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数学课堂中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程度的调查研究

2020-01-10 10:25张影红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数学课算式动手

张影红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雅阳镇中心小学 浙江温州 325506)

一、一节公开课后的想法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量、剪、折”三种验证方法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课后问卷调查,同学们纷纷表示更喜欢这样的课,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3]。

实践是学生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巧妙地设计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发展。皮亚杰也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道出了课堂上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为了更精确了解,对我校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在有效问卷的720人中,对“数学课你喜欢动手操作吗”这一问题调查中,有618人在数学课上喜欢动手操作,占总人数的85.8%;有82人在数学课上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占总人数的11.4%;有19人在数学课上动手情况只有一般程度,约占总人数的2.7%;有1人在数学课上不喜欢动手操作,占总人数的0.1%。明显可知,小学生对数学课的上课模式喜欢动手操作。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具有很强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一些操作性辅助学习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但二到六年级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的机会逐渐减少,“实践出真知”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有二: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分工合作,每组学生的水平差异较大,教师照顾不到整体,难以保证教学任务按时完成;学校是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学生动手操作的愿望。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尝试创设了动手操作的导入情境:将一个完整的圆等分成若干等份的近似于等腰三角形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设法求面积。教学前,想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得出结果,但找遍了整个教学资源室也就只有一个教具(用纸片来代替,效果不佳),最后只有教师一人带着教具演绎了一堂课。

在这720人数中,有82人在数学课上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其中一年级就占了68人,即一年级同学对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喜爱人数远超其他年级人数总和。通过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除了喜欢操作,也期待故事型、比赛型等教学模式。总的来说,动手操作的课堂模式在小学课堂里还是比较重要的,具有可行性、可操作的价值。

三、结论

(一)动手操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原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而动手操作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设计了购物活动,选取班级几位同学当售货员,剩下的学生充当顾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三种物品,然后计算总价、付钱、找零,将小数加减法运用于生活实际,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学生激情很高,兴趣浓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动手操作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一个孩子没有想象力,就等于说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失去了意义,所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至关重要。在教学“观察物体(二)”时,要培养学生的多方向观察能力。通过摆放小正方体进行观察,理解从不同方向所看到的是物体的哪几个面,在具象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动手操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产生独特新颖而有价值的思想的能力。它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了这样的一道题:苹果树上有10个苹果:2、4、5、8……选择其中几个苹果列出连加或连减的数学算式,以为学生会根据书本所学的内容列出两步的连加连减,但实际上超出了我的意外,他们竟然列出了三步甚至是四步的算式。而后了解到,学生不小心多摘了一个苹果,发现也能一起列进算式,从而想到超出两步以外的算式。这只能说明,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

(四)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重要的实践学习方式。在初步学习“单位长度”的时候,让学生去摸一摸身边熟悉的物体,如黑板的长度、门的高度、课桌的长度、讲台的长度与高度,铅笔盒的长度,书本的长度等,让学生感知这些熟悉的物体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动手操作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动手操作也是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它能解除学生之间的语言沟通障碍,打破沉寂的学习气氛,也能养成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的合作精神。特别是对于平常不爱言辞的或表达能力较困难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与组员相互交流,逐渐养成表达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总之,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前景下,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把数学学习活动与动手操作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所学的知识更加扎实,应用更加灵活。

猜你喜欢
数学课算式动手
我也来动手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怎么写算式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好玩的算式谜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