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自觉路径

2020-01-10 04:26姚晓兰韩宇峰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技能信息化素养

姚晓兰 韩宇峰

(1.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2.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402160)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包括主动探索和应用信息的意识、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的知识、积极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技能、规范使用和保护信息的道德。其中,信息意识是内在动力,信息知识是基础条件,信息技能是重要手段,信息道德是应用保障(见图1)。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中小学教师要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就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紧迫性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2]。中小学教师数量庞大,有1 279万之多,占到了全国教师数量的74%[3],是建设信息化教师队伍的关键。因此,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并制定了相应的能力标准[4]。这一举措对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常态”[5]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2019年,新一轮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开始实施,体现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也关系到“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是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

我国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国家支持下不断改善,通过国培、省培、市培等各级各类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有所提高,但更侧重的是信息技能方面的培训。实践中发现,由于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知识缺乏,教师信息技能应用动力也略显不足。再加上这种自上而下的、被动的培训,无法直面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就形成了“学完用不上,想用没环境”的尴尬局面,这为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带来了现实难题。

(一)教学任务重,精力有限

中小学教师每天都要面对数量不等、基础不同、习惯各异的学生,备课、教学、作业批改、学习辅导等教学任务已经让教师压力巨大。如果遇到教学中的重难点,还必须调整教学计划,甚至要增加教学内容、延长工作时间。在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许多教师认为参加提升信息素养的相关培训是一种负担。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每个教师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来讲,改变是困难的。即便他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对教学是有好处的,但是要掌握这些技术,就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再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把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教学中,如此便会影响原来的教学计划,这也让很多教师望而生畏。

(二)技能使用难,应用有限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前提是掌握必要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工具应用技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这有一定的难度。尽管现有的培训模式在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能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外因很难立即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能的内在动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困难。一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极大挫败教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同时,培训中所讲授的信息技能应用环境和案例与具体实践教学过程往往有所不同,如果只是简单将培训案例照搬到教学实践中,定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环境不完善,支持有限

尽管现在很多学校的硬件环境都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三通两平台”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视频录播室一应俱全,但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还会受到包括学校的技术服务、氛围营造、鼓励措施等信息化教学软件环境的影响。技术服务的缺失,使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氛围营造的缺乏,使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难以找到合作伙伴,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好不容易调动起来的积极性亦逐渐消失殆尽。鼓励机制的缺位,使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认可,教师也就不愿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改革实践的动力也会慢慢削弱。

四、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自觉路径

目前,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以外在推动为主,教师的内在需求不足,因而效果也大打折扣。在这一背景下,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效率的基础,是充分解决教学中问题的保障,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主动发现问题,自觉提升信息意识

面对复杂的信息化环境,许多中小学教师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源于教师对所面临的问题不甚了解,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也不知道该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信息意识明显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入思考,自我提问。可通过三步提问法,把问题一个个挖掘出来,为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在自我问答的过程中,自觉提升信息意识。

第一,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可以自我提问:这个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涉及哪些知识和技能?我该怎么做?

第一问:“问题的难点是什么?”这要求教师在困难面前要保持头脑清晰,树立解决难题的信心。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出问题中哪些点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哪些点是普通影响因素,通过一一分析罗列,就可以把大问题分解为具体的小问题。第二问:“涉及哪些知识和技能?”这要求教师对每个小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深入。第三问:“我该怎么做?”这要求教师对梳理出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分析,已经掌握的,进一步思考如何应用;还未掌握的,则思考如何获取并掌握。

第二,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新的事物,也应该自我提问:这是什么?对我的教学有什么作用?我该怎么做?

第一问:“这是什么?”这要求教师对新鲜事物保持足够的兴趣,不断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挑战,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面对新事物,不要急于作出判断,只有在深入了解后,才能作出准确选择。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逐渐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第二问:“有什么作用?”这要求教师积极思考新技术新方法能否对自己的工作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可以体现在改善教学方法上,也可以体现在提高教学效率上,还可以体现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上。第三问:“怎么做?”这要求教师对如何掌握、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清晰的思路,知道能在哪些环节使用。

(二)自主设计思路,自觉应用信息知识

通过三步提问,教师能在面对困难时自觉发现问题,在对问题的思考中自觉应用信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而详细地解答“怎么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又会面临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接下来便可以通过阶梯式提问,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梯式上升过程中设计出完整的思路。比如:教师想要制作一个课文朗读的多媒体课件,那么“用多媒体制作课文朗读案例该怎么做?”就是最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便是最终目标。阶梯式提问就是要从这一问题着手再逐级提问。首先要问的是“朗读过程如何记录?”“是用音频,还是视频?”“用什么格式来记录?”确定了记录方式和格式后就要继续提问,“用什么工具来录制?”“录制的要求有哪些?”“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接着要搞清楚“素材如何处理?”“如何与课件相结合?”等问题。在这样的阶梯式提问过程中,教师对如何制作课文朗读的多媒体课件就有了明确认知,完整的设计思路便有了。

(三)有效实施方案,自觉增强信息技能

在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可以制订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思路的每个阶梯对应了实施方案的每个环节,其中每一环节都涉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照每个问题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自觉检验,哪些技术已经掌握,哪些技术还不熟练,哪些技术甚至从未接触过。已经掌握的技术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操练,结合自己的具体问题,还可以探索更简便的操作方法;对于不熟练的技术,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行实操练习;对于从未接触过的技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进而掌握。这种方法相比参加培训时自上而下的学习目的更明确、效果更明显。

(四)积极评价反思,自觉遵守信息道德

在一系列自我提问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会产生许多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成果。这些成果在实践应用中,不仅需要教师积极评价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还需要教师积极评价反思信息使用的规范问题,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做到规范引用,杜绝一切剽窃行为。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既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到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教导和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中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自我提问,教师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在自我提问与自我解答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这样就能实现从外在推动到内在驱动的转变。信息素养的自觉提升需要中小学教师积极地以问题为导向,在三步提问与阶梯式提问的基础上,沿着“发现问题—设计思路—实施方案—评价反思”这一路径不断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教师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就会发现相关的学习和应用不是负担,而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技能信息化素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劳动技能up up!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