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策略在任溶溶译作《精灵鼠小弟》中的运用

2020-01-10 04:26江凤霞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溶溶斯图尔特拟声词

江凤霞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大量外国儿童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行。而如何更好地翻译外国儿童作品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翻译有很大的差异。翻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应当使用儿童独特的语言,选择儿童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体现出儿童特有的心理特点[1]。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结构、文化等方面差距巨大,因此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译者为使读者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意图,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异化与归化就成为翻译中常用的翻译策略。本文以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中文译本《精灵鼠小弟》为例,讨论了归化策略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一、异化与归化

异化与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如何选用一直都是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翻译家伦斯·韦努蒂(Lawrance Venulti)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他指出:“归化策略下的译文明白、流畅,遵守目标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异化策略下的译文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打破目标语惯例。”[2]240异化策略是以源语言与原文为中心,译者尽量保留源语言的信息,从而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言的特点;而归化策略正好与异化策略相对,译者是把目标语言作为翻译中心,尽量保留目标语的语言特点。

二、任溶溶译作《精灵鼠小弟》简介

《精灵鼠小弟》作为美国著名的散文家、评论家怀特的三部童话之一,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风靡全世界。这部童话主要讲述了美国纽约利特尔家的第二个孩子斯图尔特的故事:他虽然长得像一只小老鼠,但家人都喜欢他;他善良、聪明,帮助家人、保护好朋友小鸟玛加洛;当玛加洛不辞而别,他历尽艰辛地去寻找。任溶溶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翻译家,他所翻译的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在儿童翻译界占有一席之地。在译作中,任溶溶运用适合儿童的语言,最大限度地传递原作所要表达的内容,值得大家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三、任溶溶在译作《精灵鼠小弟》中对归化策略的运用

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儿童知识结构以及接受能力的局限性,翻译策略应该以归化为重[3]。任溶溶在翻译《精灵鼠小弟》的过程中,就考虑到儿童语言的特点以及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巧妙运用归化翻译策略,使儿童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所讲的故事。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从词的角度探讨任溶溶如何运用归化策略翻译《精灵鼠小弟》。

(一)重叠词

重叠词,也叫叠音词,是“将字形、读音、字义完全相同的汉字重叠起来构成的词汇”。它不仅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能更加形象地描绘景色或人物,使画面更具有动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任溶溶非常注重叠词的使用,这极大地激发了小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斯图尔特到一所学校做临时代课老师,在教室里,一名叫凯瑟琳的女孩的小香袋被一名叫哈里的调皮男同学抢走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斯图尔特居然翻阅法律条文警告哈里把小香袋还给凯瑟琳。当斯图尔特拿到这个小香袋的时候,却幻想着把这个香袋做成自己的床。任溶溶在翻译斯图尔特拿到小香袋的心理活动时,将“sweet-smelling”(芳香扑鼻的)翻译为“香喷喷”,将小香袋做床后香气迷人的特点生动地表达了出来,也反映出斯图尔特天真的性格。

再如:斯图尔特的妈妈不小心把戒指掉进了下水道,斯图尔特决定冒险帮妈妈把戒指打捞上来,当斯图尔特从下水道爬出来的时候,原文中描写他“wet”(湿的)、“slippery”(滑的)。任溶溶在翻译时,将其分别译为“湿漉漉”“黏糊糊”。当小读者看到“湿漉漉”这个词的时候,眼前就会呈现出一个被淋湿的东西往下滴水的情节;而“黏糊糊”这个词也反映出了从下水道爬出来的斯图尔特脏兮兮的状态。通过采用归化策略,任溶溶将斯图尔特冒险帮妈妈打捞戒指后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二)四字词

对汉语来说,无论在日常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大量使用四字词。四字词结构整齐,达意精炼,深受人们喜爱。四字词的恰当使用,“直指语言使用者的文化造诣,也是一个人教育水平和文化修养的直接体现”[4]4。儿童阅读儿童读物对自己的文学素养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译者在英译汉过程中要合理地运用四字词。任溶溶在翻译过程就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这样的词既能形象地表达原文意思,又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学习新的语言表达。

例如:斯图尔特来到了第72街的中央公园,在这里人类正在举行一场玩具帆船比赛,他想登上其中的一艘帆船成为一名水手。当他找到愿意让他登上玩具帆船成为水手的帆船主人的时候,他很高兴,所以当他听到那玩具帆船的主人说他不喜欢沃拉尔号帆船的时候,斯图尔特也附和帆船主人的说法,说他也讨厌那艘沃拉尔号帆船,任溶溶将作者对斯图尔特的形容“loyally”(忠诚地)翻译为“忠心耿耿”,这样既表现了斯图尔特喜欢一个人就喜欢这个人所说所做的小孩性格,而且可以丰富儿童读者的语言表达。

(三)拟声词

拟声词,是指模仿大自然的声响而创造出来的词汇。拟声词可以渲染环境,增强语言表现力,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任溶溶在翻译《精灵鼠小弟》时,完美地将拟声词融入翻译中,生动逼真地还原了原文的情景。

例如:原文作者在描写乔治做撑脚架子的情景时,原文中用“terrific fuss”(十分忙乱)来形容乔治为了给斯图尔特做个撑脚架子而将浴室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情形。任溶溶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拟声词,译为“乒乒乓乓弄得震天价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况,使小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乔治的活力。

再如:在讲述斯图尔特做水手驾驶塑料小帆船参加帆船比赛的时候,原文作者描绘了赛场四周的场景,任溶溶将海鸥在头顶盘旋时“cried”(叫喊声)译为“嘎嘎叫”,出租车“tooted and honked”(嘟嘟声和喇叭声)译为“嘟嘟按喇叭”,这些拟声词绘声绘色地展现了海鸥的叫声、出租车的鸣笛声。通过这些拟声词,整个情景就立体般展现在了小读者的眼前,使小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语气词

语气词是汉语表达语气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既能表达人的感情或态度,又可以影响听话人的感情、态度甚至行为[5]。任溶溶在翻译过程灵活地使用了语气词,增强译作的童趣。

斯图尔特和小鸟玛加洛在讲述他们的历险,任溶溶翻译时在每个小句子后面都加了一个语气词“啊”。这个语气词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他俩劫后愉悦的心情,而且给整个句子增添了不少生机,使整个句子呈现出一种动态美和音韵美,可调节儿童的阅读速度。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从重叠词、四字词、拟声词和语气词四个方面分析了归化策略在任溶溶译作《精灵鼠小弟》中的运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心理需求以及欣赏能力与成人不同,再加上中英语言、习俗的差异,在翻译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巧妙地使用归化策略,可以增强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吸引小读者的注意力。

猜你喜欢
溶溶斯图尔特拟声词
园丁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我将来要做什么
小丁写作文
时间滴答滴答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对谈过的每一任真心相待
如果恨一个人,就给他2000万
英文里的拟声词与重叠词
如果恨一个人,就给他200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