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德译本对联翻译比较研究

2020-01-10 03:36郝珍珍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库恩目的论译本

郝珍珍 刘 颖

(1.大连外国语大学 德语系,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外国语大学 比较文化研究基地,辽宁 大连 116044)

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和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德国翻译家弗兰茨·库恩的节译版《红楼梦》(1932)曾在欧洲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而后出现的法、意、匈、荷等译本均是在此译本基础上的转译。进入21世纪,由汉学家史华慈、吴漠汀合译的《红楼梦》(2006)作为该书的唯一德语全译本,与以往译著相比,更加忠实于原著。

一、理论概述

功能目的论由功能语言学派学者弗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中首次提出。目的论的基本概念是强调翻译的互动和语用特征,认为目的语文本的形式应当首先由功能即目的语语境中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译者应该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目的语文本意欲达到的目的。简而言之,生成目的语文本时,目的决定方法。在目的论的翻译中,译者可以根据特定的读者对象,决定采用直译、意译或是编译的方法。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译文不可能和原文的各方面都保持一致,要么有所保留,要么有所改动。保留多少、改动多少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

二、译本介绍

本文选取《红楼梦》的两个德语译本,一个是汉学家弗兰茨·库恩于1932年完成的《红楼梦》节译本,另一个是史华慈与吴漠汀合作翻译的首部《红楼梦》德语全译本。著名汉学家弗兰茨·库恩为中国古典文学在德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记载,在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由于当时出版社对时间的苛刻要求,库恩将《红楼梦》压缩成了五十回共788页的节译本在德国出版。尽管原著中的情节并未在节译本中得到细致的整体展现,译文中也存在误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1932年出版的节译本影响广泛且深远,为《红楼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和“德语翻译《红楼梦》第一人”的库恩一样,史华慈并不是学院派的汉学家。他中学时期开始阅读库恩翻译的《红楼梦》,并对其中的情节产生了巨大兴趣。在担任东德驻华大使馆翻译期间,他开始细心研读中文版《红楼梦》,并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回国后着手翻译这部巨著,历时10年终于完成了曹雪芹所著的前八十回。而对于高鹗续的四十回,史华慈因不认同其续写思路而拒绝翻译,后由汉学家吴漠汀完成。

三、对联翻译方法对比分析

“归化”与“异化”是译者常用的翻译策略,同时也是学界一直以来争论的重点。翻译目的论强调译者根据不同翻译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纵观《红楼梦》两个经典德译本中的对联翻译,通过目的论的分析,能较为清晰地归纳出译者是在何种情境下选择的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中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库恩译本:Schein wird Sein, und Sein wird Schein. Keinswirdeins,und einswirdkeins.[1]37

史华慈译本:WennFalscheswahrist, wirdauch Wahresfalsch, wo Nichtsein Sein ist, wirdauch Sein zumNichts.[2]25

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反之也是一样,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显得更真实。对比两个译本对这副对联的翻译,不难发现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有所不同。库恩译本采取对仗工整的句式,强调的是假象和真实之间的可转换关系,大体上传达了原作的意思,运用的是归化翻译的方法。但原著中是一个由“时”引导的条件句,意为“当怎样的时候”。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当人们把假的东西看作真的时,真的会变成假的,这种转换有一个前提条件。而史华慈译本采取的是异化的翻译方法,句式上用wenn和wo引导从句,译出了转换所需要的前提条件,较为完整地传达了原作的意思。

中文: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库恩译本:Der Edelstein verborgenschmachtet.Wannwird sein Wert die Welt entzücken?ImKästlein die Agraffe trachtet.Nach Flügeln, um die Braut zu schmücken.[1]53

史华慈译本:Der Jade wartet auf günstigen Preis kommt seine Zeit, fliegt derHaarpfeil davon.[2]44

这副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一回,包含了贾雨村的两重心事:一是自己一心盼想发迹却怀才不遇;二是见了娇杏,以为这位美貌丫鬟看上了他[3]67。对联上句是自喻,暗用《论语》,即是说有才就应入世,不应隐逸无所作为。下句以“钗”喻女,指他意中人娇杏。库恩译本仍然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对原文字面含义扩充解释,译为“宝石隐藏着渴望,什么时候自己的价值可以被人们所喜爱;饰针渴求着飞去装饰新娘”。他采用的词语“宝石”和“饰针”具有明显的德国色彩,用德国民众能理解的语言较好地传递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字面意思。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已经有了详尽的解释,读者便不再自觉地去挖掘文本背后隐藏的深意。史华慈仍然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尽可能保持源语言的神韵。前半句中用“wartet auf”表达“玉在等待着很好的价格”,后半句译为“到了合适的时机,发簪就要飞出去”。无论是句式还是用词选择都是让读者靠近作者,不破坏源语言的神韵。

中文: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库恩译本:MiteinemeinzigenZufallsblickErzw angsieihres Lebens Glück.[1]62

史华慈译本:Nur dank eineseigenmächtigenBlicksward hochsieüber die Mengegestellt.[2]52

这副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二回。“一着”原指下棋时的一步,也引申指人的一次行动。“人上人”即飞黄腾达的贵人。古时候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常以家世显赫与否或者官职高低来评判人的尊卑,因此有人上人一说[4]85。整副对联的意思就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行动,就侥幸成为了贵人”。库恩的翻译仍然是采取忠实原文情节的归化翻译方法,译为“因为仅仅一次的偶然一瞥,她的命运就变得非常幸运”。他根据娇杏变成“人上人”的情节,直接阐明了原因(因为无意中的回头),后半句则没有翻译“人上人”这种阶级上的改变,而只是说了“变得很幸运”。史华慈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仅仅因为一次偷看,她就立于了人群之上”。相比之下,异化的翻译方法更能全面且保有神韵地传递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的内涵。

结语

结合前文介绍的功能目的论观点,正是由于库恩和史华慈、吴漠汀有着不同的翻译目的,才会在翻译过程中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库恩的节译本出版于1932年,那时德国读者对《红楼梦》并没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因此对于情节的发展、故事的最终走向更感兴趣。节译本的主要功能是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介绍到德国,增加其知名度和传播度。因此,面对未受过相关教育的普通群众,库恩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而史华慈、吴漠汀的全译本出版于2006年,即库恩译本广泛流传60余年之后。德国学界在这之前因为库恩的节译本就对《红楼梦》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全译本的目的不再具有科普性质,而是更偏向于为学界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忠实的译本。鉴于这个目的,史华慈、吴漠汀采用了异化翻译的方法,保留源语文本中的异质性,引导读者感受异域风情的同时主动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库恩目的论译本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西夏文《无边庄严会·清净陀罗尼品》初、校译本对勘札记
布莱克·库恩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互联网背景下科学共同体的变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