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力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证经验探析

2020-01-11 19:06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沈老绞股蓝延胡索

宁波市中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沈力主任中医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在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其侍诊,聆教五载有余,现将沈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经验结合医案阐述如下,以飨同道。

1 基于“扶正祛邪”抗击肿瘤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观点之一,也应贯穿于中医治疗肿瘤过程的始终。在临证中,沈师非常重视扶正祛邪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同时注意辨别正邪之间的主次关系,或扶助正气,或祛除邪气,或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灵活施治,疗效确切。沈师认为扶正与祛邪需要分期论治,对于癌前病变,正气较足,治疗以祛邪为主;对于手术后期及放化疗期间的患者,无论是手术治疗、化疗还是放射治疗,都不可避免地耗伤人体正气,损伤脾胃功能,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现举案例2则,具体说明如下。

案1:楼某,女,64岁。2014年8月26初诊。主诉:胃脘隐痛伴嗳气1年余。病史:2013年5月28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窦部小弯)黏膜慢性炎,癌变为黏膜内癌。癌组织浸润黏膜肌层。未见淋巴结转移。有2型糖尿病病史。刻下:胃脘隐痛,嗳气,长期失眠,服用舒乐安定。腰酸,小便调,大便细而不畅。苔薄净,脉细缓。诊断:胃脘痛(胃癌术后)。辨证:肝胃阴虚,脾气虚弱,胃失和降。治法:健脾和胃,扶正祛邪,佐以宁心安神。处方:太子参、绞股蓝各20g,炒白术、玫瑰花、佛手各12g,茯苓、杜仲、枸杞子、北沙参、象贝各15g,红豆杉、生甘草各6g,炒麦芽、蛇舌草、半枝莲、淮小麦各30g。14剂。二诊:患者药后纳开,神振,便调,寐转佳,苔薄白,质稍红,脉细虚。处方:前方稍作增减再进14剂。此后,以异功散合绞股蓝、杜仲、枸杞子、蛇舌草、半枝莲、红豆杉、象贝为基础方随症加减,调治半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

案2:李某,女,68岁。2015年3月25初诊。主诉:右胁胀痛反复5年余。刻下:右胁胀痛,纳可,便调,寐安。苔薄白、舌质淡红、舌下静脉蓝紫,脉细滑。辅助检查:CT示肝左叶占位伴肝内胆管扩张,巨块型肝癌可能性大,胆囊结石。乙肝三系: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阳性。甲胎蛋白>2000μg/L。诊断:胁痛(肝癌)。辨证:肝阴不足,邪毒内恋。治法:滋肝养阴,化瘀散结。处方:当归、墨旱莲各15g,生白芍、枸杞子、生地、鳖甲(先煎)、丹参各20g,延胡索、生牡蛎(先煎)、女贞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g,川楝子10g,地鳖虫7g。7剂。二诊:服药后肝区胀痛稍减,病情稳定。依前法,再进14剂。三诊:患者肝区胀痛较前好转,肠鸣,腹部膨隆,大便不化,目干涩痛,眼睑如压,苔薄微黄、舌质淡,脉弦细滑。治法:柔肝养阴,健脾益气。处方:枸杞子、炒白芍、延胡索、藤梨根、猫人参、大腹皮各30g,青皮、制半夏、茯苓各12g,太子参、绞股蓝各20g,炒白术、象贝、杜仲各15g,生甘草5g,地鳖虫7g。14剂。三诊后,依前法随症加减,服用中药3个月,患者症状明早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上述两案可以看出,沈老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依据邪正盛衰的不同,因势利导,灵活变通。如案1,以异功散为基本方益气健脾,配和滋补肝肾以扶正,同时以清热解毒之品以祛邪。案2中的患者,初诊以右胁胀痛就诊,开始以邪实表现明显,沈师以鳖甲、生牡蛎、地鳖虫软坚散结,丹参、当归活血散瘀,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生白芍、杞子养阴柔肝,女贞子、墨旱莲、生地滋阴补肾,组方遣药以攻邪祛邪为主,辅以养扶正气。待到三诊病情以气阴亏虚为主,沈老据症遣方,转以枸芍六君子健脾养肝扶正为主,佐以大腹皮、延胡索理气止痛,藤梨根、猫人参清热解毒,象贝、土鳖虫化痰散结,以祛除邪气。扶正祛邪拿捏准确,故疗效甚佳。

2 注重疾病预后和调护

肿瘤患者治疗期间,患者自身的调养对病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沈老建议肿瘤病人在日常饮食上不需要特别禁忌,而应该与普通人一样饮食。对于保健品,沈老一般都不建议患者服用,认为其不但对病情没有帮助,因其药性难辨反而对疾病不利。同时常鼓励癌症患者一定要乐观、坚强,因为情绪对心身康复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沈老绞股蓝延胡索
风起辽海
——沈延毅书法精品展研讨会纪要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他用人格魅力感染身边人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一股清流绕画坛
平利绞股蓝
镉污染对延胡索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HPLC法测定三香健脾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有效成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