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美育渗透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

2020-01-09 16:14耿云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创美育个体

■耿云霄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14年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2019年6月,《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意味着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良序发展制定了长远持续的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要经济引擎。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应承担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依照创意产业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将美育的熏陶与引导功能,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一、文化创意人才的素质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文化创意人才(后文简称文创人才)需具有差异化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化的素质特征。

(一)追求独特的创造自由

从创意的来源、性质来看,审美(文创)产品的创造过程带有强烈的个体自由的特质。文创人才通过对个体梦想创造、符号表达和情感体验来进行文化创造活动,创造过程贯穿着个体的情感逻辑和自由表达。情感逻辑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发生的非逻辑性,更注重情感体验的内观和外化,以个体的主观体验性为重要感受。在文化创意领域,个体情感体验带有主观性特点,可以丰富创意产品的独创性、趣味性,是个性化创造的重要推动力,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性色彩。主观化、个性化的情感体验需要在自由表达的环境中进行深层的自我探索,自由创造、自由表达的宽松环境能真正激发个体创意的能量。

(二)复合性知识能力结构

与普通技能型人才相比,文创人才在文化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融通性要求更高,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以实现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发掘的主观能动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超门类的产业形态,带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特点,需要依托科技与艺术的紧密配合来实现情感体验主观性的符号化和表达情景自由化。文创人才应该扎根现实,培养较高层次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同时掌握较高水准的学科知识,对相关学科周边的各类资源有一定的熟悉和整合能力,为个体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专业技术保证。

(三)流畅性团队合作能力

文化创意行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的行业,极其依赖个体人脑和人的心智能力的创造活动[1]。以一个有意思的创意为起点再到赋予经济价值的市场化行为,涉及到从创作制造到市场推广销售的许多领域。愈加细化的社会分工和体系复杂的产业链客观上凸现了个体的群体属性和合作能力。在文化创意活动的不同阶段,文创人员需要时刻胜任团队内外部合作要求,要具有流畅的组合—分散—重组的团队角色塑造能力,能灵活切换个体与团队的关系,保障个人(团队)创意项目落地,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二、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认知

文化创意产业与审美经济联系紧密,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是服务本身不以使用满足的传统消费观为目的,核心价值在于产品或服务的情感满足属性,即以人的审美体验为卖点,具有鲜明的审美因素作用。要培育符合现代审美经济需求的文创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对传统审美教育思路进行变革调整,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初衷。

(一)重视原生体验激发的情感逻辑与自由表达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审美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带有体验经济的基本特点。文创产品提供的经济价值不以传统的物质满足为主要卖点,更多的是通过创意、美感等因素寻求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性,附着共通性的审美情感。从文创产品的起点来看,它是文创人员真切自身感悟的外化形象,承载实现个人(团体)的梦想。梦想的特点就是不受逻辑规范的情感性,是内心真实的自由表达,因而情感的逻辑和自由的表达也就成为梦想产业的重要特征[2]。

王国维认为:美育即“情育”。情感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文创人员更愿意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为线索实施创意活动,推动个体进行体验、主客交融,进一步挖掘客观内在美的因素和体验价值,通过与个体的认知活动相结合产生持久的创造驱动力。在唯逻辑的科学活动中,情感的地位被各类公式、哲学判断所消解,情感需要服从理性。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创造力,除了传统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更多的原因是稀缺的审美经验导致学生的情感逻辑发展受阻。在快节奏的个人成长中,“机械复制”成为学生最方便快捷的选择,而情感体验中最重要的主观性却受到学生的冷落。

爱因斯坦认为:“感情与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3]”。美育是个体情感激发的催化剂,它能广泛渗透在个体带有主观体验性的认知活动中。“游戏”是美育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游戏活动中的去标准化自由表达和无功利性质的审美追求是对原生情感最佳的激发要素,通过特殊的情景制造,蕴含了个体高雅、持久、强烈的情感唤醒,使整个活动都带有个体审美倾向的色彩,是一种对美的感受和追求的能动体验。

(二)重视文化消费中经典符号的解构与演绎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贩卖”以情感共鸣为卖点的产品或服务。但实际而言,个体的情感体验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主观性的感受具有排他性和不可重复性。文创人员主要通过生产和出售能产生共情潜力的符号,使消费者在消费符号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享受。文化消费中的情感体验,其实就是通过一定的符号(包括仪式)对自我深层结构的深入(审美)或反复(游戏),以实现精神的回归[2]。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电视影像这样的传统媒介产品,还是数码动漫等新兴产业,所有资本运作的基础就是优良的产品[4]。而文创人员的产品创造过程往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需要解构与演绎一些传统经典符号,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经久不息的经典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形象和图像记忆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成为中华民族共拥的精神财富,沉淀为具有中国特征的文化符号与资源。这些带有中国特质的传统故事为文创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母题”。近几年,中国动漫史上出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等一些成功的IP,能较好地完成现代语境下的新符号形象与共同的深层审美情感的关联。深入人心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满足了特定群体对共同心理深层结构的情感共鸣,是一个民族最简明的信仰表现。在美育活动中,要将探讨经典符号内涵与外延作为文创人员的必修课,从中需找出共通的“母题”,搭建与特定群体深层心理结构相契合的情感共鸣之路,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生命力。

