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2020-01-10 07:13朱翠翠张社峰
中医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阻络阴虚通络

朱翠翠,张社峰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有临床发病率高、出现早、症状繁杂和较难治愈的特征,更有严重致残的可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学对DPN的研究有长足进展,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DPN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

根据DPN的症状,可将其归为中医学“消渴”“痹证”“血痹”“痿证”等范畴。《灵枢·五变篇》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五脏气血精气皆有不足,则易发为消渴,其病因多有先天不足,脏腑亏损,气血津液虚亏。《王旭高医案》[1]曰:“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这与DPN十分相似。王鸿庆等[2]认为DPN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是指由本虚导致的气滞血瘀、痰浊等。钟欢等[3]认为:DPN的关键病机是血瘀,并提出从“瘀”论治的针灸治疗方案。庞国明等[4]指出:DPN病机根本在于气血亏虚,阴阳两虚为趋势,而血瘀则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张永文等[5]认为:DPN的产生,源于素体阴虚,加之久病失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主要的病机为阴虚血瘀,其中阴虚为本,血瘀为标。仝小林教授则认为,DPN的病机多为脏腑热与经络寒并存,属于糖尿病郁、热、虚、损四大阶段中的“虚、损”阶段,其核心为“中满内热”;治疗阴补虚清热法为基础,温通络脉法相佐,临床收效显著[6]。王旭教授认为糖尿病以阴虚为本,阴虚越甚则燥热越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液亏虚,血液粘稠,血行缓涩,瘀血内生。瘀血与热邪相互交结,则成瘀热,阻于脉络,络脉不通则痛,见肢体灼热刺痛,瘀热在DPN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7]。

综合近代研究学者及医学古籍中关于DPN的认识,可认为DPN的病机多因消渴迁延不愈,耗伤气阴,气血阴阳亏虚,血行瘀滞形成瘀血,瘀血痹阻于络脉所致。

2 中医内治法

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分型治疗

中医分型治疗指医家根据DPN不同的病因病机从多个角度分型治之,各有侧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8]将DPN分为了6个证型,并以6个方子加减以对应治疗,分别是: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阴虚血瘀证(芍药甘草汤)、阳虚寒凝证(当归四逆汤)、痰瘀阻络证(双合汤)、湿热阻络证(四妙散)、肝肾亏虚证(六味地黄汤)。苏秀海等[9]将DPN分为3个证型,分别为:①气阴两虚、瘀阻经络证,予复荣通脉汤(自拟方)加减(详见其著)。②痰湿瘀阻、脉络失和证,予化痰通络汤加减。③阴阳两虚、瘀血阻滞证,予温阳活血汤加减。张兰教授以脏腑辨证将DPN分为4种证型,分别是:①脾肾气虚兼血瘀,治宜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予六君子汤加芍药甘草汤加减;②肝肾阴虚兼血瘀,治宜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予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③脾肾阳虚兼血瘀,治宜补肾壮阳、祛瘀通络,予济生肾气丸加减;④肝脾肾亏兼血瘀,治宜补肾填精、通经活络,予无比山药丸加减[10]。

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分期治疗

临床较多医家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将患者按病情轻重进行分期施治。崔云竹认为本病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证型多为气阴两虚,予补阳还五汤化载治疗。中期多为肝肾阴虚和痰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予独活寄生汤合二至丸,以滋补肝肾;痰瘀阻络证予程益春所拟的降糖通络方治疗。晚期多见脾肾两虚和寒凝血瘀证。脾肾两虚者予济生肾气丸加减[11];寒凝血瘀者可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尹丽平等[12]分3期辨证论治DPN,初期病在皮毛,营卫不和,选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期病在肌腠,气虚络瘀,予七味白术散加减;末期病入精髓,肝肾两虚,宜当归补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

2.3 专药专方治法

部分医家根据自己多年累计的临床经验,将收效显著的方药制成中药制剂,采用专药专方治疗DPN。郝宏铮[13]提出瘀血的形成主要由于气虚则血行无力、脉道阻滞,阴虚则血脉枯涩、失于濡养,故研发出木丹颗粒。该药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经木丹颗粒[14]治疗,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优于甲钴胺。亓瑞睿[15]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方治疗DPN,总有效率为93.75%。刘祎琳等[16]运用消麻汤治疗DPN,对照组予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前述基础上给予消麻汤,结果示消麻汤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增强神经传导速度。王平等[17]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对照组予甲钴铵片、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结果表明当归四逆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增强神经传导速度等。

3 中医外治法

3.1 足浴熏洗疗法

中药足浴熏洗是在应用中药的性味功能及脏腑经络学基础上将药物煎煮后进行浸洗的方法,该法具有作用直接,毒副作用较少的特点。陶西凯等[18]研究祛瘀通络熏洗方治疗DPN,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结果表明祛瘀通络熏洗方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曹晶[19]运用糖痹外洗方治疗40例瘀血阻络型DPN,临床疗效显著。侯元利等[20]运用痛麻洗剂(组成:艾叶、吴茱萸、桂枝、当归、山楂)配合按摩足底穴位观察DPN多伦多临床积分,结果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对照组56.7%。

3.2 针灸疗法

针灸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而DPN病机多为气血失调,血瘀阻络,因此针灸可以改变血液的浓稠凝聚状态,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进而能够发挥血液的濡养作用。潘冉等[21]采用针灸治疗DPN,实验组予以针刺脾俞、胰俞、阳陵泉、足三里、环跳穴,对照组予弥可保,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增强神经传导速度。王栋才[22]用针灸疗法治疗DPN,对照组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予以针刺足三里、昆仑、气海、关元、太冲、悬钟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3 穴位注射、按摩及艾灸疗法

穴位注射是把药物直接注入相关穴位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已广泛运用,且疗效显著。王景等[23]试验表明,在足三里腧穴注射维生素B1、B6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赵春艳等[24]用α-硫辛酸、苦碟子注射液静脉滴注并联合穴位(三阴交、阳陵穴等)注射甲钴胺及中药(花椒、鸡血藤等)泡脚治疗DPN,对照组仅予穴位注射甲钴胺及α-硫辛酸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表明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熏洗可对神经传导速度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按摩推拿又被称为“按跷”和“跷引”,能疏通经络,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推拿治疗DPN常用穴位有: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委中、承山、太冲和涌泉[25-27]。

艾灸疗法能够温经通络。孙亚利[28]将94例DPN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加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效果较单纯使用甲钴胺片更好。李晓婷等[29]临床观察艾灸结合针刺治疗DPN,与弥可保口服对比,前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口服弥可保组。

4 中西医结合治法

郎宁等[30]临床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见显著增高,多项临床证候积分有明显降低,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也有较大提高。丁慧丽等[31]将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补阳还五汤,发现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胰岛素用量明显降低。桂伟等[32]将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组于前述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静脉滴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5 其他疗法

其他疗法临床也较为多见,如红外线照射疗法[33],放血疗法、高压氧、经皮电神经刺激配合微波亦见于少量研究,具有一定疗效[34]。

6 小 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中医药对DPN治疗具有辨证论治、综合调节的优势,通过中医内治法、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治法及其他多种治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目前中医药对于DPN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尚无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不利于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较难准确评价治疗方法和衡量疗效水平,因此加快建立健全标准化统一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诊疗规范十分重要,以便能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优势。

猜你喜欢
阻络阴虚通络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