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唱法中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对比探究

2020-01-09 15:56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羌族唱法原生态

邢 艺

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都是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各个民族在生存、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虽然都出自劳动人民之手,但是民族唱法则是结合了中国各个民族的歌唱习惯及爱好,形成了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歌唱技法,表现出情、声、字、腔并茂的特征,并且形体表现力较强,别具风格。同时民族唱法兼具戏曲、民歌、地方曲艺等元素,融入了美声唱法,具有浓郁的情感特征和民族风情。原生态唱法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的举行,一些来自民族地区的歌手登上舞台,对于传唱于民间的劳动或者是抒情歌曲进行演绎,风格清新,曲调干净,歌词朴实凝练,得到了评委的好评。从思想本源上来讲,原生态唱法是民族唱法的根,是民族唱法的精神本源。原生态唱法给人们带来的那种清新的感觉,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民族唱法无法企及的。基于此,就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进行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一、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本质及其概念形成

(一)原生态唱法的本质及其概念形成

原生态唱法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唱法,它是民族唱法的雏形,是接近民族或民间却没有经过过多修饰的唱法,呈现的是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音乐和劳动音乐,表现了很强的原汁原味的特征。原生态唱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在耕种、放牧、打鱼,甚至歇脚、娱乐、聊天时候的生活写照[1]。原生态唱法的歌词有着家长里短的亲切与质朴,有着对婚丧嫁娶的描述与倾诉,更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讴歌。歌词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精炼,曲调优美、婉转,且韵律十足。它所反映的是各个时期劳动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一幅幅画卷,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体现。原生态唱法在人类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已经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上千年,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而发展,但一直没有形成概念化的表述。直到2006年的青年歌手大赛上得以一放光彩,得到评委们的赞赏,“原生态唱法”的概念正式诞生,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力。

(二)民族唱法的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民族唱法也是源于民间,但经过艺术的加工与改造而形成的唱法。它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民间歌曲唱法、说唱艺术以及民族歌剧等演唱形式。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民族唱法既吸收了传统的戏曲、民间演唱艺术的精华,又根据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先进科学发声方法,根据中华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语言、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文化及其审美发展形成的。

1.民族唱法发展的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解放后,民族唱法开始从民间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随着音乐学院及音乐专业的开设,民族音乐的研究也渐渐地发展起来。学院化的发展,民族唱法的理论研究更加丰富起来,于是有了借鉴国外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兼容并蓄的发展,让中国的戏曲、民歌发声、说唱等形式与美声唱法结合起来,成功地移植了美声唱法中的技巧,让民族唱法更科学化。在这样的引导下,民族唱法的影响力开始不断地扩大,得到社会的认同,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良性循环,并涌现了一批民族唱法的歌唱家,比如才旦卓玛、鞠秀芳等,并产生了一批民族特色浓厚作品,如《草原之歌》《刘三姐》等。这些民族歌唱家让民族歌曲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为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民族唱法快速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岁月,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民族音乐的发展迎来了繁荣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军旅歌唱家为主体的民族歌唱队伍,李双江、彭丽媛、董文华、宋祖英、阎维文、蒋大为等等,让民族唱法得到了全面地继承与弘扬。在他们的努力下,民族唱法得到了世界音乐界的关注和认可,形成了音乐艺术里的一个独立的流派,有着很强的民族色彩。著名的作品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等,在这个时期里,民族唱法的特征基本上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体现,声音明亮纯净,音域宽广,吐字清晰准确,情感内涵充沛,音色优美,演唱轻松自然,风格优美,基本上确定了民族唱法发展趋向。

二、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同点

近年对于原生态唱法的研究中,学者更多地是把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进行简单地对比,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出两种唱法的相同渊源。探析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点,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而产生一种质朴归真的风格特点,同时对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是一种从属关系,原生态唱法从属于民族唱法,是民族唱法的初级形态。同时两者都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有着如下的一些相同之处。