(三)重视宽松“造梦”环境的塑造

以传统学科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区分标准的现状依然是当下各个高职院校客观存在的现象。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导致文创人员出现“窄口径”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广泛的学科间融通能力弱化现象。重技能轻人文、重概念轻实践的职业教育导向,在提高文创人才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情感体验的缺失。缺乏共情和情感迁移的能力,对个人的情感表达产生了严重干扰。审美“能提供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刻板,尤其是理论和实践的理性主义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的救赎[3]”。“顿悟”、直觉等灵光乍现式的思维活动,能给个体带来极其享受的高峰体验,使潜藏在无意识深水区的创意与出乎意料的机会通过非逻辑性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更纯粹、更本真地表现出个体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诸多有活力、无拘束和无功利追求的心理要素自由组合,就如同跳动的火苗,燃动了厚积薄发的创造性灵感。

审美经验缺乏、审美能力不足是很多学生普遍存在的短板。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的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是标准化、模式化的生活环境,许多匠气有余,而灵气不足的现代景观对个体的审美体验会产生一定的束缚。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亦是天赋的能力,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是人类美育活动的开端。我国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在其所著《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提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学生们应该贴近和感受大自然对美的孕育。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琴瑟和鸣的四季变化以及经历悠久历史生存至今的多样化物种,都为个体的审美体验提供了最朴素,却又最生动深刻的对象和素材。脱离理性主义的桎梏,个体的创造天性得到极大的释放,在介乎混沌的自我意识中畅游,以往可能被压抑的创意元素就可能从深层的心理图式中得到激活,在一些看似偶然的环境中显现出来,为个体提供较高的创造驱动力。

三、高职院校创意人才培养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浙师大校长梅新林说:“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传播为手段,这是学校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新形势的应然之举[5]”。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美育的独特功能,为培育高素质的文创人才提供内涵建设的平台。

(一)优化人文环境,实践“网络+视觉”的美育新方式

美育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人”,校园内与人文性相关的诸多要素,包括软硬件设施等都是美育活动的有效传播载体。高职院校要始终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观,丰富学校的人文教育资源,在校园内形成能引导个体发现美、感悟美、追求美、实践美的人文环境。当校内所有人都拥有人文素养,学会尊重关心身边师生,感悟理解专业精髓,追求践行匠人情怀时,校园美育就已成功大半[6]。

在互联网经济下,美育教学方式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转变。通过对一些网络流行语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剖析美育中的情感色彩。例如:“跪着看完+某个人或事件,请收下我的膝盖”,其网络语义是指个体在遇到能力突出的人物时表现出来的敬仰之情,是日渐流行的“网络+视觉”词语组合形式,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画面感。随着国内“5G”技术的普及,内容多样的“云播”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开放性、互动性和自由性的网络化立体空间给创意人才的交流带来此时此刻的即时感受。高职院校可以将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摄影技术中的光影表达,网络小说中的构思与创造等一些艺术表现形式,用网络流行语境和符号规则进行加工创作,借用表现手段多样、内容丰富的影像视觉艺术来培养文创人才的创造性想象和审美情趣,以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需求,亦是“读图时代”下美育教育方式的必要转变。

(二)激发社团活力,发挥美育的“游戏”育人功能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体系中最具活力的单位,为学生实践个体创意能力提供了轻松的环境。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众参与型的带有娱乐竞赛性质的学生活动,例如“校园歌手”“校园辩论赛”等活动;另一种则具有一定的群体限定,是以兴趣和共同爱好为“门票”的小众化社团活动,例如COSPALY、街舞团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最能体现当代学生强调个性、追求表现的时代风貌,是高职学院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

文创人才在“游戏”的情景中,由原初体验激发的“差异”和“个性”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了丰富营养。以学生为主体和主导的社团活动,带有“游戏”的形态。将美育融入“游戏”情景中,要注意氛围的熏陶以及个体的情感体验与角色成长。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音乐、美术、舞蹈等直观的艺术审美活动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期待和表现欲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游戏化的艺术审美体验,为文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反复尝试、反复试错的宽松环境,无功利化的参与动机和去统一性的评价机制,能帮助个体通过在对“自有作品”反复咀嚼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个体角色的理解,触发创造过程中的审美因子。

(三)加强资源统筹,从“封闭型”向“开放型”模式转变

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创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跨学科师资力量匮乏、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利用社会资源参与教学的意识淡薄,存在教育“孤岛化”现象。

第一,对内开放,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鼓励学生与教师的“双流动”。打破学科藩篱,形成跨学科、跨专业门类的新学科体系。文创人才的培养涉及到设计、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客观上也要求文创人才利用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资源。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同时具备“艺术、技术与文化三要素”者寥寥,难以将审美精神和艺术技法表现在有物质载体的作品中,实现创意的实用性[7]。教师与学生的“双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样化信息的交流,教师通过互动学习,突破学科视角局限;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学习、主动获取交叉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对外开放,吸收社会优势资源,构建多元化文创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的文创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以及利用好社会公共资源,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要将社会优质资源纳入学校文创人才培养的框架中,将“课堂”延伸至校外,挖掘身边可用的、更高层次和水平的美育形式,带领学生走入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实体教育场所,启发学生对美的感触力和创意热情。

第三,搭建校园创意市集,为学生的创意萌芽实现提供低风险的实现平台。校园创意市集的商业形态比较初级,产业链也比较简单,一般以个体或团队的设计创意为核心,最能体现相关人群对美的追求的具象化过程,也就是个体最初原创意象的实体化、对象化过程。针对创意人才培养实践性不足的现象,校园创意市集为学生验证自身创意的水准提供了验证平台,通过接触“消费者”找到创作的市场价值,增加组织协调能力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意热情[8]。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在培训、咨询、评估、扶持几个方面做好对校园市集的平台搭建工作。

猜你喜欢
文创美育个体
陶溪川文创街区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