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战略思考*

2020-01-10 07:13孟长海郭德欣姚明超
中医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河南中医药一带

孟长海,郭德欣,姚明超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3月17日“一带一路”写入联合国决议。“一带一路”是国家的战略部署,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中医药事业发展也不例外。多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国际化推广,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应该整合资源,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效推动河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为河南中医药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1.1 发展机遇

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一带一路”战略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国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医药作为健康旅游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河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中医药资源大省,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一带一路”战略至少为河南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四大机遇。

1.1.1 资源输出机遇

中医药作为一种资源存在,需要与群众需求端相对应。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深入,人民对中医药的需求更为迫切,包括中医医疗资源、中医人才资源、文化和旅游资源等。“一带一路”在河南的深入推进必将为中医药资源提供外部发展的空间。一方面,河南丰富的医疗资源既可以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员进行实地体验诊疗,同时这些医院和专家又可以走出去,在国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丰富的药物资源可以通过商业渠道、国际贸易形式走向全世界。这对河南来讲是巨大的经济动能和拉动力。随着国际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也必将需要更多的中医药专业人才、语言人才的互相交流,为教育资源的输出提供了可能。

1.1.2 文化旅游机遇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指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也进一步要求:整合中医药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生产企业等资源,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医疗、养生、康复、养老、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1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和1 000个示范项目。河南是文化旅游大省,境内少林寺、龙门石窟等享誉国内外,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河南凭借着中原的地理位置和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便利的交通条件,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河南。中医药应该借势而为,一方面通过与著名景点对接,如少林寺旅游中的中医药文化、龙门石窟中的药方洞的开发,形成新的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是对中医药自身文化旅游品牌的开发。这主要是一些成熟的景点,如作为全国文化重点保护单位的南阳医圣祠,是全球中医学的身份象征,是中医学的根文化。同时,可以以大的景点为轴线,开发新的项目,逐步联络全部的中医药景点和文化。

1.1.3 医疗资源互通,中医药服务共享的机遇

河南是中医学的发源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至今河南还有规模较大的医疗服务机构和久负盛名的医疗技术;如洛阳白马寺、平乐郭氏正骨等传统技术;也有形成了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和各地市的中医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全面的内、外、妇科、儿科和针灸推拿,以及理疗、养生保健的技术手段。“一带一路”的开发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享受中医医疗,这对中医来讲是医疗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而与之相关的技术可以开发为具有特色诊疗的旅游和文化项目。

1.1.4 寻根中医文化机遇

河南医学文明灿烂,底蕴深厚。燧人氏首创钻木取火,在商丘点燃了华夏文明之火;出生在伊水之滨的河洛人伊尹发明了中药汤剂;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均在中原成书;境内新郑、新密是人文始祖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酒文化发端于河南等[1]。河南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在世界上特别是华人圈内有极大的影响力,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华人到河南寻根问祖;河南是岐黄文化的发源地,历代名医中河南人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河南也是医药文化的发祥地,是医学名著的发祥地,这种根文化的地位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学习,对于中医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发展机会。

1.2 快速发展下的巨大挑战

1.2.1 竞争力增大的挑战

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河南中医药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此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国内中医行业的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各省都把中医药事业纳入政府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在对外资源开发和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方面,各省之间必然形成巨大的竞争,从而也导致资源的相互分散。对于河南来讲,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虽然有优势,但是并没有十分突出的品牌,这必然会导致竞争力的弱化和相对不足。

1.2.2 文化解释和中医对外的挑战

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国际对中医药文化认同度不一,中医药面临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壁垒,这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命题:一是需要人才的培养,二是需要语言的沟通。在这方面,河南需要做出充足的准备才能应对国际化的挑战。不足之处在于:①国内中医文化资源的解释,河南在学术上缺乏强有力的专家团队的支持;②在科普推广方面还没有形成有力的组织和团队,这样导致河南中医药文化在国家上的推广分量不够、影响不足;③在语言学和中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整体弱化,没有语言学和中医学的双料人才的有效支持,中医学对外开发效果将受到很大影响。目前,河南省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具有丰富扎实的中医药理论、深厚的中医哲学思想基础、高水平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总体上还不能满足“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战略需求[2]。

2 河南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河南中医药文化国家交流历史悠久

河南中医药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这也是河南作为中医药发祥地和医圣故里最有效的名片,特别是河南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省内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商丘、许昌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为中医药国家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历史上,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深入的中医药文化交流。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3],河南在其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2 近代中医药文化交流发展良好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北移,河南在国内的位置受到了影响;但是根文化的存在依旧成为国内外寻根问祖的本源。加之河南境内中医药资源丰富、医疗资源雄厚,也吸引了外来人员。在旅游基地建设方面,河南焦作保和堂瑞祥现代农业科技园、河南开封大宋中医药文化养生园、开封市中医院已经入围国家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4]。河南建成了南阳医圣祠、焦作药王庙等11个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成河南中医药博物馆、张仲景展览馆、大宋中医药博物馆等一批中医药博物馆[5]。