(一)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民族本源相同

从民族唱法的本源来看,民族唱法融合了戏曲艺术以及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歌唱的内容也是取材于民间,特别是对劳动人民的颂扬,对中国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颂扬,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点。中国的民族声乐离不开生活的实践和体验,离不开对人们生产场景的刻画和阐述。比如歌剧《小二黑结婚》的第一场《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歌剧《小二黑结婚》是1952年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当时是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的老师集体改编,这个歌剧诠释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对青年男女不甘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要求自由恋爱,并且反对父母包办婚事的故事。该音乐保留了山西民歌、山西梆子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了地方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点。

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主题和精神都是一致的,都是源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通过歌唱的艺术来表达生活中的情绪和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事物的赞美。比如在青歌赛上获得评委赞赏的《羌族酒歌》,以多声部的演唱手法折服了所有人,突出了羌族民歌优美、深情、婉转的特点,旋律及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情节曲折质朴,节奏跌宕起伏,有一种原始古朴的风格,反映了羌族人民的民风习俗、生活劳动、生活情绪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内涵,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展现了羌族鲜明的民族个性和特色,向人们展示了这个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的民族风情。

因此,从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主题和精神上来看,其民族本源是一致的,特别是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因为生存环境以及发展历程不一样,产生了不一样的民族文化,这就有了更多的原生态唱法。原生态唱法个性鲜明独特,同时也给民族唱法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空间。

(二)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都追求声音的完美

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在声音的追求上都要求有完美的体现,并且要求能掌握正确歌唱技法。追求声音的表现力与穿透力,演唱时都会注意音色上的明亮,对气息控制讲究技巧,能在气息上保证歌曲的连续性,体现出音乐的艺术魅力。民族唱法在表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情感内涵的时候,要求声音在表达过程要有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能在吐字发音的时候做到清晰真切,特别是要把握山西民歌的一些唱法,通过字重声轻,有感情地吐字咬字以及漱音的运用,比如元音变形以及归韵,在演唱“粼粼”“莹莹”“洗衣衫”“没敢靠前”“好青年”等词语的时候,融入山西的语言特点,把尾音归在最后一个汉字的拼音ing和an上,让歌曲的民族风格突出,地域文化鲜明,情感真切,更有生活化的气息,把山西乡土风情体现出来。而原生态唱法中,如羌族民歌,这些源于生活中的歌曲多是使用本嗓进行歌唱,所以没有太高的门槛,没有陕北的高腔和内蒙的长调感觉,始终以哼唱为主要的表达形式,每唱一句,都要进行结尾收声,在声音上追求完美,情感表达上相对更直白一些。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总例数×100.00%。每周定期给患者测量2次,病变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且血糖水平升高认定为进展;病变两径乘积缩小小于50%,增大小于等于25%,持续1个月以上且血糖水平无大变化认为稳定;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50%,其他病变无增大,持续1个月以上且血糖水平得到缓解认定为部分缓解;肿瘤完全消失且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超过1个月则认为完全缓解。②观察两组KPS评分。1.4统计方法

(三)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心理情感有共同特点

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有着心理情感上的共同特点,通过高昂的情绪和有力量感的声音来完成演唱。比如歌剧《小二黑结婚》的第一场《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出场的时候小芹是在村头的河边歌唱的,表达的是对民兵队长小二黑真挚的感情。整首曲子可以划分为三部分,从不同侧面表现出小芹的形象和她内心独白。第一个部分,从头开始到“背着俺的爹娘来洗衣衫”,演唱过程中曲调优美、旋律飘逸,充分刻画出了女主人公可爱、淳朴的形象。第二个部分,从“你去开会的那一天”开始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的回忆二黑哥去县城开会,父老乡亲们热情欢送的场景,诠释了女主人公对二黑哥真挚、纯真的感情。第三个部分,作者利用女主人公的梦境,侧面展现了二黑哥打鬼子的勇敢机智,树立了小二黑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组织抗日的伟大形象。整首歌曲的内心表达非常丰富,从开始的旋律优美、愉快,思念小二黑的时候,感情波澜起伏,整个曲调都有所加快,旋律跳动,把女主人公的骄傲、自豪等内心感情表达得栩栩如生。同样,羌族酒歌、劳动歌是羌族原生态唱法中最具代表的乐曲,因为其独特性,被羌族人代代口授相传,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它承载着羌族人民文化艺术生活的发展史,记录着羌族人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和风土习俗。

