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牧民帐篷装饰文化与审美心理

2020-01-09 18:41董建民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牛毛游牧牧民

石 蕊 董建民

(西藏民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一、研究背景

游牧文明从几千年前延续到现在,足以说明它是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最相适应的。在草原生活的人们长期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相处,与干旱、寒冷的草原气候较量,这是他们的必然选择,也是对草原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在青藏高原一带,藏族牧区几乎占藏地区域的2/3[1]。辽阔的自然地理环境供养了遍地的牛羊,也使大量牧民得以繁衍生息。卡扎诺夫认为游牧民的形成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定居的动物饲养;第二个阶段:半定居的畜牧业;第三个阶段:专业牧人饲养或远处草场放牧;第四个阶段:半游牧化与完全游牧化。”[2]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藏族牧民选择了结构简单、易搭建且易于搬迁的帐篷作为居所。对于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来说,牧民帐篷是保障安全、服务于生活的住所,也是藏族牧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外化、一种载体。

这种居住文化因藏族聚居区所在地域的不同略有差异,但基本都是从最原始的以鹿、虎、豹等动物皮毛做帐房为雏形,发展到以动物皮、毛毡、布等为材料搭建的居住帐篷。这种建筑体系逐渐成熟并延续至今,在现代化文明的冲击下,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二、帐篷类别及装饰

(一)黑白帐篷

原材料的不同和帐篷形制的差异使得帐篷种类更加多样。在传统牧区,常见的有以牛毛为材料的黑帐篷和供远行用的白帐篷[3]96-98。黑帐篷的形成与牧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它的基本特征在游牧文化演绎的过程中较为稳定。牛毛帐篷由棚顶、四壁、横杆、撑杆、橛子等部分构成,帐篷的骨架搭建好之后,牛毛所织的氆氇就等同于土木混合结构中的屋顶和墙体。牛毛帐篷抗寒保暖、防腐性强、结实耐用,它的这些性能恰好可以适应高原地区寒冷多变的气候,是藏族牧民智慧的结晶。藏族牧民将最淳朴的山神信仰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模式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表达在居住文化上,而帐篷便是承载这一文化的载体。白布帐篷比黑帐篷更轻巧便携,适合节日庆典、演出活动、远行等。白色帐篷也像草原上的白云般流动性较强,它的使用范围不局限于牧区,农区和城镇居民也有使用。

(二)建筑装饰图案

艺术与美的基本法则,都是从自然物质世界和现实的实用性能上产生与提炼出来的[4]85-87。牧民将他们的山神崇拜和宗教信仰体现在了帐篷装饰上。装饰图案也同寺庙和其他藏式传统建筑的图案一样,彩绘或镶嵌于帐篷上。图案与纹样大致分为植物类、动物类、文字类,较为常见的如八吉祥、忍冬、祥云、宗教符号等图案。由于自然环境和建筑材料的限制,牧民的黑帐篷上几乎没有或少有装饰图案,白色帐篷顶部与护围衔接处会像寺庙的边玛墙的装饰形式一样,镶嵌蓝、红、黄等颜色进行装饰。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吉祥八宝、护法神兽、六字真言等图案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白色帐篷上。

三、装饰风格与审美

(一)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

藏族人民生活的区域平均海拔在4 000 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多变、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5]。在这样寒冷多变的自然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与火息息相关。灶火对于藏族而言如同一个城市的符号,承载着牧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火灾带给牧民的灾难也是不可估量的。正是这种靠天养畜的草原特征,塑造了藏民族面对灾难的韧性和对火灾的谨慎性。灶火位于整个建筑空间的中心位置,除了方便生活外,还出于安全的考虑。中心位置在人的视野聚焦点上,若有风吹草动会即刻引起关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火灾和损失。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辽阔的草原上,分散而居的生活状态是牧民的真实写照。互补心理是渗透在建筑中的一种心理。江南草木繁盛、莺红柳绿,故他们的建筑风格是粉墙黛瓦,建筑色彩是淡雅的。在草原上,牧民通常都相对独立,这种互补心理内化到建筑布局上,就是他们需要火一样温暖的互动。处于帐篷中央的灶火是草原环境下的生活需求,也是一种推动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精神需求。结合牧民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火成为他们居住文化中重要的空间信仰。

