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01-10 10:25莫海燕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微课课文情境

文莫海燕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与教学相结合的工具之一,有着信息集中、播放时间短、可随时观看等多种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微课构建阅读课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打破学生学习的局限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1]。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阅读时,若是学生缺乏对阅读作品的兴趣,就不愿主动进行阅读与探究,阅读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学会运用微课来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阅读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类的情境,让情境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借助微课多样的表现形式来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阅读的内容以及背后蕴含的情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微课中为学生展示这样一幅场景,“在学校门口的一条道路上,道路两旁都种满了法国梧桐,秋天一到,道路上突然铺满了金色的‘巴掌’,延着道路伸到了远方……”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产生疑问,“为什么道路上会出现金色巴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明确“金色巴掌”的涵义,感受课文中作者笔下的秋天之美以及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喜爱、赞美之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提问引导,梳理学生阅读思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相较于直接教导学生阅读知识,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与探索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运用微课构建阅读课堂时,在微课中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为学生设置有效提问,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让学生在阅读前知道如何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明确哪些知识点,怎样探究阅读的中心思想等。例如,学习《寓言二则》时,教师在制作《亡羊补牢》的微课时,可以先为学生出示一张图:一群羊被一圈篱笆圈住了,牧羊人在一旁,但是篱笆破了一角,一只狼通过破的角叼走了一只羊。对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图中的牧羊人,你发现以后要怎样做?”“课文中的牧羊人是怎样做的?为什么?”明确学生阅读的思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着重关注牧羊人的做法以及他的理由,在微课的最后,教师还可以加入引导性的问题,“通过这篇课文,你学会了哪些道理?”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并深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让学生的阅读思路更清晰,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确“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2]。

三、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能将学生的阅读限制在课堂之上,只是依靠课堂上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升。教师应积极挖掘学生课外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在运用微课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推荐以及解读等,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为学生制作一段视频讲解的内容,为学生讲述老屋的故事,让学生去文章中感悟老屋的坚持以及坚持的动力,吸引学生主动阅读,感悟老屋的善良。在微课的最后,教师在完成讲解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篇内涵相似的童话故事的链接,让学生自由复制链接进行阅读,在微课的最后为学生简要介绍推荐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推荐的理由,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逐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运用微课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能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教师应积极把握微课这一新型教学工具,探索微课在阅读教学中的更多可能,让微课融入到课堂阅读教学之中,教导学生阅读知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微课课文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