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联动”背景下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1-09 12:49胡燕平李红玲刘晓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耗材医用科室

胡燕平,奚 圆,姜 莹,李红玲,刘晓涛

(1.中日友好医院 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029;2.北京武警总队医院 医保科,北京 100021;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医保科,北京 100019;4.北京潞河医院 皮肤科,北京 100049)

医院管理

“三医联动”背景下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胡燕平1,奚 圆1,姜 莹2,李红玲3,刘晓涛4⋆

(1.中日友好医院 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029;2.北京武警总队医院 医保科,北京 100021;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医保科,北京 100019;4.北京潞河医院 皮肤科,北京 100049)

4* 本文通讯作者,E-mail:liuxiaotaolxt@126.com

收稿日期:2019-10-24 修回日期:2020-03-20

三医联动是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规划与指导意见,规定公立医院的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成本占比降到20 元以下。通过将耗材占医疗收入比作为考量的指标,就可以节约使用医用耗材,控制医疗费用。但目前各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

1 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医用耗材管理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例如,耗材采购就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医院采购时偏向于进口产品、采购量偏大、价格偏高;但与国产产品比较,效果相差不大,价格却相差很多,这样就增加了购买所需的成本,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

1.2 缺乏有效的管理规划

管理计划,顾名思义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的系统性工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未能引入新的管理系统,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升。有些医院虽然引进了新的管理系统,但却只将其作为表面工程引入,未能广泛的、真正的应用,更未能对其进行应有、及时的软硬件更新处理。

1.3 风险意识不足

这里说的风险意识不仅仅指的是在医院医用耗材购买过程当中对质量、数量的把关,更强调的是在其使用过程当中是否操作方法得当。这种风险可以从2 个方面分析:(1)对医用耗材的设计,即生产耗材的过程中是否遵循相关规定,以保证其安全性,这从根源上决定风险系数;(2)这些医用耗材在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是否能遵循相关的使用前验收、养护,是否能遵循其安全规定,以保证其使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1.4 部门之间协调性不足

医用耗材管理并不是医院中某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与实现的。在实际管理中,至少需要设备、医务和采购3 个部门的统一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根据各部门职能的不同加以划分。

1.5 成本概念不明确

在应用耗材的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耗材可能的使用量过大,因而很多科室过量领取,并在使用中不计成本、过度浪费的现象。有些耗材因科室领取过多可造成库存上该项耗材数量明显的减少,这种耗材的进院量就会明显增加[3]。然而,实际上这种耗材更多的只是从科室到库房的层级积压,不仅占用了库存空间,也会造成以后耗材购买计划的失误。

1.6 耗材计费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各大三甲医院均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但在医院医用耗材的计费管理方面还很难系统规范,这里强调的是应用环节,例如医用耗材中使用剂量和计件标准等。很多医院并没有及时引进新的统计及信息化系统,所以在医用耗材统计的过程中依然采取传统手工记录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如:记录可以篡改、计量不准确、核对复杂等。这些问题若与上文提到的其他问题混合在一起,医用耗材的管理就会变得更加混乱。

2 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对策

2.1 提升成本意识,降低使用成本

医用耗材是医院医疗服务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消耗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可能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对于保证医院为更多民众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医用耗材管理中,保证其成本的降低,加强成本管控意识,科学合理地设置医用耗材检测指标,包括医用耗材的次均费用、医用耗材占比情况、监测治疗中医用耗材花费的人均水平、并考核各个科室患者医用耗材的花费水平、分析监管耗材的使用情况等。

2.2 引进信息化系统,保证记录的实效性

从管理成本的长远角度来看,引入信息化手段对减少统计成本有明显作用,其效能、效率远超传统人工,综合性价比非常高。如可以设计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可实现耗材的在线采购,并且实现入库、出库的电子化,确保耗材使用和管理更加准确。还可以设计和应用医用耗材管理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对于医用耗材的准入、采购、入库、发放、库房盘点等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4~6]。

2.3 提升管理的科学性,保证流程的合理性

在医用耗材管理中,医院应规范准入管理和流程管理。准入管理应保证各种医用耗材品牌、种类、质量、服务能力及水平。通过多家渠道的供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不同品牌、品种医用耗材的使用和需求。同时为保证机制的完善,还须在准入机制中加入监察机制,使准入机制有标准可依,而不是形同虚设。同时,责任机制和倒查机制也 应 当 共 同 与 之 配 套[7,8]。

2.4 提升风险意识,保证使用安全

针对在医用耗材的使用方面存在风险意识不足的问题,医院必须进行专门、有效的风险意识培训活动。同时,还要加大设备管理部门的巡查,增加各个科室组织的医疗耗材的质量与安全的定期检查次数,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正确、科学地使用医用耗材,保证使用中的安全,降低使用风险[9]。

2.5 科学有效监督是最终保障

科学有效的监督是保证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任何方面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都是管理模式和监督模式存在的问题。而管理的有效性,究其本质也是监督有效性的反映。对很多医院而言,其耗材管理并非不存在相应的机制,但是,存在这些机制老化与机制落实的不足。只有实现对其有效的、全程的无死角监督,才能够真正实现机制落实到实处。因此,监督必须做到全程透明、公开化[10~13]。

猜你喜欢
耗材医用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