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糠对西杂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0-01-13 04:59魏生龙李生贵杨瑞基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杂种西门塔尔

马 金, 魏生龙, 王 睿, 李生贵, 马 斌, 杨瑞基

(1.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张掖 734000;2.河西学院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甘肃 张掖 734000;3.祁连山食用菌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4.张掖市畜牧兽医局,甘肃 张掖 734000)

随着我国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集约化、现代化养殖模式成为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耕地围绕养殖业生产,饲料用粮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40%,人畜争粮、人畜争地问题日益凸显[1]。优质饲草与蛋白饲料的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不仅对国内畜牧业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更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为了缓解饲料原料供需矛盾,就必须开源节流,2018年我国发布了畜禽低蛋白日粮标准[2],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加快优质饲料原料开发利用的步伐。

菌糠是生产食用菌后所剩的培养料,通过食用菌的生长培育,其显微结构发生改变,粗纤维含量降低,合成大量菌体蛋白,饲用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3],而且还含有益于有家畜生长的高分子多糖、有机酸、多酚、生物活性物质以及18种氨基酸[4]。利用菌糠制备动物饲料技术简单,操作方便,可节粮增效,降低养殖成本,现有的诸多试验研究虽然在饲喂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看,菌糠的饲料资源开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每年生产的食用菌占全球食用菌的70%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菌糠为5 568万~8 661万t[6-7]。

张掖市是河西地区的畜牧业大市,2018年奶牛养殖存栏达7.5万头,肉牛存栏78万头,肉羊610多万只,各类饲料的供给和价格成为决定畜牧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张掖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杏鲍菇、姬菇、香菇等各类食用菌年产量突破6万t,2018年生产各类菌糠达20万t。如此大规模的菌糠废弃物,如果不能合理加以利用,一方面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对当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对食用菌菌糠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利用菌糠生产加工各类家畜饲料,不仅可以打破现代食用菌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更能为饲料工业资源开发等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8]。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糠准备

试验选用由张掖市紫家寨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杏鲍菇菌糠,经过取除菌袋、破碎菌棒,并摘除发霉变质的菌棒及菌棒中的一些发霉点、块(主要是青霉菌、不明孢子菌),自然晾晒干燥备用。

栽培杏鲍菇的固体培养基主要营养成分及配方:锯末30%,棉籽壳30%,麸皮20%,豆粕10%,菌类添加剂10%;杏鲍菇菌糠的主要营养成分:干物质(DM)84.55%,粗蛋白(CP)8.72%,粗脂肪(EE)0.68%,粗灰分(Ash)6.63%,中性洗涤纤维(NDF)58.27%,酸性洗涤纤维(ADF)36.36%,钙(Ca)1.27%,磷(P)0.52%。

1.2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设2个处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菌糠,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

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西门塔尔杂种肉牛6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头,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预试验15 d后进入正试期。

1.3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2018年7月18日至9月17日,共计60 d。

试验地点:前进牧业神州牧场(张掖市神州草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1.4 试验日粮

根据NRC推荐的肉牛营养需要和牧场后肉牛培育方案,使用AMTS配方软件设置日粮配方。试验组和对照组全混合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和表2。

表1 日粮组成 kg

表2 日粮营养成分及含量

1.5 饲养管理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圈饲养,试验牛群按正常免疫程序免疫并做记录,清洁和消毒工作按常规进行,每天投喂全混合日粮(TMR)3次(7:30、12:30和18:30),自由饮水,两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饲料消耗:每日记录投料量、剩料量、日粮干物质;饲料转化率:饲料效率=增重/干物质采食量;经济效益:平均每头牛每天的饲料成本。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中one-way ANOVA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Tukey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杏鲍菇菌糠对生长期西门塔尔肉牛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杏鲍菇菌糠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增重/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见表3,试验组和对照组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试验期间,对照组平均日增重1.31 kg/d,试验组平均日增重1.28 kg/d,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干物质采食量为6.84 kg/d,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为6.79 kg/d。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饲料转化率19.15%,试验组饲料转化率18.85%,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杏鲍菇菌糠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

注:同列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2.2 杏鲍菇菌糠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饲喂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饲喂杏鲍菇菌糠在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为,试验组较对照组有大的提高,对照组每头日均饲料成本12.131元,试验组每头日均饲料成本9.845元,每头每天降低饲料成本2.286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3.1 杏鲍菇菌糠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体重、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根据牧场生长期肉牛培育方案,控制平均日增重为1.3 kg/d,试验结束时,两组之间体重、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种日粮构成对该阶段牛只体重影响不大,其日增重维持在合理水平。本试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同等饲养条件下,试验组杏鲍菇菌糠日粮可以满足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的生长需要。

3.2 杏鲍菇菌糠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整个试验过程来说,体长、体高、胸围和管围差异均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差异不显著,说明杏鲍菇菌糠日粮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本试验中,为了保证牛只的正常增高和增重,保留了精补料用量,杏鲍菇菌糠用于替代青贮玉米,试验结果证明杏鲍菇菌糠代替粗饲料日粮是完全可行的。

3.3 杏鲍菇菌糠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饲喂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试验中使用的杏鲍菇菌糠每1 t价格93.6元(杏鲍菇菌糠干物质价格),替代了价格较高的青贮玉米,在经济效益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对照组每头日均饲料成本12.131元,试验组每头日均饲料成本9.845元,每头每天降低饲料成本2.286元。

4 结 论

使用杏鲍菇菌糠替代青贮玉米对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的生长性能无影响,且饲料成本每头每天可降低2.286元,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利用杏鲍菇菌糠替代青贮玉米饲喂生长期西门塔尔杂种肉牛是完全可行的。

杏鲍菇菌糠作为食用菌生产废弃物,通过饲料化合理利用,既可以实现变废为宝,也可增加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利润点,经济效益显著。

杏鲍菇菌糠作为废弃物排放增加了环境压力,通过菌糠饲料化循环利用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后顾之忧,为畜牧养殖业开辟了新的饲料资源,同时为实现农业在更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发展注入科技力量,极具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杂种西门塔尔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CSAMT在贵州清镇市卫城镇西门村地热水勘查中的应用
盯着一个蚂蚁窝看了半天
雪落西门
母亲的餐桌
玉米—大刍草杂种F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那些有趣的奶酪们
和塔尔羊套近乎
西门法官
巧上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