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微课导入探究

2020-01-10 10:25黄来龙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章节平行四边形性质

文黄来龙

科技的发展也带动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学习能力,可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数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数学中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让课堂变得更简单。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可以运用以下策略,让课堂变得更丰富[1]。

一、结合初中数学知识结构特点,制作相关微课视频

随着微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解决了教师在教学过中出现的难题。初中数学知识点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提高,甚至越来越下滑。而今,随着微课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在讲解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该知识点的特点,制作相关微课视频,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等重难点。教师在讲解在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时,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平行四边的性质及判定,然后再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推出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因此,教师在讲解本章节的过程中,可以制作相关的小动画,在课堂上播放,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点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微课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很有难度的,学生要学精学透知识点,就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重难点,使重难点得到强化。通过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初中数学中的重点、难点由抽象的数字变为形象具体的事物,使知识点更容易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问题:“一个装水的容器中有水三十升,若每小时放水十升。写出装水容器中剩余水量q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指出其中的常数、变量和因变量。q是t的函数吗?为什么?”时,可以设计一个向装水容器中放水的小视频,然后让学生观察装水容器中剩余水量的变化。通过播放小视频,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中的场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这个数学问题的讲解,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能知道一次函数是由两个变量x和y组成的,明白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其中,x就是函数中的自变量,y是函数中的因变量。教师在讲解一次函数时,通过微课播放小视频,能更好地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

三、通过微课进行巩固复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初中数学是一门有难度且知识点多而复杂的学科,并且学生的记忆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点定期进行复习,在每个章节的内容学习完之后,进行一次大总结。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在每个章节教学结束之后,进行系统复习,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印象,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因此得到很大提升[2]。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平分线的性质等重点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了大量定理。因此,学生在学习完本章节内容后很难记住所有定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播放“藏在复杂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的视频,尤其要注重设计常考定理的三角形全等判定,加强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对本章节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结束语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便利,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数学中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让课堂变得更简单。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能使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充满趣味性,可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章节平行四边形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