(四)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呼吸共性

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都要求演唱者要有完美的音质,所以在运气发声上就有严格的要求,演唱者一定要能正确地运用和控制自己的气息,达到连贯的效果。歌唱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这是歌唱的基本功,也是演唱过程中发声的动力。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沿袭了民歌的唱法,后者艺术处理上少了一些,都是利用大嗓音完成演唱,这种演唱方式能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情感丰富也会让人感到非常亲切。两种唱法都要求声音明亮,在歌唱的时候语言清晰明快,演唱风格自然,并且要求情感内涵丰富,达到一种声情并茂的效果。因此,都需要通过气息进行控制,以达到高音发声,实现持久连续的歌唱技巧。

通过以上的分析来看,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共性,因为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都源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因此在气息控制、情感体现以及声音体现上都有共同点,以中国民族精神以及传统文化为主要表达内容,通过不同的唱法表达一样的精神和情感内涵。

三、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性

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差异也是相当明显的。民族唱法是融合戏曲元素,同时把美声唱法以及流行音乐也融入到唱法中来,形成了一个兼容并蓄的声乐表演技法,通过博采众长实现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在演唱上民族唱法有很强的声音修饰性,情感表达艺术化成分突出。而原生态唱法因为是通过歌唱的形式对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感触进行声乐体现,比如羌族的歌声一直唱响在农田里、在饭桌上、在篝火前,羌族人民始终和歌声相伴,无论是耕地的时候对着牛,采摘的时候对着树,走路的时候对着山景,劳作的时候对着田野,还是生活中的娱乐、喝酒、刺绣等等,都会有感而歌,让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无奈与惆怅都寄于歌声中。这些原生态唱法更多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受,是有感而发,在唱法上更加自然真实。因此两者之间还是有许多差异的,有不一样的艺术表现细节。

(一)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演唱技巧的不同

民族唱法因为浓缩了各个民族的民歌艺术表达方式,所以在继承与创新上民族唱法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民族唱法充分地体现了真声所带来艺术魅力,发挥人声各腔体的作用,形成艺术表达过程共鸣效果,同时追求高位置共鸣,通过控制气息来实现咬字清晰,声音明亮,发声圆润通畅等的艺术表达效果。这种艺术处理让民族唱法体现了音域的民族风格与特点,并且声音在多腔体的作用下有了更好的可塑性。民族唱法还会根据题材的不同,对民族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充分地融合,让民族唱法的民族特点更加突出,形成不同的唱法。而且不同的人,因为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对语言声乐的表现力把握不同,同一首歌曲,同样的民族唱法,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意境和感受。由郭兰英诠释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音色明亮、直白、宽广,运用各种手段,比如强弱对比、滑音、节奏的变换等,把小芹等小二黑归来的那种热切盼望却又害羞的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由彭丽媛诠释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在演唱基础上有了大胆的创新与突破,不仅音色明亮优美,吐字清晰,在连贯的气息运用上,真假声的统一,使声音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由贯通。民族唱法的可塑性更好地融入了民族和民间文化,融入大量的生活元素,形成鲜明民族风格。

