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20-01-09 13:18何淑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精神

■何淑明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高职院校涉旅专业主要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会展策划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餐饮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中西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空中乘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等专业。这些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是当代旅游行业与高职院校涉旅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育共同需求之下的时代课题。

一、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

“工匠精神”,从“工匠”起源,发展成“精神”。我国工匠精神发展历史悠久,其现实成果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工匠一词最初是指“工匠”“匠人”,然后从“制造业”起源并辐射至各行业,到了现代,终于与当代职业教育(包括旅游职业教育)相结合。《辞海》中描述:“工,匠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者,皆谓之工。”工匠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完成工作并力求达到极致,工匠具有的这些品质超越了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品质,是工匠自身独特的品质。与此同时,“工匠精神”在德国得以神圣化,在日本得以技艺化,在瑞士得以精细化,在美国得以工业化,逐步在全世界得以发扬,又为旅游行业工匠精神研究提供了经验素材。

旅游行业工匠精神是旅游从业者对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对技艺不断改进、追求更好产品的理念与精神,它包含了爱岗敬业、殚精竭力、钻研、创新和引领行业发展五个要素。旅游行业工匠精神是精湛技艺、卓越匠心、爱岗奉献、不断创新、执着坚守等品质的高度凝练。

(二)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

近两年,国家领导人、人大代表多次发声表达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指明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方向。涉旅专业人才培育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但新时代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现状严重,尤其在多元文化和思潮的冲击及资本异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涉旅专业学生在职业学习过程中功利色彩问题凸显,需要强化“工匠精神”从而引导其思想和心理逐步成熟,磨练出强有力的职业意志和不断进取的职业理想,帮助其建立起积极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涉旅专业,旨在培养国家未来旅游领域的服务与管理人才,“工匠精神”与旅游职业教育相融合,为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维,深化了“工匠精神”与旅游职业教育融合度。潘俊在《试论旅游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指出“工匠精神”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旅游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追求、是旅游专业学生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孙婧在《论高职高专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旅游类专业为例》中提出,旅游行业需要汲取“工匠精神”中的专业、个性化和精益求精;指出旅游专业人员应当从端正思想、明确目标、改革模式、共建师资和打造品牌五个方面播下“工匠精神”种子,要从完善制度、文化建设的角度让“工匠精神”开花结果,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旅游专业学生,并且给出了较多的有效培养对策。

当前我国旅游行业推行大众旅游,消费人次数与旅游总经济收入都有明显提升,但旅游产品质量与产品创新整体上并没有跟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旅游产业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它也是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的巨大动力,而这些想要真正变成效益,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并持有高度“工匠精神”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旅游业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大师和精英,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培养亟需“工匠精神”的融入。

二、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结合项目调研与分析,我国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爱岗敬业”的从业精神

高职涉旅专业均属服务业,比如酒店、空乘等一些岗位需要整天站立式服务,导游等一些岗位需要风吹日晒,中西式面点等岗位需要长时间劳作,烹饪等岗位需要高强度劳动。而对于学生而言多为实习岗位,多在一线,较为辛苦。一些学生表现出了退缩和畏难情绪,做不到爱岗,更做不到敬业。

(二)缺乏“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

高职涉旅专业重在培养学生服务精神,而其中的服务宗旨便是“顾客优先”或者“顾客总是对的”,即把宾客视为中心开展服务。高职学生大多是家里的宝,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容易出现娇气与骄气,加之年少气盛,人际沟通能力不足,在对客服务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情绪过激,受不了委屈,做不到“宾客至上”。

(三)缺乏“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精益求精”,如字面意思,已经很好了却还要更好,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经过顶岗实习多个月的磨练,很多学生能够适应旅游行业职业生活,也会有一大部分同学做到非常熟练,但能够继续选择旅游行业开展毕业实习或者正式就业,并且希望在旅游行业能有一番建树的学生并不多,这时候如果学生个人信念不坚定,家人不支持,教师工作不够有效,企业纳入政策没有亮点和吸引力,都可以导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流失,任何一环都可以成为高职涉旅专业学生“精益求精”的发展瓶颈。

(四)缺乏“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稳步不前就是落后退步,每位学生都需要持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才能在职场上突出重围,走出一条阳光大道。然而高职涉旅专业的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偏低,挫折适应性不足,更有部分学生选择一些颓废的非主流文化,尚未体会生活的不易甚至艰难,不懂得创业立身的意蕴,未理解创新与改革之必须。

(五)缺乏“爱众亲仁”的家国精神

高职涉旅专业学生的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的各类消费者,需要保持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众亲仁”的家国情怀。而目前高职涉旅专业一些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偏失,从业责任感不强,更有一些同学内心功利色彩浓厚,站位不高,格局太小,学校需要付出极大心理才能将其培养成为时代和行业的精英。

三、高职涉旅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对策

(一)打造“金课堂”,提高工匠知识储备

第一,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首先需以学生为中心,制定适宜于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人云亦云,各校雷同,应根据工匠精神培养理念,结合当地旅游行业特色,研究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含模型),开展大量调研,组织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最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构建形成体系的“课程地图”。各专业在专业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需制定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规划与课程标准,明确各门课程的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平行课程任务边界。课程设计应坚持“非必须不设置”的原则,尤其不能采用老师会讲什么课就开什么课,而应当坚持旅游行业目前和将来需要什么的技能本领而开设什么样的课。

