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我国核心素养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2020-01-10 04:26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核心素养

刘 畅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009)

一、研究背景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开展“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DeSeCo)专题研究,通过结合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多种价值观,较为全面地总结了人类社会成员共有的、关键的素养[1]2-3。在随后的时间里,世界各国以核心素养为主题展开大量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最为著名的是开始推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PISA测试针对科学、数学及阅读等方面展开长期跨国研究和比较。

2009年,我国上海地区参加PISA测试获得世界第一,与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形成强烈对比而备受世界瞩目。2015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江苏四省市共同参加PISA测试,总成绩排名世界第十。可见,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相互比较,学生素养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此次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主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系列丛书。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林崇德团队归纳了我国古代“素养”一词的具体内涵,同时对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核心素养有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最后与多位专家共同研制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然而,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现有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存在两个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对我国近代以来的核心素养教育思想缺乏梳理。实际上,自晚清洋务运动兴起以来,基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部分洋务派主政的省份已初步开展了新式的技能素养教育。此后,随着“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洪流中,核心素养教育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充实。回顾和梳理对这些教育思想的探索,对发展和完善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二,缺乏充分结合国情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心理学、教育学的核心素养研究中,大五人格量表能将不同人格特质与态度、成就、社交等相联系,具体分为开放性(Open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Extro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质性(Neuroticism)[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大五人格量表是基于对西方精英群体学生研究之后所得出来的,并不适用于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欠发达地区[4]。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研究新时代核心素养时特别注重从我国国情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探讨符合新时代中国学生需要的核心素养。

二、晚清、民国时期核心素养教育思想的萌芽

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孝亲爱国”的思想几乎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5]48。晚清被誉为“百官楷模”的马丕瑶故居立柱上镌刻着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晓岚写的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6]。平易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浓厚的儒家传统思想,这既是马丕瑶做人、处事、为官的基本理念,更寄托着他对子女、族人的殷切期望。然而,这样甘作“忠臣孝子”,只愿“读书耕田”的平凡愿望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化为乌有,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开始了超过百年的对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

1842年,近代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受到了洋务派代表的普遍认可,并在实践中逐步被采用,这可以说是开启了技能素养教育的先河。奕䜣、左宗棠以培养国际性人才为目的,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大量开设同文馆、外文馆。洋务派的李鸿章、曾国藩则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李鸿章游历英国发现:“‘中国不乏文人学士,特必当借重英之实学’,而使华人能够‘就虚题以实作’。”[7]曾国藩《手书日记》中载:“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8]7481865年曾国藩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成为洋务运动中最典型的产物。此后甲午战争的失败用血淋淋的现实告诉人们,仅有国民技能素养的提升,仅有国家军事武器的提高,没有进步的社会制度作保障,没有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国民精神作支撑,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终将是镜花水月。

民国时期,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9]。客观来看,“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强调了技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是那个时期较为进步的教育思想。此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民国时期也得到社会名流的普遍认同。然而,在国外帝国主义侵略、国内军阀混战的动荡时局下,“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并没得到重视和有效落实[10]。北洋政府以日本、欧美为蓝本颁布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也没有体现“五育并举”方针,而是在列强侵略的国际环境下,以培养经济价值更高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更加关注课程、教务、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11]。这导致民国时期的教育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传统的封建观念与封建思想仍然荼毒着百姓。

三、1949年后核心素养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2]这一教育方针是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基础上,借鉴苏联教育模式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建立起来的,主要目的是扫除文盲、男女平权。1957年2月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3]由此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逐渐由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向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发展和过渡[14]。在过渡的过程中,“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思想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占据着核心地位。

面向现代化是改革开放初期核心素养教育思想的关注焦点。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5]。“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将适应现代化的科技素养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也形成了当时社会上流传很广的一句口头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面向现代化的核心素养教育方针被不断强调。

人才培养重心在十六大前夕开始发生转变。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6]也就是说,要培育“四有新人”。从此,我国核心素养教育方针政策的关注点从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开始转向开展以育人为目的教育活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6]从十七大开始,以育人为主要目的教育政策成为主旋律,原先回应如何建设“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政策开始转为思考如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教育政策的关注点从现代化回归至教育本身。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8]十八大的教育方针巩固了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等重要教育任务的地位,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顺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之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的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19],并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9],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1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应“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1]。该方针回应了教育最根本的是育人任务,注重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至此,我国关于核心素养教育的方针更为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但是在教育政策的落地实施上尚需要大力推进。

四、核心素养教育思想的落地实施

从晚清、民国时期为“反帝反封建”培养人才,到1949年后为“新中国的发展”培养人才,再到今天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核心素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史能够充分地反映不同时期的时代任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匮乏、局势动荡的时代,人们无法保证自身的生存,也无法追求人性主体的展现,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更是无从谈起。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如何在培养学生生存、生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人生中活得精彩,是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但是,基于我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背景,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能考好高考就能“鲤鱼跃龙门”“翻身成贵人”[22],这种观念导致家长、教师过分追求分数,忽视对孩子性格、人品的培养,从而产生了一些“高分低能”“高铁占座博士”“大学生打游戏辍学”等负面的社会现象。在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上,由于体音美等科目高考占比较低,这些科目的教学时间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更无从谈起。与此同时,校外以追求学业成绩为主的各类辅导培训等“影子教育”也大肆侵占学生在核心素养培育上的投入[23]。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应从以下两个层面加快核心素养教育政策的落地实施。

(一)加速核心素养培育课程落地

第一,调整教师考核标准,提升核心素养思想在教育一线的认可度。在教师绩效考核中适当增加有关核心素养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研发和教课任课等活动,让一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视作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第二,集中整合教育科研力量,加速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与教材的研发。据一线教师反映,现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难以落地,大多是因为一线教师承担的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很难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思想和理论,根据新的理论编写教材、研发校本课程更无从谈起。一些教育理论专家则缺乏一线的教育实践经验,致使部分教育政策的制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应尽快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力量积极进行有机整合,从而研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课程。

(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扩大覆盖面

为了减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带给一线教师的压力,可以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分享全国各地的课程教材研发经验、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加速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在全国教育教学一线的发展。

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件。因此,要正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任何教育教学成果的共享与发布都应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作为支撑。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在保护教师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的研发积极性、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当然,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政策应更多关注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程的顶层设计完成后,再循序渐进展开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活动。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美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三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