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乡土文化”中浸润与飞扬
——浅谈如何让乡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2020-01-10 10:25范艳艳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乡土校本

范艳艳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雅阳镇中心小学 浙江温州 325506)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相同地区的中小学所使用的教材和学校设备大体相同,教师队伍建设也区别不大,校与校之间缺少明显差异,也就出现了“千校一貌”的局面。学校该如何打造属于本校的特色,让人耳目一新?校园文化如何从一块块的文化墙上切切实实走进孩子生活,使之真正成为学校独有的文化和标志?如何更好地培育和丰富校园文化?这些成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的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越来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常常忽略身边的乡土文化,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说自己本地语言,不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宝贵的遗产和家乡特色,因此,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乡土文化融入我们的校园当中,已是大势所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1]。

一、乡土文化资源的选择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选择乡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乡土课程建构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制定本课程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并在具体教学中切实落实相关计划。

在选择资源的同时,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儿童的学习起点在哪?他们的认知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兴趣点和真实需求是什么?结合以上疑问,紧扣儿童立场,把有用的乡土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一)抓大放小,抓典型

生活在乡村,很多乡土文化处处可见,但我们不能全部都选取,要抓代表性强、保护性完整的资源进行整合。比如,百福岩村就有十几座古建筑,不能一一收入,可选一二典型,再对典型性的乡土资源进行适当的补充,使乡土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以最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乡土情怀潜移默化地植入他们心怀。

(二)因材选教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乡土课程资源的安排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知识储备,有目的、有规划性地安排难易适当的乡土资源。在低段学生中,适合安排活动类、操作类的乡土课程,如布袋木偶体验课,手工剪纸课等;中高段可以分配难度大一点的课程,如草鞋编织课程,茶市场文化课程,造纸课程等。

二、将乡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

(一)编印校本教材,举办展览会

将乡土文化纳入校本教材,成为一门特色课程,成为教师传道授业的一部分。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乡土采风等活动,只有教师自己熟悉当地的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提炼乡土文化,也才能更熟悉哪些乡土文化适合不同年龄的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编印出属于本乡镇、本学校的校本教材。

同时,在校园内举办展览、展示活动(在校内得到了重视,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用相机、手机的方式拍摄身边的古民居、古村落、古廊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优秀照片逐一分类,分别开设古村落区(展示塔头底、百福岩等建筑和文化欣赏)、古廊桥区(普宾桥、墩头桥、松垟廊桥、潆秀桥等桥的文化介绍和建筑欣赏)、氡泉自然保护区、古刹等展览区。通过图片的展出,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以及对家乡的爱乡情怀。

(二)开设乡土课程,成立兴趣小组,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

有了校本教材,才能更好的为校本课程服务,当乡土资源成为了课程,才能在固定的时间中学习身边文化。在校内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成立兴趣小组,六人一小组,二十四人为一个小兴趣班,任课教师带着大家一起探讨和调查,适时做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每周安排一节课,定期邀请本地非遗传承人来校现场教学,传授知识和技艺,增强校本课程的专业性和趣味性。

(三)和当地的文化中心合作

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更好地传承非物质遗产,雅阳文化中心在特色展陈厅开提线木偶体验区,由老一辈人轮流坐镇,经常性开展木偶戏展演。此外,学校和乡文化中心进行对接,在文化中心开设“第二课堂”,专门由老一辈人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表演木偶戏,或是开设布袋木偶戏体验、畲歌学唱、造纸术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爱上本土文化,使乡土文化植入内心,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编排乡土文化节目进行演出,展示学生作品

学校和文化中心共同开展六一晚会、端午节民俗活动、元旦汇演等,将畲歌、方言童谣、手工艺等搬上舞台,映入学生脑海。在学生中征集民间文学、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等进行展示和宣传。为了更好地培育校园乡土文化,使人人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扬乡土文化,还可从身边熟悉的方言等着手,有了活动展示和作品展现,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愈发浓烈,很多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跃跃欲试。

三、校园乡土文化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从一角度上说,在“乡土”,所以,乡土文化教育既是我们走进宏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这座殿堂的出发点又是终生的归宿。乡土总是与六亲、家业紧紧维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不一般的家国情怀。爱家连及爱国,因为有国才有家。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要使学生热爱祖国,就必须先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要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就必须先使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脚下的土地。乡土文化资源就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育最好的正面素材,通过乡土文化历史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将这种乡土情怀沉淀在学生心中,激起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总之,校园融入乡土文化,把乡土文化的精髓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乡土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发展积淀的过程,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改进机制,让它走得更远更好。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乡土校本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乡土中国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