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茶文化旅游优化发展策略研究

2020-01-09 13:18■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信阳河南茶文化

■孙 静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国是茶的故乡。“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歌舞茶”这些中国俗语都体现了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具有丰富内涵的茶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茶文化旅游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产茶区,以信阳毛尖为主的十大名茶最为著名。但河南省茶文化旅游却起步晚,发展慢。

一、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既包括茶的种植、采摘、制作、品鉴以及器具的选择,也包括因茶衍生出的精神、文化等[1]。茶文化旅游是茶产业与现代旅游业融合的产物,是依托茶文化开展的特色旅游活动。

(一)茶文化旅游有利于茶文化普及

茶的故乡在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无暇去体会“慢”节奏的茶文化。茶文化旅游的开展能弥补这一不足,将“快”节奏生活与“慢”节奏茶文化体验结合起来。通过茶文化旅游,游客可以品味茶品味生活。茶文化旅游景区可以通过采摘茶叶、体验制茶、品茶等多种方式向游客普及茶文化相关知识,游客在游览之余能对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二)茶文化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茶产业无论在古代还是近现代社会都是经济产业[2]。茶文化旅游可以推动河南茶产业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开拓发展,帮助茶叶市场的拓展和茶叶经济的发展,为河南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茶旅融合,可为当地引入大量客源,客源拉动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现在旅游活动中,购物作为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通过茶文化旅游氛围的渲染,加上当地特色的与茶相关的旅游产品,可提高当地特色茶产品的销售,实现旅游收入的增长。

二、河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作为江北主要茶区的河南省,由于茶树的生长条件限制,茶区主要分布于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和汉水流域,全省98%以上的茶园在信阳、南阳、驻马店三市。

(一)名茶原产地风景区

茶园生态风景区是主要依托茶园茶山开展生态旅游或者乡村旅游的风景区。河南茶园生态风景区主要集中三大主产区,其中以信阳最为著名。信阳已经开展有茶文化旅游,如信阳南湾湖风景区和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信阳南湾湖茶岛以中国茶为主体,开展茶文化旅游。南湾湖的上游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地。游客可以进入茶岛,亲近自然山水,体验茶文化。集“茶、竹、禅”为一体的信阳西九华山生态旅游景区,以万亩茶园为背景,以妙高寺佛茶场、茶艺长廊、茶竹文化苑为体验场所,可以让游客感受豫南茶文化。南阳目前尚未有专门的大型茶文化旅游景区,只有小型的采摘园,如禺峰茶文化旅游综合体和桐柏太阳池景区。禺峰茶文化旅游综合体依托万亩野茶茶园,开展了野茶采摘、制作、品鉴、茶文化培训等活动。南阳还有一些野生茶园,如黑明寺旅游景区,寺旁边是野生茶园,游客可以采茶、炒茶、品茶。

(二)北宋文化与茶

中国茶文化丰富繁茂,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河南文化底蕴浓厚,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宋代点茶以及古代名茶人等独特的中原茶文化极大了丰富了中原文化。北宋时期,全国的茶文化中心在都城汴京(今开封)。宋代茶文化独具一格。饮茶方式上出现了点茶法,点茶的程序和标准在蔡襄《茶录》中有记录。斗茶兴盛,斗茶又名“茶战”,是一种茶艺技艺比赛,从民间发展到了文人与宫廷,斗茶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风气。除了饮茶方式的改变外,宋代贡茶兴盛,最高级别的贡茶茶饼是“龙团凤饼”[3]。目前为了更好地挖掘宋代茶文化,开封成立了北宋茶研究中心,研究北宋茶文化,还建立了宋代茶文化体验馆,向市民普及宋茶知识和体验点茶及茶百戏等宋代技艺。

(三)古代名人与茶

古代名茶人也是我国开展茶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河南诞生了很多古茶人,如济源的卢仝、南阳的孔明等。卢仝,河南济源人,唐代诗人,以《七碗茶歌》而闻名天下,有茶仙之称。《七碗茶歌》反映了茶仙卢仝的仙风道骨和对茶的热爱,体现了卢仝对饮茶的审美愉悦。《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流传,被日本茶道尊称为茶祖。除了《七碗茶歌》,卢仝还为后人留下了煎茶技艺,卢仝在日本被封为煎茶道祖师爷。

诸葛亮,字孔明,河南南阳人,被云南茶农封为普洱茶“茶祖”。传说诸葛亮率军南征,遇到瘴气,将士们都被染病,诸葛亮受白发老人托梦,以茶祛病。征战结束后,诸葛亮在山上播撒茶种,并传授当地人烹茶技术。在云南茶农心中,茶是很神圣的东西。每年孔明诞辰日,举办“茶祖会”,就是云南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带来茶种,带来茶文化,可见诸葛亮在云南茶农心中的地位。

三、河南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不足

(一)茶文化资源开发形式单一

目前河南省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区域主要是信阳市。信阳毛尖是河南茶的名片,但是依旧不能与西湖龙井和安溪茶相媲美。杭州在茶文化旅游线路整合上下足功夫,作为乌龙茶之乡的安溪建立了一大批茶文化旅游风景区。而河南开展的茶文化旅游形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清明节前,游茶山、采茶叶、观制茶等。虽相对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采摘体验已经有所深入,但游客体验依旧不足。游客与当地茶农缺少互动交流,往往只是几个小时的采摘、观看制茶、品味茶食等,游客依旧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二)茶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

