种方式均可有效的收集污水,减少对作业区的污染。对于较敏感伤员,在眼部冲洗前,可局部使用眼用表面麻醉药物,缓解伤员的紧张情绪,降低冲洗过程造成的不适感。

2.2 四肢的局部洗消 目前我医疗队训练使用的一级救治现场洗消帐篷中布置有2套喷淋系统,一套清洁水喷淋系统,一套洗消液喷淋系统。喷淋系统的水量、水压较难控制,不利于局部洗消,尤其对伤口部位的洗消。四肢由于有衣物的保护,较少会出现皮肤表面的核沾染。四肢部位的局部洗消多伴有创面。如何进行彻底的局部洗消并同时保护好创面,是洗消工作的重点。局部洗消不需要大量水的冲洗,因此使用生理盐水预先配制好洗消液,将生理盐水和洗消液连接静脉输液器(无前端输液针),悬挂于输液架,调整合适高度,使输液器内流出的水流速度适中。对于伤员沾染部位,将外科手术用贴膜(两侧带有一体式集液袋)剪开与洗消部位合适大小的孔洞,将贴膜贴至洗消区周边部,覆盖清洁区。再对创面进行保护性覆盖,对创面周边污染区域进行洗消,污水流至贴膜双侧的集液袋内,清洁完正常区域后再对创面进行洗消及消毒处理。处理完毕后将贴膜撕下一并置于核废物收集桶内。该方式可有效清除伤员体表创面核污染,并能很好的收集洗消后的污水,避免了喷淋系统的诸多弊端。

核事故现场不仅仅局限于陆地,海上核事故现场一级救援同样十分重要。海上核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完全不同于陆地[3-5],救援需在援潜救援船上展开,不能像陆地上有充足的区域进行救援功能区的划分。洗消工作又是核事故医学救援中的重点工作,要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展开工作,同时不能对救援船造成二次污染,我医疗队改进的上述全身和局部洗消装备更加适用于海上核事故一级医学救援。

核事故医学救援关乎国家安全和百姓安危,作为核事故医学救援中的重头工作洗消,需要不断在实际演练中进行完善和改进,制定标准化制度,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配备专业洗消人员,对装备和技术更加需要不断更新,使作为“国之重器”的这支保障力量,能够更加高质量地完成医学应急救援处置任务。

猜你喜欢
贴膜核事故伤员
伤员转运
——担架介绍及简易担架制作与使用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遥感作物制图辅助核事故农业风险决策
福岛核事故后滨海核电厂安全专设系统发展的分析和研究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手机贴膜
英国温斯凯尔核事故研究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
未来几年贴膜行业 DIY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