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学校武术的教学研究

2020-01-09 13:18王峥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动作

■王峥嵘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在1987年的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全民健身的概念,鼓励更多的国民参与到健身运动中、强身健体。这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直接相关。相比于当前较为流行的跑步、球类运动以及广场舞等体育锻炼方式,传统武术也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1]。除了继承传统武术的身法和技巧,同时也能延伸出表演和健身等适合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产业。凭借传统武术的独特优势和文化底蕴,获得更高的群众认同度,易于在大范围普及推广[2]。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学校教育也应当引入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利用学校的平台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通过教育来传承和弘扬武术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

一、在学校开展武术运动的必要性

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从1995年实施,至今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3],我国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提出全面开展全民健身,并明确大力扶持和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武术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于不同类型人群的特色运动项目[4]。将武术运动与全民健身计划、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武术本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能够起到一定的健身作用,武术中的很多拳法动作能帮助我们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韧带的伸展性、加大关节的运动幅度[5],通过套路招式、功法意念的练习,实现周身经络的贯通、气血的融通、四肢百骸的疏通[6]。经常练习武术动作能够帮助练习者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心肺功能及身体机能的发展[7],在进行武术动作的练习过程中,练习者的注意力完全跟随动作,感受着身体由心控制,刚柔并济、快慢共存,实现心灵与肢体的协调统一。对于在校学生而言,通过练习武术,养成良好的礼仪与道德习惯,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不恃强凌弱等优秀品格[8]。因此,开展武术运动对于学生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选择武术作为学校体育项目中的一种,是由武术自身的独特优势决定的。第一,中华武术拥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术文化深深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尤其在各种影视传媒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武术文化产生兴趣甚至是喜爱;第二,武术的内容与形式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样的。中华武术演化出了数量众多的门派类别,不同门派的武术理论各有差异,从内容上看,武术涵盖了格斗技巧、搏击、攻击与防御、武器等几个方面,历经千年,传统武术前辈从实战中总结经验,将武术理论记录于书籍当中并传承下去,形成了既有套路,也有实战效果的武术理论体系;第三,武术的限制较小。一些运动项目需要具有特定的比赛规则、必要的体育设施及一定的场地要求,而武术健身项目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参与,是适合学校开展和学生锻炼的。

二、学校教育教学与武术结合的作用

(一)将武术融入体育教学中

“少年强则国强”,应鼓励学生学习武术中一些具有健身作用的动作,从而提高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品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9]。现阶段,一方面应该认识到一些学校只注重开展课本知识教学,削弱甚至忽略体育教学工作,导致学生的健康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加入武术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强身健体的机会;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像武术这样充满趣味和放松效果的运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和推广。

为了解决当前所出现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要专门设置一些武术教学内容,以武术基础动作和改良后的武术操为主进行教学。同时,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武术动作要领,学校可与武术类专科院校达成合作意向,由武术类专科院校派遣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和动作指导,也可与当地具有一定武术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合作,通过专业人士现场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准确而直观地感受武术运动的动作特点。因此,利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多种教学形式,能够将武术融入体育教学,真正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中国传统武术,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体会源远流长的武术精神。

(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同样应该得到继承与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深刻,我国武术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时期,而武术文化又是一个十分包容、充满了正能量的文化体系。

为响应全民健身要求,向广大学生团体推广武术文化,继承与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精髓,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学校传统武术文化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武术运动项目的种类,发挥好传统武术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把武术文化的教育与传播贯穿到日常教育中去,比如:定期组织并开展班级学习会和武术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开展班会和演讲比赛等方式,以“我与武术零距离”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武术并不是专业人员或者老年人练习的专利,每一个人都与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武术健身的理解,通过活动为武术“正名”;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邀请一些武术专家、大咖来校进行交流,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武术的独到见解进行讨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发扬传统武术文化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练习武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武术所蕴含的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激励着中华民族,鼓舞着人们不断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增强自身实力来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同。武术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是相生相伴的,作为中华儿女,更容易体会到练习武术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武术的教学而言,不仅要在技能层面学会武术动作,还需要从精神层面注重武术的传承,教师应在武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创新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互联网+武术”的宣传中,实现多媒体、多形式的融合,真正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了解武术的精神内涵,发挥武术育人的内化功能,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武术的精神内涵,并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学校与社会之间可以形成有效联动,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深化与影视剧、网络媒体、自媒体产业、视频直播平台等的合作,提高武术运动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弘扬传统武术文化,让越来越多的群体参与进来,扩大影响力。

