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2020-01-10 10:25程晓芝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内容民族

文程晓芝

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或者寻找切入点,将其与地理知识相联系,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地理概念,知识原理和规律等,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模块化,并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所熟悉的现象、事例出发,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1]。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主要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不理解的内容也是死记硬背地掌握,这样就使得地理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所以,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将教材内容相联系,定期参与培训和讲座,提高生活化的教学水平。这样在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下,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学生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民族》时,我会在教学的开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班级里的学生都是汉族,我会提问学生:在我国,除了汉族,大家生活的周围还有其他哪些民族呢?这时学生会回答自己了解到的满族、回族等。然后引导学生从我们的饮食、服饰等生活内容出发,让学生掌握我国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在这样生活化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掌握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民族分布的特点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生活化的地理教学需要有一个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硬件设施,在黑板报上绘制地理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思考地理问题,并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生活化学习的意识,提高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效率[2]。

例如,学习《中国的气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所经历的冬天和夏天气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气温的分布;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不同气温的分布对我国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会让学生将气温的分布图等呈现在黑板报上,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图表的判读方法,也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单一教学方法下的地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进行游戏教学法,将生活中的游戏引入教学,利用生活中的实物代替地理教学中的教具,也可以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教学,开展相应的教学游戏,寓教于乐;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抽象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针对地理教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拓展思维,使其更深刻的掌握教学内容[3]。

例如,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对于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并记住其名称和位置,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混淆,所以我会利用多媒体将我国的行政区划更直观地呈现出来;然后运用游戏教学法,将不同的行政区划打乱位置,让学生重新归位,或者是将34个省级行政区中的某一两个省份去掉,让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行政区的位置。

四、布置生活化的学习任务

生活化的初中地理教学并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要体现在学习任务的布置上,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教学内容,需要完成一定的课后作业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或者是预习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布置生活化的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可以将书面上的作业形式转变为生活实践的形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时,我会在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查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总之,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观念,丰富方法,学生要积极参与,勇于表达,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内容民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我们的民族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