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平台的读—述—评训练对研究生文献分析能力提高的设计研究

2020-01-13 02:54欣,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报告会汇报文献

邢 欣,王 彤

前言

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积累知识,提高科研能力的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研究生文献分析与运用能力直接关涉到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与水平。因此,关注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对提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形式被广泛应用,然而却很少应用到研究生培养上。对于刚刚开始进行学习的的研究生来说,存在学业任务比较重,前期知识储备量不够,文献阅读数量少,无法较好的理解高质量文献,且没有经过系统的文献报告训练,本研究通过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读—述—评”三阶段文献报告训练的方法对研究生研究生文献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行了探索与应用,以期通过此法提高研究生文献分析与应用能力,并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7级同一导师组研究生,共10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读—述—评”文献报告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以“读书报告会”、“文献阅读能力”、“研究生培养”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取相关论文70余篇,并以其中10篇作为参考,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在进行报告会前后分别对10位研究生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自评,结合自身情况从检索文献能力、阅读并分析文献能力、撰写论文报告能力、制作电子课件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评价反思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信息化学习管理能力等8方面以及4方面的评价效果进行自评。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中雷达图对报告会开展前后学生自身能力自评进行分数的直观比较,并分析各项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及其效果。

2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的“读—述—评”读书报告训练途径

2.1 “读”——查阅和总结文献

第一阶段:第一个学期要求学生在中国知网或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中大量阅读近5年内核心期刊中刊载的的优秀论文,如讨论和学习某一领域文献中的最新文献,每周分享一次各自的观点,学习文献的思路、设计知识,并将总结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导师检查指导。

第二阶段:到第二学期进入学生选题、开题阶段,在前期进行大量阅读后有意识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专业方向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读,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提前做好电子课件进行两周一次的论文报告展示,内容包括文章的出处、主要内容、观点,对目前研究方向的意义,阅读后自己觉得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进行小结等。同样网络教学平台中会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报告展示专栏”,将自己的报告与ppt上传至平台,以供自己与他人学习。

2.2 “述”——报告会形式展开

“述”顾名思义便是讲述,文献报告由导师主持。报告学生采用报告提纲、相关报告ppt为辅助,汇报者以口头讲解、PPT展示相结合和的形式详细汇报,要求模拟毕业答辩模式进行,时间必须控制在为10分钟。

2.3 “评”——师生共同评价

针对报告者汇报的情况,先由导师进行评价指导,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其次由其余学生就文章中汇报不清晰或没听懂的地方要求汇报者进行再次分析与讲解。在此期间,鼓励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质疑。

2.4 检验与反馈——线上平台自查互查

由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次数是比较自由且个别时候是受局限的,基于此课后对于学生的监督与检验便可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来完成。

读书报告活动第一学期为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检验便可通过平台进行,学生每周需要将阅读后的总结与感受上传至平台作业中,供教师检查评阅并可在线上提出意见;第二学期的报告活动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在学生报告完后将其汇报ppt、文章、现场视频、评价建议分三个模块上传至个人展示专栏中,供自己、他人以后的学习改进。课后由教师发布线上讨论,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交流。

这样的线上+线下的报告活动不仅便于学生的学习与交流,同时也便于教师的监督与培养。

3 结果与分析

采用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开展文献学习前后自身能力自评情况,及文献学习后效果评价,自身能力自评内容包括:文献检索能力、阅读并分析文献能力、撰写论文报告能力、制作汇报ppt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反思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信息化学习管理能力(即线上学习、讨论、操作等)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l-5计分,l代表能力非常差,5代表能力非常强,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效果评价内容包括: 有否激发学习兴趣、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文献搜集与检索习惯、是否对于提高文章的撰写能力这四个方面,用有效、一般、无效三个等级进行评价。

3.1 报告会开展前后学生自身能力自评比较

从图1到图2可见,报告会开展后自身能力均较开展前提高,每位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图1 报告会开展前自身能力自评

图2 报告会开展后自身能力自评

文献检索能力方面:文献检索是阅读文献的基础,有针对性、有方向、专业性强的文献检索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学生对于文献的越能比较盲目,因此该方面的能力较弱,经过两个学期从泛读到精读,学生约的的蚊香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窄,相应的检索能力也便提高了。

阅读并分析文献能力方面:在报告会的训练中,“述”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对目前研究方向的指导意义,值得思考、存在的困惑或问题进行阐述,学生只有在前期对选取文章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才能找出其中的问题所正在。

撰写论文报告能力方面:经过两个学期不断地阅读文章并撰写相关的读书报告,学生对于文章结构、形式、布局、措辞、逻辑等方面的进步是十分显著的,在训练之前学生仅1500字的报告与感受都觉得十分困难,一学期后对此已是游刃有余了。

制作汇报ppt能力方面:每篇汇报都要求以ppt作为辅助,格式完全按照论文答辩模式进行,从前期不会制作到后期的熟能生巧,在教师不断地要求、纠正下,在ppt的制作与展示方面已经可以做到:简洁大方、重点突出、也能十分精准的把握播放时间。

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在不断地上台为大家展示汇报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提问纠正与同学们的交流辩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显著提升,不仅增加了个人能力,也从另一方面培养了团队意识与协作意识。

评价反思能力方面:每个人既是汇报人又是提问者,每次的报告会每人相当于一次性精度了10篇文章,结束后的评价是导师随机抽人进行提问的,这样的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以高度的精力听其他同学的报告,这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后的网络教学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反馈、纠错、反思的机会。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自评前每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自信,但经过一次报告会后便发现了问题,经常对于论文中的重点把握不到,也不能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总是盲目的认为核心期刊的文章便是权威,实则不然;但经过以学生同学们之间互相的提问、辩论后,不仅能发现文章中没有研究到的地方,还能提出改进意见与后续研究方向等,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进步。

信息化学习管理能力方面:在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读—述—评”读书报告训练后,平台不仅提供了师生学习交流、文献查找、资料存放的平台,还以其强大的反馈监督功能进行大数据分析,对于学生学习情况也能进行实时的统计反馈,对于导师的管理和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提高了研究生线上自学、网络操作的能力。

3.2 学生对报告会效果评价

从图3可见,80%以上学生认为。开展报告会对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献搜集与检索习惯、对于提高文章的撰写能力大有帮助。

图3 学生效果评价(n=10)

3.3 学生线上任务参与度分析

通过两个学期的实践检验,学生对于文献感想总结等作业的完成度为100%,且评价分数均在95分以上,根据平台统计两个学期以来学生共上传共享的优秀文献与个人感想共239篇;且上传现场汇报、评价视频的观看完成度为96%;日常线上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也都积极完成。

4 结语

文献分析与运用能力对于研究生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就目前的现状来说,研究生阅读状况并不令人乐观,阅读量的缺乏阅读能力的底下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要求导师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的引导作用,增强其的自觉阅读、快速准确检索的能力。研究生通过制定实施读书计划从而逐渐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的同时学习,使得时间与空间均不受限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即时性使得研究生对于文献的阅读可做到随时化,而也是利用网络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功能,使得实施监督变为可能。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读—述—评”训练对不仅研究生文献分析与应用能力有所提高,还使学生把握了本专业前沿的知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学习潜力。

猜你喜欢
报告会汇报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本会举办“中美经贸摩擦的相关思考”报告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第三场专题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