2.3 中医药文化布局存在的问题

统观河南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有3个问题:①重视不足。从国内外的对比来看,河南中医药大省的地位并不巩固,在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开发上,河南至今并没有拿出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对于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缺乏长远的战略设计。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上,中医药的作用突出不够,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大。②结合不够。一方面是中医药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不够,目前中医药文化还处于点状、片状发展状态,没有形成连贯的成熟线路和模式;另一方面是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纳入大旅游大文化的战略当中。从国内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看还存在明显不足,整体上缺乏统一架构,各自为战的局面比较突出,中医药旅游资源呈现出点状、分散化模式,没有形成集约效应。③运用有限,国际化不足。从总体上看,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对于海外沿线国家百姓游客的吸引力还不足,对于中医药资源的运用不够,通过体验式中医养生康复保健等服务的不多,这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运用。在具体中医文化旅游基地的建设上缺乏,没有形成国家化的管理运营模式,与外部适应能力不匹配。

3 中医药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布局和战略思考

“一带一路”东起东亚,西至欧洲,横贯亚、欧、非大陆,沿线包括蒙古国、独联体、东盟、中东欧、中亚、西亚及南亚等不同地理区域的 65 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数达44亿,比世界人口总数的3/5还要多;年经济总量达21万亿美元,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29%[6]。在这么大体量的发展机遇中,身居中原要地的河南中医药要主动作为,做出大文章。

3.1 吃透中外中医政策,加强对外沟通交流

中医药国家化发展要妥善解决文化、政策交流的瓶颈。有学者[7]认为:加强政策沟通,注重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计划的衔接与沟通,将本国、本地区的发展策略融入到“一带一路”策略框架内。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医药国际交流中还存在着政策、文化的壁垒,河南省中医管理部门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专门组织人力去研究,设立河南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对接,也为河南省相关区域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做好政策支持和向导。

3.2 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豫医品牌

从整体布局来看,河南省应该将中医药纳入全省战略规划当中,真正的将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落到实处,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上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通过有效规划、设计中医药事业发展路径、渠道、方式方法,突出河南豫医的品牌。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力,尽快出台河南省中医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方案还要有人去实施,这方面应该将市级、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作为重点。

3.3 整合中医药旅游资源,设计出有效路线图

需要下功夫对河南省中医药资源(包括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元素进行有效整合,探索以疾病诊疗为核心的诊疗服务品牌;探索以景区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品牌;探索以养生保健为核心的康养护品牌;以国际语言学和中医学结合培养的人才品牌。通过对相应品牌的深入开发,形成稳定的发展产业,在河南省整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大中医、大旅游。这方面近些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南阳宛西制药,打造伏牛山中医康养旅游基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河南豫西大峡谷探索养生谷的文化旅游品牌也扩大了中医药旅游品牌。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举办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广大海内外游客推出了7条中医养生旅游产品[8]。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4 树立精品意识,做好仲景品牌

河南文化资源众多、层次不一,不可能面面俱到、广泛撒网,所以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特色和重点,培养龙头。一是可以继续强化做好仲景品牌,仲景作为医圣享誉国内外,是独一无二的品牌,一定要珍惜品牌,围绕品牌做好学术、医疗、文化,借助医圣影响力形成医圣文化圈,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是要巩固提高现有品牌,如南阳宛西制药、豫西大峡谷养生谷、四大怀药、药都禹州等,这些现有的品牌要加大投入和整理,做出精品;三是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建设好河南省中医药博物馆,更多地体现河南中医药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旅游基地。湖北省在神农架召开首届世界中医药健康论坛,着力打造神农架林区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取得了理想效果[9]。河南省大别山地区、太行山地区、伏牛山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和旅游资源,值得借鉴学习,加以开发。

3.5 加大宣传力度,建设宣传平台,扩大影响力

河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借助于中原崛起,借助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与之相关的河南工作全面推进,更要紧密结合自身和国内外的宣传推介。这是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包装河南,包装河南中医,营造河南中医药良好的发展氛围,宣传推介已经成熟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品牌,充分利用河南中医药文化历史资源深厚的优势,加快建立中原中医药国际化信息传播平台,推动中原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2]。笔者认为:可以积极筹备建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河南网站建设,将中医药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纳入进去;同时也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出去讲学、交流访问,或者做广告等形式推介河南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扩大河南的国际影响力。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道地药材盛产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文化遗存遍布于中原[10],河南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理应走在“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的前列。《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开发特色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一批中医药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休闲养生养老基地。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这个发展目标是明确的。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成果,对此,河南中医领域应该积极主动有为,将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紧密结合,从“一带一路”的战略去设计河南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布局,有力推动河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4 小 结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文化、旅游、中医药资源大省,有着历史上的辉煌,也有今天便利的交通枢纽地位。因此,河南省应该积极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有效整合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部门机构资源,从全局上建立统一有效的协调运行机制,规划设计河南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旅游文化带路,提升河南中医药文化的国内国际地位,这也是提升河南文化底蕴、经济实力、形成豫医品牌,打造中医药强省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河南中医药一带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一带一路”我的梦
出彩河南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