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2020-01-10 10:25温庆林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乌鸦童话教学方式

文/温庆林

童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童话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教材,在语文课堂上,通过童话教学,能让小学生感受到童话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针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1]。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在童话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对其中重难点字词及重点内容的讲解,忽视了童话在学生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童话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的编写是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的,因此,儿童对童话有更强的欣赏能力,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进行大量的重点字词的解说,并引导学生进行一段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打击了学生对童话故事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在童话教学中偏重于讲授与求实

教师童话教学能力直接受到其自身童话素养的影响。因为教师自身的童话知识比较缺乏,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强,很难以全面阐述课文中的童话故事。在解说的过程中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重点,注重说教和讲授,没有根据童话特点进行童话教学。另者,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童话教学,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理解童话内容,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认知的水平,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更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式

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听说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凭借表演的方式,将童话故事诉说出来,并走进童话故事的世界。听和说是让学生对童话世界产生向往之情,而读童话则是让学生深入到童话故事之中,进一步地受到童话的奇妙之处。引导学生多读童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口、眼、鼻、耳、脑都联合应用起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解《两只小狮子》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描写狮子的语句,如懒洋洋、慢吞吞,以此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想象狮子此时的动作,并让学生阐述自身的想法,并带着这些去领悟课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进而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

(二)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童话素养的高低会对童话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在传统童话教学讲堂中,教师大多选择讲授的方式,这样学生容易感到单一,很难有效地投入到课堂中。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反思,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身发挥引导作用,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童话教学的先导,进而提升童话教学的效果[2]。

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童话时,为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课前应该准备好要用到的工具,通过教学演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在课堂开始前要摆一杯水、石头、海绵以及沙粒,教师提问学生:乌鸦是如何喝到杯中的水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学生说乌鸦是通过向杯子里不断地投入海绵,让海绵把杯中的水全部吸入之后再拿出来,这也能让乌鸦喝到杯中的水。这样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思考。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回答问题,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童话故事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童话故事教学活动的开展,避免说教,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视角解析童话故事,并注重与学生交流探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乌鸦童话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小乌鸦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乌鸦喝水后传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