(二)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声音上的差异

民族唱法讲究吟唱,这种唱法讲究的是气与字的结合,同时要表现出气与情的融合,通过吟唱的方式表现出民族唱法的那种悠长的声音表达艺术。通过吟唱让民族唱法有一种声音圆润、发声自如舒展、吐字清晰、唱腔饱满、行腔流畅、圆顺的效果,从而实现民族唱法艺术魅力。比如《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曲调飘逸流畅,演唱的时候要求演唱者感情到位,声音要细致、亲切、羞涩、柔和,可以充分表达女主人公小芹思念二黑哥的害羞及单纯的心灵。要求声音位置比较靠前,唱高音的时候,声音要全部集中到头部,不需要太多的共鸣,声音要轻巧灵活。民族唱法要表现出气与情的融合,通过声音和节奏的把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对作品背景的深刻理解,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突出《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带来的朴实、清新的感觉,从而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就被这种声情表达吸引住,并能形成更好的欣赏兴趣。

原生态唱法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生产劳动,因此在声音上有一种质朴醇厚的感觉,没有经过加工,没有艺术处理,声音鲜亮通透,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特点。特别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原生态歌手所表现出来的音域是不一样的,感染力也不一样。同时会因为作品内容,声音上也有所区别。比如羌族民歌中苦情歌较多,反映了羌族人民在生存繁衍中与灾难进行斗争的苦难生活。苦情山歌更多地倾诉个人的忧怨,一般是在户外山野间自己排解自己的惆怅,向大自然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楚。这类山歌与劳动歌就有一些区别了,情真意切,丰富的情感融入,让苦情山歌充满了悲凉的味道,听者无不动容。苦情山歌音调音域较宽广,节奏自由,唱词直朴,真切痛楚,声声泪下,曲调缓慢而低沉,委婉悠扬。这是原生态唱法的声音真实与自然特点的体现。

(三)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音准和节奏的差异

民族唱法中对音乐作品的节奏要求特别严格,即使歌曲中有节奏比较自由的乐句或者号子,也是整首作品的引子部分而非结构内部。此外,民族唱法还要求演唱者清晰地、精准地唱出每一个音符,使民族唱法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而原生态唱法中的大部分音乐作品讲究的都是即兴以及自由发挥,很多少数民族山歌都是由演唱者自己掌握节奏和韵律,没有固定的节奏而言。原生态唱法在音准方面还存在着上滑音、下滑音以及偏音等,会因为演唱者自己的个人喜好升高或者降低四分之一的音,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以及民族特色。

(四)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民族唱法在创作上采用民族民间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处理,经过专业的词曲作家进行谱曲创作,把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形成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格,同时融入创作者的思维和个人情感,提升作品的内涵。歌曲《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保留了山西民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和河南梆子的艺术表现手法,让这首歌曲产生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同时这首歌曲还借鉴了戏剧中板腔体的结构题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所以更加突出了民族文化特点和地方文化特点。

原生态唱法的民歌都是自然生成没有艺术加工和处理的,是在生活中传唱形成的,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天然质朴,通过原生态唱法演唱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比如羌族劳动歌在羌族民族语言中称“直布勒惹木”,是羌族人民以农田劳作为平台所衍生的一系列歌曲,积肥、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背运、撕玉米、打场等劳动中所唱的民歌,都可以称为劳动歌。羌族人民喜欢喝酒,他们有自己酿制的酒,并用唱酒歌的方式来欢迎远方来的客人,尽兴是喝酒的主题,酒歌自然也要唱到尽兴。这些歌曲都是原生态的,自然而然地出现在生活中,被自然地传唱,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没有艺术加工的痕迹,由心而生。

四、结束语

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都是源于民族和民间的素材,两者有相似的民族风格,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情感内涵丰富,主题鲜明。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又因为艺术处理不一样,所以表现出种种差异,民族唱法有着鲜明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体现,而原生态唱法直接表明了艺术源于生活,歌唱生活精神内涵。可以说民族唱法是原生态唱法经过“琢磨”后的一种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并上升为“民族”的概念。但是原生态唱法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历史,其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才让其传唱至今。因此,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均属于“民族唱法”,只是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一些差异而已,一个艺术风格鲜明,一个返璞归真。

猜你喜欢
羌族唱法原生态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回归“原生态”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