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加速阀”

2020-01-09 23:41杨宇航农业科技报社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流芳晚稻早稻

文/杨宇航 农业科技报社

近段时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强降雨过程,使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生产受到什么影响?相关部门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供给?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洪水过后 农技人员忙碌在田间

唐区林是湖北省黄石市蔬菜研究所一名农艺师。7月初至今,该市农业农村局共选派了种植、畜牧、水产、农机、沼气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6个领域的专家和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当地恢复农业生产,唐区林就是其中一员。

遭遇连续强降雨,大冶湖水位居高不下,湖边的汪仁镇王贵辰昌家庭农场积水排不出去,从7月4日开始,连续十多天,30亩的黄桃树和15亩的辣椒、西瓜都受了灾,积水最多时达到了20多公分。

“2016年种植,2019年开始结果,产了五万多斤,今年估计一万斤都没有。”对于农场主柯学农来说,树上的果子本来长势喜人,一场洪水过后,却忧从中来。

“你别灰心,树还没有死,松松土就行。”唐区林拍着柯学农的肩膀,指着一棵叶片枯萎、较为低矮的黄桃树说,“果园过了水,地下水位抬高,根系丧失了吸收和传导能力,加上这几天的大太阳,就容易造成急性枯萎。”

树木需要疏松土壤,还需要使用叶面肥增加营养,对于农场内其他受损的蔬果,唐区林也给老柯提了建议:“抓紧时间除草、平土,种点速生的小白菜和苋菜救救急。”这个季节,这两种蔬菜平均20多天就能上市,正好适合灾后补种。

汛期,唐区林时刻关注着天气,每天和受灾的沿湖生态园保持着联系,并提供应对建议:空荡荡的草莓棚,需要盖上塑料薄膜、洒水,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香瓜田淹了水,需要尽快腾空,抢种冬瓜、辣椒和小番茄……

“送种子,到田间” 抢育秧苗争季节

7月29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芳乡流芳村稻田里一片繁忙,农民们正抢育晚稻秧苗。7月初,湖口县遭遇持续强降水,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县乡两级及时组织农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抢抓农时早稻翻秋,发展粮食生产,降低灾害损失。

“这是流芳乡灾后生产自救集中育秧点,主要是流芳乡5个受灾比较严重的村,部分村组已没有育秧的地方,乡政府依托家庭农场,利用水淹稻田。两天前,乡政府组织人员围堰排水。这里共有30亩,其中20亩机插秧,10亩手插秧,可以满足2000~3000亩灾后生产自救的用秧问题。”湖口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小青告诉记者,现在灾后生产自救特别是晚稻生产季节紧,种子上采用早稻翻秋种,它的生育期缩短到90天。所以要求全县的秧田都要在两到三天内把晚稻秧育下去,确保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

同时,湖口县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机插秧的每亩补助1000元,育手插秧的每亩补助500元,从而调动了农户灾后生产自救的积极性。流芳乡种粮大户徐宇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共种了600亩,淹掉了400多亩,现在抢种晚稻,争取把损失减小一点。

目前,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湖口县已调拨了44200斤早稻和早杂种子,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该县积极谋划灾后生产自救,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大户主体、农户参与的方式,抢抓农时忙抢收、忙育秧,洪水退到哪里,晚稻就播种栽插到哪里,确保8月10日前全县完成2万亩晚稻补种任务。

恢复灾后农业生产 自救有条不紊

周卫国是武汉周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九沟村流转了1000亩农田,进行稻虾养殖。这个月本是晚稻移栽后快速成长的时期,但是日前的强降雨给农田带来了严重内涝,导致稻苗不能存活,这一切,让周卫国心急如焚。

“7月6号后,已经种下去的谷和栽下去的秧全部绝收了,全部淹死了。”周卫国揪心地说道。为了保证水稻正常生长,7月25日前要插秧种植,可农田内涝,渍水暂时无法排出,如何在7月25日之前种植水稻,成了周卫国的心头之急。

在武汉市农科院与蔡甸区农村农业局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周卫国采用了秧盘种植的办法,进行及时补救。据了解,秧盘种植可让秧苗在秧盘内正常生产20~30天,生产缓冲期将近一个月,不耽误生长季节,等水退了再把秧苗播到地里即可。

据了解,蔡甸区水产业种养殖面积共17.5万亩,截至目前,受灾面积达11万亩,其中已报审保险24610亩,总保额达1.89亿元。目前全区正积极指导农户采取多种措施,投入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

“对于水毁设施,积极组织渔民进行修复;对稻虾种养采取排秧和撒秧;对虾稻种养池塘水草死亡情况,已组织养殖户进行水草移栽;对溃口和漫溢的虾蟹池塘,为避免池塘荒芜,目前已与市水科所和相关的苗种基地取得联系,采取每亩补放30斤大规格虾的方法,以保证明年的虾苗。”蔡甸区农村农业局水产高级工程师邓承道表示。

“米袋子”“菜篮子”灾后重建“加速度”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持续的强降雨,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份一些地方农业灾情比较重。

据农业农村部工作组实地调研和专家分析,洪涝使一些地方水稻生产受到影响。部分地区早稻灌浆不足、收获受阻,持续阴雨寡照造成中稻生育进程偏慢,强降雨也影响双季晚稻适期栽插。

蔬菜和果树种植受到不利影响。一些地方桃子、葡萄等果园受淹,果实裂果甚至落果,短期供应量减少。持续强降雨还造成局部蔬菜大棚损毁,农田被冲毁。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数据显示,受南方暴雨、北方夏菜主产区强对流天气影响,菜价连跌3个月后出现上涨。6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03元,环比涨3.3%,同比涨5.2%。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尽管局部洪涝灾情较重,但当前种植业总体平稳。夏粮丰收到手,早稻由于面积增加较多、总产仍有望丰收,秋粮作物长势好于去年;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处于夏秋生产旺季尾期,高山高原高纬度地区夏秋蔬菜逐步进入采收旺季,供应有保障。

猜你喜欢
流芳晚稻早稻
早稻迎丰收
晚稻帖(外一首)
名人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名人
名人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