(二)游牧文化和民族审美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牧文明的起源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游动是游牧文化最大的特点,它影响了藏族社会的物质文化和包括法律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使游牧民族形成一种热情开朗的性格,他们自由奔放、说走就走的心理特征塑造了他们最单纯质朴的审美风格。另外,居住地点的稳定性决定了装饰的多样性,寺庙、庄园等建筑装饰的细致程度展现了藏民族审美的强烈的色彩感知力。在牧区,居住地点的不断更替限制了他们的装饰范围,但这种简单的牧民帐篷却体现着一种尊重自然的意识和遵循来世说的虔诚信仰。这种意识映射住所中,便形成了一种简洁淳朴的审美风格。

在藏族社会中,牲畜被视为仅次于土地的财产,其所有权的确立受到了高度的重视[7]。由于草场所负荷的牛羊数量是一定的,出于长远考虑,游牧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这维持了草原的生命力,扩充了牛羊的数量,也保障了他们的财富。这种流动性决定了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建筑作精美的装饰,因此形成了一种简单的建筑风格。

(三)建筑材料及色彩

对游牧民来说,牛羊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被视为 “可以行走的财产”。他们将物尽其用的生存哲学发挥到了极致,牛毛就是他们帐篷的主要原材料。在冬季,出于保暖的考虑,牧区藏民的帐篷使用牦牛毛编织,因而呈现黑色和深棕色;到了夏季,则将白色作为基础色,并在周边镶嵌蓝色或是其他颜色的花纹[8]。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影响着建筑色彩的丰富性。氆氇是用牛毛织成的,牛毛厚重且坚硬,不能同布匹一样染上其他颜色,这使帐篷保留了牛毛本身的颜色。帐篷的色彩既暗合了藏民族的黑色崇拜心理,又与藏族牧民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吻合。藏族同胞喜欢用艳丽的色彩,红色、褐色和黄色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基色[9]。白布轻盈柔软,易于染色和镶嵌动植物图案,绚丽多彩的红、黄、白、蓝、黑装饰色彩将帐篷渲染得如同将蓝天、白云、绿草相互交融在一起。色彩的明艳与跳跃性也是藏民族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真实写照。如果说金与铜塑造的寺庙建筑装饰彰显着一种金碧辉煌、等级森严的贵气,那么牛毛和布匹帐篷则传递着一种亲切的自然气息和粗犷彪悍的审美心理。

结语

帐篷是牧民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装饰彰显了游牧民族独特的地域风情和审美文化。牧民在辽阔的草原上分散而居的生活特点,促成了藏族牧民帐篷以火为居住文化的空间信仰;物尽其用、就地取材的生活习惯,塑造了藏族牧民帐篷简洁淳朴的装饰风格;逐水草流动的生产特点,使牧民在帐篷搭建过程中形成了粗犷彪悍的审美心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牧民帐篷在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风格上发生了一定改变。例如,受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子女受教育等因素影响,藏族牧民帐篷所使用的材料更加多样,直接影响了建筑装饰风格和审美心理。为使藏族牧民的帐篷文化在被逐渐忽略的趋势中得到重视,本文从自然环境、建筑材料等方面分析建筑装饰背后的文化内涵,旨在为新的牧区建筑改造或帐篷酒店、文创产品这些与时代接轨的产物设计提供一定的藏元素参考,并使其审美心理与建筑特征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找到新的传承契机。

猜你喜欢
牛毛游牧牧民
牧民歌唱冬奥会
都市游牧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多元游牧
商人买马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