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人才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0-01-10 04:26赵佳佳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才观成才人才

赵佳佳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其价值导向与习近平的“人才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习近平的“人才观”以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等为价值导向,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的“人才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与国际的发展大势出发,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紧跟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价值。

(一)坚持以文化人,推动内容和结构课程创新

古往今来,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历久弥新,离不开中国人民对文化的创新,以及文化创新所创造出的难以估量的社会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文化人,推动课程创新。一是要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尤其吸收其中正向的价值理念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要注重融合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将地方文化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充实和丰富课程内容,优化和完善课程结构,增强和提升课程吸引力。

(二)借助互联网,促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需求。互联网作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大变量”,愈来愈成为推动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握好互联网这一变量,在遵循网络道德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时效性;二是要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代转型,加强对学术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秉持开放理念,实现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也要创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的过程中秉持开放的理念,将全球性和民族性相结合,既要了解和学习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又要体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既要重视国内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专业人才发展的共性,又要注重各种奇才、怪才和偏才发展的个性。

二、习近平的“人才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重要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围绕“培养什么人”提出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一系列重要标准。

(一)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人才选择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3]418。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正在培养一批又一批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专业型和学术型人才。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及时性和传播性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极易受一些消极腐朽的网络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样就难免使得他们忽略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领学生,力求培养其健康独立的人格、真善美的风貌和热爱祖国、勤于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大学生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党的领导人历来都很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如此。近年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是“95后”,在他们当中,受家庭环境和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留学热”现象十分显著。而且,在大众传媒的刺激下,大学生极易受其他国家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从而在多元价值中面临价值选择的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尺度和重要标准,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引领大学生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葆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养成良好的道德性情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环境,而且更新了大学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思想独立、过分依赖家庭、抗挫能力较弱等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培育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总目标,就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以大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为契机,融合家庭教育,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其敢于冒险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积极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比如:通过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通过构建网络平台,拓宽教育渠道,同时增强师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性等。

三、习近平的“人才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与途径

习近平的“人才观”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现实的实践为来源,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培养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一)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政课程”通常体现为公共政治理论课,它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全面型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此,要使思政元素尽可能地覆盖所有的专业和学科,使各学科交叉融合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趋势。

(二)因材施教,重视大学生的个性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意识到新时代的众多人才中“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各个领域的奇才和怪才。一方面,要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动态,高度重视其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个性化差异;另一方面,要在掌握大学生性格差异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总结其成长特点和规律,积极引导大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加快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党团组织是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于一体的先进组织,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高校党团组织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许多场合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界、魄力,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6]。

党团组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党团组织,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既要关注党员、预备党员和团员,激发他们树立榜样示范的作用,又要兼顾其他大学生,引导他们塑造知人善任的良好道德人格。

结语

总之,习近平的“人才观”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视野,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套较为系统的人才观,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习近平超前的人才战略意识、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严谨的人才选用标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在新时代,高校要充分挖掘习近平的“人才观”的价值导向功能,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历史重任,更好地为人才强国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人才观成才人才
人才云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浅谈《三国演义》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