茶山自然风光同质性很高,但是文化的地方性却是独一无二的。河南拥有很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如宋代点茶、斗茶和茶百戏,还拥有古代名茶人,茶仙卢仝和普洱茶茶祖孔明。但目前河南茶文化旅游开发中以此为依托的茶文化旅游体验却少之又少。河南茶文化旅游开发未能深层次地挖掘茶文化资源,未能很好地运用独特的茶艺技艺文化、名人文化,这也是河南茶文化旅游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

(三)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茶的人越来越少。虽然国家提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饮茶还是集中在一小部分人士中。茶文化需要宣传普及,普及才能感知河南茶文化的厚重。但目前河南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优秀的茶文化资源知名度不高,茶文化旅游项目更是缺乏知名度。通过调查发现,河南开展的与茶文化旅游相关的活动也主要是茶艺培训学校组织的茶山茶叶采摘体验。宣传力度可以说是“养在闺中”,这对发掘茶文化旅游者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四、河南茶文化旅游优化发展策略

深挖河南茶文化资源是河南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实现“茶+”旅游融合,优化河南茶文化旅游发展。

(一)整合资源丰富茶文化旅游形式

“茶+”旅游。信阳、南阳、驻马店三大茶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脉。有山,有水,茶区成为一个天然的室外茶吧。好茶、好水、好风光酿造出独特的魅力。优越的自然风光和茶树资源是很好的依托,用来开展关于茶的自然风光旅游。信阳不仅有著名的信阳毛尖,还有其他旅游资源,如寺、泉、山等,可开发“茶+寺”的禅茶旅游、“茶+泉”的茶泉融合旅游。游客在茶山观光游览之余,还可以体验茶文化。茶农会教游客如何分辨茶叶,什么时候能够采摘并告知采摘技巧,游客也可以化身“茶农”采摘茶叶。茶叶制作讲解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茶的制作。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游客可以了解茶制作工艺的精髓。还可以参与专业制茶过程,制作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茶叶留作纪念。

(二)推出茶文化旅游专线

打造信阳—南阳—驻马店的茶观光体验旅游线路。茶叶产区一般空气温润、气候宜人,是室外天然氧吧。河南茶叶主产区在信阳、南阳、驻马店,三地地理位置临近,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可把茶自然资源和不同的城市文化相结合开展茶文化旅游。如南阳野茶园居多,可打造小众的茶文化旅游,住农家,感受纯天然的茶农生活。感受茶自然风光,品味不同的茶文化韵味。

洛阳—开封—济源的茶史旅游。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唐宋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以时代为线,可体验不同历史时期的饮茶方式。在洛阳可体验唐代煎茶文化。唐代,洛阳扮演着重要角色,唐代是如何饮茶的,洛阳之旅可以为游客们答疑解惑。在开封可体验宋代点茶文化,设置宋代点茶文化博物馆,还原宋代点茶文化的程序与技巧,如点茶演变流程、点茶所用器具、点茶的不同流派、点茶的技巧等。作为卢仝故里的济源,可以打造追梦茶仙故里的主题旅游,还原卢仝的生活环境和饮茶习俗;开展《七碗茶诗》体验之旅,回到卢仝的故里去感受茶道之美。

(三)优化茶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方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河南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唯有做好宣传工作才能提升。实施河南茶文化旅游宣传战略,借助信阳毛尖的名气,做好河南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氛围营造。第一是拍摄《河南茶文化旅游宣传片》,做好宣传准备。第二是实施“线上+线下”宣传策略,做好推介和营销。

线上宣传策略。建立河南茶文化旅游专题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官网;加强与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和旅游企业网络合作,宣传河南茶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提供实时相关旅游资讯,提高河南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短视频时代,除了传统的线上宣传之外,还应加大与各平台优秀主播合作力度,通过他们的体验和推介,展示河南茶文化旅游资源。

线下宣传策略。在河南旅游客源地火车站、地铁站设置电子屏,播放《河南茶文化旅游宣传片》;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及高校推广开设茶艺课程、茶文化课程,举办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推动茶文化普及,借助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普及和教育功能[4],吸引游客。

(四)加大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开展茶文化旅游需要大量专业的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来做保障。茶文化旅游涉及到的从业人员有导游人员、当地居民、茶农、茶厂员工以及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从业人员。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针对从业人员茶文化知识欠缺的问题,可定期开展茶文化知识培训,制定茶文化知识手册,提高茶文化旅游相关从业者的茶文化知识水平。茶农拥有专业的种茶、制茶技术,但旅游者接待与服务能力欠缺,可对当地茶农开展旅游接待与服务能力培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当地不从事茶业的居民也需要针对开展茶文化旅游项目认同培训,当地居民在茶文化旅游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旅游者的体验很大程度受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接纳程度影响。

河南茶文化特色鲜明,深度挖掘河南茶文化资源,开展河南茶文化旅游,实现茶产业与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既能够为河南茶产业注入活力,也能够实现河南茶文化普及,更能够促进河南茶业经济发展。同时,茶文化旅游还能够丰富旅游形式,满足人们旅游体验的需求。

猜你喜欢
信阳河南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茶文化的“办案经”
信阳诗群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