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瘿,石有晕

2020-01-13 05:00陈卓雅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木桶任正非特长

陈卓雅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说“完美的人就是没用的人”,并谈到了一个不会谈恋爱却为华为带来算法突破的俄罗斯小伙子。试想这个俄罗斯小伙子若是出身于一个中国家庭,其很有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在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几十年后的今天,许多家长早已由这朴素的“全面发展”走向了更加繁复的完美主义,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苏轼曾打过的一个与之相反的比方:“木有瘿,石有晕。”

“全面发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固然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但苛责孩子方方面面都做得十全十美则不免有些过分。一方面正如苏轼所说,奇木的观赏价值在于使它嶙峋的瘿节,而石头的审美焦点则在于那一圈圈的晕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完美的人从来只存在于理想的世界,遥不可及;而小小的缺点却往往使人更加真实、独特。就好比被庙堂高香的烟云缭绕着的孔圣人是完美的,从来只能被人仰望;但历史深处那个会自嘲、会落寞、被弟子怀疑会着急得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孔子,却会让人觉得亲切可爱。另一方面,有些缺点不能称其为缺点,因为它的本质是特点,甚至还有可能是特长。比如陶渊明的疏放、凡·高的痴狂、王安石的较真、托尔斯泰的心软。所以我们恰恰要学会享受不完美的自己与不完美的生活碰撞出的快乐与悲伤,而这才是真正的享受生命。

不仅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不应臻于完美,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应是臻于完美。现代社会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在社会分工日趋明显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会是“完人”,而是一个个可以在自己领域有所建树的能人。连孔子也曾被人指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见用完美作为标尺,连孔子也未能达标。而我们的社会中不仅要有农民,也要有思想家;农民能养活思想家,思想家也能帮助农民提升自我。因此,社会需要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兼济天下”,而是人人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尽己所能,众人合力推动历史的马车前进。

在任正非的“木桶理论”中,现代教育的目的不是做出一个完美的木桶,而是造就一块块长长的木板,最终合在一起拼成一个能盛更多水的高木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面对孩子的不完美,教育者应采取的方式是巧妙引导,在保证孩子均衡发展、没有严重缺陷的同时提升他的专长,不苛求完美,也避免孩子因自身的“不同”或是“不够”而妄自菲薄。若只盯着缺点看,俄罗斯小伙子“不会谈恋爱”可以成为过年期间整个家族的忧虑;可若是注重孩子的特长培养,集中发展其所长,便是以“不为”促其“有为”,能使像这位小伙子一样引领世界的人才在各个领域显露头角。

“木有瘿,石有晕”,不完美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让家庭和母校骄傲的孩子。教育者应用多元化的视角,不苛求孩子成为“完人”,而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可以发挥所长的“能人”,为拼成社会的高桶助力。

点评

本文从任正非的言论出发谈成长的话题,全文主要有两个角度,其一是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本身的特点,二是社会也不应以完人来要求孩子,思路清晰。更重要的是,表述精准,“有些缺点不能称其为缺点,因为它的本质是特点,甚至还有可能是特长”“我们恰恰要学会享受不完美的自己与不完美的生活碰撞出的快乐与悲伤”均是到位又有识的洞见。作者知识储备丰富,全文旁征博引,用例得当,可读性强。

猜你喜欢
木桶任正非特长
我来讲故事
木桶兄弟
老板的特长
站在矮处得人心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焦点任正非
站在矮处得人心
木桶和篮子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特长