第三,打造“金课堂”。专业教师“一人一面旗”,专业课程“一课一本领”,每门课都应当全面融入“工匠精神”,尽心打磨,不断改革,不断融合课程信息化和课程思政,不断深入课堂核心知识与核心技能,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让学生上课不玩手机、不睡觉,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第四,依托专业群建设的互融互通,全面建设在线教学资源,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系统化的知识学习平台,提高人才知识储备。旅游业发展快速,不断涉猎新领域,除了专业课程教学,还需要提供大量课外学习资源并由教师指导,从而为旅游行业培养“又红又专”的服务人才。

第五,学习文创打造与设计本领。工匠精神培育需要与时俱进,如今国家信息化不断发展,文化创造工作成为旅游行业中心工作之一,各类设计软件的使用已成为学生基本素质要求。由此,高职院校涉旅专业需要提供这些方面的能力培育,帮助学生“到岗即能上岗”。

第六,强化礼仪、形象塑造。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是内外兼修的过程,通过内里素质改变外在气场,通过外在礼仪与形象塑造又激发内里素质提升。高职涉旅专业学生由于很多岗位都是面对面对客服务,其形象与礼仪也成为服务产品的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将相关课程设置为通识课程与创业创新课程,主推实践教学。

(二)依托“三练”平台,提高工匠技能本领

第一,认真组织校内课程实践。学生入学开始,高职院校就会开设一些纯实践课程或者理实一体化的课程,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就从这些课程开始入手。相关教师应当合理设置课程实践环节,科学设置实践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实践效果为评价标尺。

第二,认真组织与开展实践技能比赛。校级技能运动会组织重在选拔技能基础人才,然后通过继续强化训练,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技能比赛。最终目的在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磨练学生实践技能,集中强化训练的心智,输送旅游行业高技能人才。

第三,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冠名学院建设等项目,有效开展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是输送高质量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环节,是政、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旨在进一步强化实践技能,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习不是让学生直接做苦力,重点在学习,需要有全程的指导;项目不是停留在形式,而应当产生实实在在的学生培养效果;这些工作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职业成功之喜悦,提高其行业从业坚韧性与幸福指数,最终让学生选择留在旅游行业从业。

(三)构建“润物无声”校园文化体系,提升工匠文化素养

第一,营造工匠精神的校风与学风,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形式上,可以在各教学楼、公寓楼、宣传橱窗、微信公众号安排宣传口号、名人画像与故事、身边的榜样等。内容上,可以从制度层面、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导入工匠精神,落地有声,事过留痕,让工匠精神理念逐步走入学生内心深处。活动上,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结合媒体宣传造势,刺激学生的心智,进一步强化工匠精神,构建“润物无声”校园文化体系,提升工匠文化素养。

第二,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激发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主要形式有调整奖项设置,调整评奖评优细则,修改实习企业员工评价机制,设立工匠专题奖学金等,让学生成为工匠精神优秀执行者,并让其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人,从而提高宣传效果。

(四)树立“亦柔亦刚”职业理念,打造工匠理想

第一,推行个性化服务,推崇金钥匙服务。旅游行业与其他一些行业不同,其产品核心为服务,因此培养高职涉旅专业学生时,需要树立“亦柔亦刚”职业理念,即外表服务温暖、高效,内在坚强、有韧性。强化个性化服务,推崇金钥匙服务,从标准化服务的冰凉上升到金钥匙服务的窝心,要把服务做到精致。

第二,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和1+X证书。证书的考取能够获得从业资格,能够拓展和深化知识面,更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和从业自信,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职业认同与职业理念,也为学生更快、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

第三,更新全域旅游概念,拓展配套技能。高职涉旅专业需要不断向学生强化全域旅游概念与“世界地球村”概念,提高学生思想站位,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在较高视域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大量知识,训练更多的技能,最终提升综合服务素养与能力。

第四,强化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旅游业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日常事情繁杂,客人百样,突发情况较多,考虑的事情多,日常工作思虑较重,对体能的要求也高,由此旅游从业人员的挫折教育与铁人精神培育必须得以持续进行。

第五,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高职涉旅专业应当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与旅游行业签订心理契约,帮助学生能够内心笃定地从事旅游行业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此外,也要帮助学生做好转型规划,比如从旅游业服务员转型成为高级经理人、旅游行业高级培训师,转型到旅游设计者、旅游文学者等,让学生能够持续地为旅游行业发光发热。

(五)构建“三师”教师队伍,促进工匠精神传承

第一,打造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有教师队伍持有工匠精神,才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示范引领作用。高职院校涉旅专业可以引入行业知名工匠精神带头人,重整专业风貌与精气神,进行师资素养改革提升。积极完善“三师”队伍保障体系,教师还应当是职业技师和高级培训师,积极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一线,参加技术本领培训。

第二,积极引进横向项目与社会服务项目。项目的引进与完成,是对教师本领的有效考核,也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积累教师社会服务经验与档案,帮助教师职称提升,促进其从事旅游教育工作的内在力量与信心。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