(三)加强武术健身作用的学术研究

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在古代人们就通过习练武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近代人们发现一些武术项目甚至能够降低某些特定疾病的发生概率,这些发现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科学、更清晰地认识其中的原理,医学领域与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要相互合作,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并致力于获得有价值的结论,为现代武术的科学发展和传承提供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还可将研究后确定具有强身健体功效的动作进行合理的汇编,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全民健身和体育教学的动作体系,并进行广泛的推广,站在医学的角度认识武术动作能够帮助群众,尤其是广大学生群体,更大程度上认同武术的价值与作用,这对于武术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未来应鼓励研究人员加强对武术健身效果的调查研究,降低人们对武术健身效果的不确定性,扩大武术在全民健身领域的实施空间。

三、武术专科院校课堂教学改革

(一)创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者所关注的,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的教学体制和环境,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相继提出了多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为教育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当今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武术专科教育还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逐步进行调整、更新和改革。例如: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武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并由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一些公开课的讲授,进行教学内容的交流互鉴,同时教师也应当将实际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增加实践环节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

如何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当前武术专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根据学生自身素质以及教学的客观环境条件,针对学生的学习阶段而具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将各种教学技巧和手段融入到教学工作中,选择正确的方式简化教学,创建交互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武术本质和特征的同时,注重总结和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可以在课堂中推广教授武术操《旭日东升》《雏鹰展翅》,因为这两套武术操比较简单易学,每套操均有九节,每节四个八拍,涵盖了中华武术的手眼身法步,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进去,并在武术操中学习武术的精神风格。教学中让学生以组队的方式进行分组练习,以学生互助的方式强化武术动作的熟练性,通过合理控制练习密度和强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武术操的内容,另一方面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武术操学习成为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改革教学模式

我国的武术专科院校承担着中华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发展武术,提高武术的国内与国际影响力,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对于优秀教师人才队伍的引进,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相关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秉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武术专科院校武术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充分利用情境、会话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选择地将传统的武术学习与新形势相结合,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领悟武术的内涵与精神。

在课前环节,教师可以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回顾,尤其是武术中的一些重点动作要进行二次记忆,学生通过在记忆曲线的科学框架内进行知识和要点动作的回顾,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中环节,要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用一节理论课来讲解重要动作和内在原理,第二节课要进行强化学习的实践训练,让学生一方面掌握标准的武术动作,另一方面也能清楚理论内涵,使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课后环节,重点让学生反复进行规范性训练,学校可以在学期中加入比赛、竞赛环节,以学生个体或者班集体为单位,进行武术比赛,利用比赛评比的方式,对赛事的参与者与成绩优异者给予不同程度的证书、奖品、学分甚至是资金奖励,提高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受到比赛奖励的激励,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武术比赛成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真正实现“赛中学”。

(三)增强课程针对性

武术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育,具有其独特性,教师在进行课程传授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征集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推进武术教育体制改革。例如:可以针对武术的观赏性以及竞赛性两个特点,分别开发与之水平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对于希望能够从观赏性的角度,快乐地进行武术锻炼的学生而言,可以教授其一些简单的动作,并组建武术表演队,通过集体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武术团队具备一定的演出能力,在各种节日活动与文艺汇演中参与武术表演,以此来动员基层群众广泛参与[10],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武术文化与武术健身的魅力。而对于希望能够在武术领域有所建树,切实提高武术本领的学生来说,可以为其提供一些高难度的进阶性武术指导,并在学校内组建一支武术竞赛队伍,参加一些武术方面的比赛。例如:学校间的武术友谊赛以及街道、社区内组织的一些武术健身比赛活动,让学生以个人赛或者团体赛的方式参加一些竞技比赛,一方面以赛代练,提升学生的武术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借此机会多与外界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考虑到武术在社区乃至全社会有着比较大的接纳度,可以将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内。武术健身在全民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武术教练欠缺、基础健身设施以及配套服务不健全等方面[11],很多群众虽然对武术感兴趣,但往往因为参与人员少、没有专业人员指导、自学困难、没有专门场地和设施等原因被迫放弃,这是十分可惜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是基层群众开展武术健身运动的保障,因此,可以针对当前武术在社会普及中所遇到的问题,将学校的武术教学成果与基层社区的需要相结合,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一些实践课程安排在社区基层,形成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动,或者借助学校的体育馆,或者是街道的武术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共同为武术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与展望

在学校开展武术运动是十分必要的,武术自身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了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有效举措。而且由于中华武术有着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的内容形式比较丰富,再加之限制条件比较少,因而比较容易开展教学活动。将学校教育教学与武术进行结合有着多重作用,能将武术融入体育教学中,满足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也能够发扬传统武术文化,加强武术健身作用的学术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武术健身事业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武术运动的健身效果受到大众的认可,但不同武术项目的影响程度和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尚不明确,缺乏深入性的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武术教学,我国的武术专科院校要承担起中华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逐步进行调整、更新和改革;二要改革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充分利用情境、会话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选择地将传统的武术学习与新形势相结合,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体系;三要增强课程针对性。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征集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推进武术教育体制改革。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动作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动作描写要具体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